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下调降息预期,机构预计或在9月开启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美联储下调降息预期,机构预计或在9月开启

美国劳工部公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美联储议息会议赶在了同一天,这种巧合让市场感到新奇。虽然市场已经普遍预测美联储将维持利率不变,但希望看到货币政策是否会因为当日的通胀数据而发生变化。

美国当地时间6月1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5月CPI数据,通胀水平弱于预期。6个小时后,美联储公布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货币政策声明,决定6月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继续维持在5.25%—5.50%之间。这是美联储连续七次“按兵不动”。

同时,美联储官员大幅下调了对今年降息次数的预期。降息次数由3月点阵图显示的三次,变为6月的一次。“鉴于目前有利的通胀数据,我们对这一预测略感意外。”有机构分析指出。

“降息”成为2024年国际金融市场的关键词之一。6月6日,欧洲中央银行罕见地先于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美联储将于何时开启降息?多家金融机构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或在9月开启首次降息。也有观点认为,美国大选之前降息的概率不大,预计11月大选后降息的可能性更高。

下调降息预测

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的同时,美联储也维持其他政策利率不变,包括将存款准备金利率维持在5.4%,将隔夜回购利率维持在5.5%,将隔夜逆回购利率维持在5.3%,将一级信贷利率维持在5.5%。在缩表政策方面,美联储将每月被动缩减250亿美元国债和350亿美元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

6月1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CPI同比上升3.3%,预估为3.4%,前值为3.4%。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核心CPI同比增长3.4%,此前的预估为3.5%,为2021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

5月CPI数据超预期降温,数据发布后,美股三大股指期货短线走高,美国国债收益率短线下挫,美元指数短线走低。

美联储并没有因为5月的数据而表现出明显的倾向。在6月的货币政策声明中,美联储将此前声明中的“近几个月来,实现通胀目标方面缺乏进展”的措辞,改成了“近几个月来,实现通胀目标方面取得了温和的进展”。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最近的通胀数据相比今年早些时候更为乐观,仍需要看到更多积极的数据来增强信心。

对于5月的通胀数据,鲍威尔表示,有些委员在数据发布后确实对预测进行了更新,但大多数人并未这样做。

FOMC会议纪要中的点阵图中位数预测显示,预计今年降息一次、2025年降息四次,而3月会议的点阵图预期为今年降息三次、2025年降息三次。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认为,鉴于目前有利的通胀数据,他们对这一预测略感意外,不过也注意到美联储的经济前景展望相对乐观。尽管一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弱于预期,美联储依旧维持其预测不变,并预计过去12个月内持续攀升的失业率将在年内保持稳定。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是核心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PCE)。基于最新CPI数据,5月核心PCE同比增速或降至2.6%左右。虽然过去18个月里核心PCE呈下行趋势,不过美联储预计同比增速到年底或升至2.8%。

或在9月开始首次降息

市场希望从FOMC会议纪要和鲍威尔的发言中,寻找关于今年降息的更多线索。对于未来降息的可能性,鲍威尔表示,在两种情形下,美联储可以降息,即通胀持续下降或就业市场(失业率)超预期走弱。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鲍威尔讲话体现了“降息有路”。整体而言,鲍威尔的讲话比较中性。其部分发言可能让市场感受偏鹰,比如他说不愿对最新通胀数据过度兴奋,以及对于美国经济形势保持乐观。但鲍威尔更多的发言暗示了年内降息的可能性不小:首先,鲍威尔将上修后的通胀预测称为“保守预测”,暗示通胀有可能比预期回落更快;其次,在降息条件方面,鲍威尔暗示降息不需要通胀回落到特定水平、也不需要等到就业市场明显降温,降息只是货币政策正常化的一步;最后,在长期(中性)利率的问题上,鲍威尔表态也比较谨慎,并且强调了当前的利率水平是“限制性”的。

考虑到2023年以来,美国曾数次出现过通胀放缓2—3个月后又重新加速的情形,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判断,为确认看到通胀连续回落,美联储的观察窗口期可能会从之前的3个月左右延长至4个月,甚至更长。美联储首次降息可能最早在9月,年内降息2次的概率上升,因为一方面下半年美国通胀压力还将继续缓解,通胀降温至美联储合意水平的可能性较大;另一方面下半年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降息的必要性增强。

6月议息会议后,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认为,今年将有两次降息,首次将于9月落地。鲍威尔在记者发布会上表示,他们依然认为现在的货币政策是具有限制性的,这表明如果当前的高利率持续过久,可能导致经济增速放缓。鲍威尔还弱化了点阵图的重要性,并强调将基于整体数据来制定决策。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他的基准假设仍是9月之前首次降息,全年1—2次降息,但很可能是“鹰派降息”。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大选或许是左右降息的关键因素之一。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静静认为,美国大选之前降息的概率不大。天风证券固收分析师孙彬彬表示,结合近期数据和6月议息会议表述,美联储对后续降息与否的结论仍然保留不确定性,尚未释放更为明确的指引或信号,预计11月大选后降息的可能性更高。

如何影响股债汇市

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开始于2022年,在2022年3月、5月、6月、7月、9月、11月、12月以及2023年2月、3月、5月、7月先后十一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

2023年9月,美联储暂缓加息步伐。2023年底,许多观点预计美联储大概在2024年3月份开始降息,但此后,降息预期被不断修正。2024年以来,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的“美联储观察”工具,市场对于美联储年内降息的预期,在年初一度高达6—7次;4月中旬以来,市场对于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稳定在1—2次。在此过程中,10年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在4月创下年内新高,并在此后出现震荡下行趋势。钟正生认为,下半年美联储政策路径已经比较清晰,有望为市场创造有利的环境。

今年以来,许多发达经济体开始降息。瑞士、瑞典、加拿大分别于3月21日、5月8日、6月5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6月6日,欧洲中央银行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罕见地先于美联储降息。

在美国当地时间6月12日鲍威尔讲话期间,美国股市三大指数迅速拉升。其中,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连续3天创下收盘新高。截至当日收盘,标普500指数上涨0.85%,收于5421.03点;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53%,收于17608.44点;道琼斯指数下跌0.09%,收于38712.21点。当日,美元指数下跌0.5%,至104.7;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9基点,至4.3%;国际金价上涨0.3%至2322美元/盎司。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陈嘉荔认为,只要是美联储加息向降息的转换尚未出现,则市场交易整体就处于降息周期的“左侧”。当美国经济数据出现波动或通胀中枢下移时,可能会导致降息相关交易(全球流动性回流非美市场)的阶段性升温。

基于下半年美联储降息1次的假设,钟正生认为,10年期美债收益率或难突破年内的高点(4.7%),如果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和数据指向最早于9月降息,那么三季度10年期美债利率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美元指数年内或难突破106.4的年内高点,美债利率保持平稳或下降可能减弱对美元汇率的支撑,此外考虑到欧洲“鹰派”降息以及日本央行可能最早于7月加息的可能性,欧元和日元若获得额外支撑,美元指数还可能进一步下行。

在黄金方面,近1—2个月,伴随市场降息预期相对稳定,钟正生观察到金价与10年期美债(实际)利率的负相关性有所“回归”,据此,他判断如果下半年美债实际利率有所回落,金价有望跟随上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