长期投资纠结买啥?寿险、超长期特别国债、信托⋯⋯当下投资者该如何选择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长期投资纠结买啥?寿险、超长期特别国债、信托⋯⋯当下投资者该如何选择

近日,一张寿险大额保单在市场上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据了解,该产品为一款年金保险产品,客户一次交清1亿元保费之后,在第五个保单年度能领取1000万元的关爱金,此后每年可以领取300万元的生存年金。作为寿险保单,被保险人还享受“身故保险金”的权益。“身故保险金”为已交保费和身故时现金价值的较大者。

产品计划书

随着市场利率的不断下行,寿险产品能够锁定长期收益、同时还具备保障功能。一些复利3%的增额终身寿险、长期收益率更可观的年金保险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关注。但在投资理财中,安全性、流动性、收益率三者不可兼得,对于保险产品也是如此。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保险产品前期没有给付,消费者感知的收益率偏低。

最近一段时间,多家银行纷纷下架中长期大额存单、智能通知存款产品,投资者口袋里的“长钱”该投向何方?除了银行存款,超长期特别国债、长期储蓄保险,还是信托产品,究竟哪一类会是更好的选择呢?

此前报道:一张1亿元的保单刷屏:被保人0岁,5岁即可领千万?到底是啥保险一看究竟

长期储蓄保险VS银行存款

利率下行期年金保险让财富更稳健

在中长期大额存单纷纷下架背景下,哪些金融理财产品还能提供比较长的投资收益?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列举道,一是存银行,现在三年期存单的利率在2%左右;二是购买国债,但银行目前发售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基本上是一抢而空,交易所交易的国债5年期利率目前是2%出头;三是购买长期储蓄保险。

与银行理财相比,长期储蓄保险最大的劣势在于短期内提取可能有损失。但在徐昱琛看来,长期储蓄保险的优势在于产品8年期、10年期、15年期甚至终身,收益保证性和稳定性会比银行存款更好。

固定领取、3%预定利率的养老年金保险,领取是写进合同的。”保险经纪人祝婷(化名)向客户展示了一份养老年金产品的利率演示,如果36岁投保该款年金险,在选择10年缴费、60岁领取的情况下,到客户70岁出头就能达到3%的复利。

从长期收益率观察,保险产品优势更加凸显。从年金保险的领取看,上述保险经纪人强调,实际上是越长寿,领取得越多,收益也越高。“当客户到80岁左右,这款养老年金保险接近3.5%复利,到90岁时,产品的复利水平超过了3.8%。”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前走访银行网点了解到,工行、建行、农行等大行目前3年期定期存款年化利率都在2%左右。而在银行面临息差收窄、压降高成本负债的压力之下,曾被视为银行揽储利器的大额存单,如今不仅利率优势不再,中长期大额存单、智能通知存款产品也纷纷下架

图片来源:工商银行官网

在大型寿险公司资深总监王尧看来,面对长期低利率,通过年金让财富更稳健,确实是非常好的选择。最近几年,其所管理的团队斩获的寿险大单颇丰。

除了能满足投资者养老需求的年金保险,固定利率的增额终身也备受市场青睐。记者以投资者身份,接受一位银行理财经理推介此类产品时了解到,“近期,几乎所有理财产品的收益都在下降,3.0%的保险产品已经是目前固定利率中最高水平了,如果短时间不用资金,能放得下八年以上的客户买的人还是会购买的。”

寿险产品到底有哪些优势?一位寿险公司人士在受访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首先,客户的保障需求长期存在,决定了保险产品不可或缺。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保险是少有的可以将不确定的风险转化为确定的保障的金融产品,且具备独一无二的长期保障功能。

如养老年金产品,通过活多久领多久的责任设计,转移了客户的长寿风险。如健康保险产品,能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类医疗需求起到医疗费用报销、收入损失补偿、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等作用,转移了客户的健康风险。因此,只要希望转移自身或家庭的各类风险,客户就可以选择购买相应的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的下调反而有利于引导客户更加理性地看待保险产品,提高对其保障功能的关注。

其次,保险产品,尤其是保障型产品也常常附带着配套的保险服务。当今社会大家对健康、养老的关注大幅提升,而保险公司正可以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为客户提供“保险+服务”的闭环。这也是其他金融产品很难提供的。

最后,对于资产管理来说,客户旺盛的储蓄需求仍持续存在。随着银行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稳健的资产管理保险产品的性价比也将逐步体现,保险产品仍是未来客户资产配置不可或缺的一环。

