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铜华、程薇: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
财经
财经 > 商讯 > 正文

刘铜华、程薇: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

2024年6月5日,在《传承创新,转化赋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论坛中,教育部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研究所所长刘铜华教授,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程薇教授,一起接受了专访。

针对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现象,刘铜华教授强调了科研要以社会需求为前提,与市场接轨,供其所必需是研发的出发点。比如现在流行病频发,那么保护免疫力低下和易感人群,提高这类人的免疫力就是社会需求,被需要的科研成果,才能有高转化率。

刘铜华.jpg

刘铜华 教育部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研究所所长

讲到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刘教授解读了日本、新加坡的中医药创新案例,并指出中医药创新首要要解决传统中医药的一些问题,做到成分清楚、机制清晰、质量可控、服之有感。他还指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思考方向,第一步要把传统中医的经验和现代病理、药理结合起来。第二步要真正的明确中医在诊治中的作用机制,用科学去说明为什么。

当被问到药食同源会不会是未来中医药发展的大方向,刘教授说,药食同源就是古时很多中草药也会被当作日常食物食用,例如薏米,它归中医的祛湿药,但是从古至今,它也是我们日常的食品。药食同源的原材最大特点就是毒副作用很小或者没有,可以长期食用。

刘教授认为用药食同源提高免疫力,也是疾病防治的基础。这就是说保健大于治疗,美国保健服务在大健康产业占比高达50%,我国目前还不到5%。刘铜华教授团队,以针对亚健康人群的社会需求为前提,联合教育部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研究所、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共同研发了药食同源产品——黄金植萃固体饮料,精准地服务希望拥有健康生活的人群。

程薇.jpg

程薇 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执行院长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访中,程薇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医药产业的实例。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以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市场为导向,建设成果转化平台,围绕重大新药创制、院内制剂、大健康产品等,建设知识产权管理与转化体系,在科研项目领域和产品研发项目领域均取得优异成绩。

程教授介绍,北中医在深圳设立研究院这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把中医扎根在大湾区,将粤港澳经济和科技前沿作地区作为中医药传播的高地,使更多北中医的优秀科研成果转化到市场,同时也和前沿市场能更好地对接。

程教授说,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就像一座联接高校等科研单位和市场的桥梁。首先发现并筛选市场需求,然后对接北中医等高校的专家团队,围绕需求推动研发,再通过高精工艺制备产品,之后对接传播和销售渠道,最终走向市场。

她还讲到,科研成果转化,一方面让药食同源的产品更好地服务大众,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通过北中医专家的研发产品转化到市场,传达北中医“守正”的声音。本着北中医背景的大健康产品,能够代表高水平、能够守正的初心,所以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大健康产品传播,都是贯彻这样的一种信念。

当被问到,“中医药成果转化为食品时,比如刘教授说的黄金植萃固体饮料,它的功效会不会减少?”时,程教授表示,我国一共发布了102种药食同源的原材名单,这些名单内的药食同源原材它既有食品的安全性,又有药材的功效性。而黄金植萃使用的都是这个名单内的药食同源原材,经过科学筛选和配伍组方,会使产品配方在日常健康饮食调理中更具合理性。像人参、黄精等都是药食同源名录中的经典代表,其中的有效成分本身具备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大家日常也会拿来泡水、熬汤,但吸收率相对有限。黄金植萃使用尖端植物分子定向分离纯化提取技术(PLEESIT),激流破壁,低温精萃,浓缩成1克精华。较之传统方式,易饮用、好吸收、更健康。程教授介绍,目前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成果转化项目包括:基于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药食同源食品及茶饮品;基于中药及复方的洗消产品,如中药漱口水、中药消毒液等;基于中药及复方的化妆品,如面膜、祛痘祛疤霜等。成果转化使全民都可以轻松享受中医药科研成果。

刘铜华教授和程薇教授表示,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使百姓更喜欢、更容易选择中医药调理养生;使拥有两千余年历史的中医药焕发青春,更好地守护人民健康,惠及民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