超长期特别国债VS增额终身寿险

国债在安全性和流动性方面更有优势

随着银行存款利率下行、长期限大额存单渐渐“一单难求”,保本保息且收益高于同期限定期存款的国债产品成了个人投资者眼里的“香饽饽”。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期限不低于10年,最近一段时间,许多银行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上演“秒售罄”。

当前长期收益稳定且安全的资产较为稀缺,而长期国债的利率和安全性就会受到很多投资者青睐。在私人财富管理师武苏伟看来,对于资金长期不用的投资者来说,适当配置既可以获取稳定收益,又可以分散投资风险。但个人购买长期国债,需要对自己的投资金额、期限、利率等作一个综合评估,同时对国债的条款以及提前赎回、转让等进行充分了解。

据悉,个人投资者购买储蓄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如持有到期,均可获得稳定的本息收入。但记账式国债的交易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投资者买入后,可能因价格上涨获得交易收益,也可能因价格下跌面临亏损风险。因此,不是以持有到期而以交易获利为目的的记账式国债个人投资者,应具有一定投资经验和风险承担能力。

图片来源:同花顺iFinD

如果投资者抢不到超长期特别国债,增额终身寿险可以作为平替吗?近日,精算视觉创始人牟剑群从投资不可能三角的维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具体分析了两者的不同之处:

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国债作为财政部发行的有国家信用背书的债券,安全性是所有人民币资产当中最高的毋庸置疑,而增额终身寿险作为保险公司发售的现金价值带有一定刚兑属性的金融产品,虽然安全性比不过国债,仍属于居民可投资产品中安全等级极高的一档,违约的风险概率极低。

从收益性的角度来看,由于国债的安全性最高,因此各个年期的国债通常都被看作是无风险收益率的参照。5月17日发行的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票面利率为2.57%,虽然较过去几年收益率有明显的下行,但也仍旧符合市场的预期。而目前增额终身寿险第三十年的收益率普遍在2.7%~2.8%左右,要比国债高一些。

图片来源:同花顺iFinD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中途转手卖出,实际能够获得的收益率要取决于二手国债的交易买卖价格。如果未来利率持续下行,票面利率较高的国债就会更加值钱,在转手交易的时候,还有可能会获得一笔溢价来提高实际的投资收益率。

从流动性的角度来说,国债的流动性一定好于增额终身寿险,不仅每半年付息一次,付息可以直接当作流动的现金来使用,而且国债的二级市场流通性非常好,不用等到满期就可以随时交易。而增额终身寿险在缴费期内现金价值都是低于总已交保费的,在这段封闭期内无法变现,如果变现即退回保单的现金价值,虽然不一定会有本金的亏损,但是大概率会影响收益,使投资收益低于预期。

牟剑群总结道,从安全性和流动性方面,国债相对更有优势,在收益性方面增额终身寿险相对更有优势

在其看来,增额终身寿险还有几大相对优势容易被忽略:首先,国债面临再投资风险,国债每半年付息一次,在利率下行期,付息的钱面临再投资风险。其次,国债虽然流动性好,但无法锁定收益,如果中途交易,收益取决于当时的利率环境和市场环境,而增额终身寿险的收益是以现金价值的形式写入合同的,确定性强

牟剑群认为,长期所需则是保险最大的优势。当需要应急现金流的时候,如果持有的是国债,到商业银行做国债抵押贷款手续是很复杂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把国债转手卖掉,与此同时也永久性地失去了投资的长期所需功能;如果持有的是增额终身寿险,可以通过保单贷款、不需要退保来获取现金流,不会失去这张保单未来的长期所需功能。

信托产品VS保险产品

更关注信托功能并非仅追求收益率

信托也是财富人群主要考虑的投资方式之一。但随着近几年行业逻辑的转变,财富人群对这一投资方式的态度正在变得谨慎。

“我原来有一位资产达几十亿的客户,信托和私募基金都不做,全部买成寿险了,年化收益率在3%~3.5%左右。一般买保险可能主要是为了保本、安全,牺牲的主要是时间成本以及可能错过未来更好的投资机会。”武苏伟表示,之所以很多财富人群将目光投向保险产品,是因为目前市场上缺少更好的理财产品,难找到更好的理财方式。同时他认为,这也是导致近期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受到了狂热追捧的原因之一。

武苏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年来,高净值客户买保险的越来越多,尤其是香港的保险。很多财富管理公司也将目光投向香港的保险产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