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思软件账上不差钱仍募资补流 新恒汇实控人之间债务关系被猛问四轮|IPO观察哨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凝思软件账上不差钱仍募资补流 新恒汇实控人之间债务关系被猛问四轮|IPO观察哨

凝思软件账上不差钱仍募资补流 新恒汇实控人之间债务关系被猛问四轮|IPO观察哨

企业动态:

【基因科技深交所创业板IPO终止】

6月13日,基因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因科技”)深交所创业板IPO终止。据招股书,公司是一家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院和生物医药企业,提供生命科学科研仪器、试剂和体外诊断仪器、试剂以及技术服务的综合服务商。基因科技的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郭帅、刘慧娟。

【垦拓流体终止科创板IPO】

6月13日讯,上交所网站发布关于终止对深圳垦拓流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垦拓流体”)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公司主要从事微型流体精密控制零部件及配件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原拟募集资金84313.71万元,分别用于垦拓流体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深圳精密流体部件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成都流体控制系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云舟生物科创板IPO“终止”】

6月13日,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舟生物”)申请上交所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据招股书,云舟生物原计划募资13.26亿元,其中,10.5亿元用于基因递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2.79亿元用于基因递送技术研发中心项目。云舟生物本次的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李广庆、林剑辉,联席主承销商为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星竞威武赴美IPO】

近日,星竞威武集团(NIP Group)正式申请美国IPO,股票代码为“NIPG”。此次IPO的承销商包括德银、中金公司、老虎证券及广发证券。招股书显示,星竞威武提出的商业模式是“电竞+”,如果星竞威武集团成功上市,这家公司将成为“中国电竞第一股”。此外,赌王何鸿粲之子何猷君为星竞威武集团董事长兼CEO,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4.2%。

企业舆情:

【都正生物IPO:毛利率走势背离同行,低价股权激励对象包含非员工】

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医药外包公司撤回IPO申请,同处CRO赛道的都正生物却没有选择撤回,并两次回复深交所下发的问询函。2020-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都正生物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2.05%、39.92%、42.38%、33.96%,主要原因系临床研究业务毛利率的下滑,同期该项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2.07%、39.9%、42.36%、33.43%。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都正生物最重要的业务,临床研究服务的毛利率与同行可比公司走势相悖。同期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41.99%、40.96%、37.91%、38.5%。数据可见,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为持续下降,而都正生物则为先降后升又降。

除此外,都正生物股权激励或有“蹊跷”。据问询函,都正生物进行过两次股权激励,分别是2019年和2021年持股平台众英成、众利成、众润成认购新增注册资本。招股书显示,2019年11月进行股权激励时,参考了上一次股权变动时外部投资者的入股价格64.8元/注册资本,换算得出这一次外部投资者的入股价格为9.66元/股。而同期都正生物进行股权激励时,对应价格为54元/注册资本,相当于打了8.3 折。次年5月,都正生物实控人欧阳冬生以1875万元的价格合计转让了24.85万元股权,对应价格为75.47元/注册资本。然而,到了2021年1月,都正生物再次进行股权激励的价格却只有9元/股。

这两次低价股权激励或许是为了员工谋福利,但从实际操作来看,都正生物的福利甚至辐射到了非员工身上。2019年进行股权激励时,已离职一年的邓冬花并不具备股权激励资格,但都正生物仍然授予其持股平台的财产份额,对此都正生物称是考虑到邓冬花在职期间为公司发展起到一定作用。而2021年进行股权激励时,都正生物的股权激励资格已不限于离职员工,甚至多了员工家属等,比如员工肖宇的配偶、员工司祥的朋友和亲属等。

因为以上这些人本不具备激励资格,因此被授予的股权均为都正生物员工代持。虽然在开始IPO进程后,都正生物便开始着手于解除这些非在职员工的代持,但对于其中是否涉嫌利益输送的行为仍然值得思考。(来源:凤凰网财经)

【凝思软件IPO:账上不差钱仍募资补流,采购数据存在疑点】

凝思软件早在2022年12月27日向深交所递交了创业板IPO的申报材料,不到一年时间就顺利过会。然而截至目前,凝思软件的IPO进度却仍停留在过会状态,无更新进展。据招股书,2020年至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凝思软件分别实现营收14166.39万元、17184.38万元、21077.86万元,全部为主营业务收入。另据招股书,报告期各期末,凝思软件的货币资金分别达到了6315.58万元、59277.39万元、32758.83万元,同期其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仅为9.38%、5.76%、5.82%。

但在此次IPO的募投项目中,凝思软件仍拟募资补流。凝思软件共募资79277.94万元,投入至“多业务场景操作系统升级及产业化项目”“生态软件、云计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业务支持及营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此外,凝思软件共计拟募资投入7223.36万元进行补流。

研究凝思软件招股书及其披露的问询回复文件后发现,在两份文件中不乏有一些采购数据存在疑点。凝思软件主营业务按类别可分为操作系统、系统功能软件、云计算、技术服务与其他。据招股书,2020年与2021年,凝思软件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金额分别为45.64万元、34.31万元,其他费用金额为40.72万元、70.95万元。

但浏览凝思软件的问询回复文件后发现,2020年各类别业务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用分别为3.73万元、1.01万元、0万元、4.72万元、36.16万元,合计为45.62万元;2021年各类别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费用金额分别为6.98万元、2.13万元、19.42万元、5.75万元、0万元,合计为34.28万元,均与招股书中数据有小出入。(来源:壹财信)

【新恒汇IPO:实控人之间债务关系被猛问四轮,遭追问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

早在2022年6月21日新恒汇便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2023年3月22日成功通过深交所上市委审议后,新恒汇的上市之旅又陷入了漫长的等待中,直至此番2024年6月13日补充披露完2023年财报数据,这或意味着其IPO有望推进至注册环节。有关实控人虞仁荣、任志军之间的债务关系,一直萦绕在此前的几轮问询中,显然这也是监管层的关注重点。

2018年,恒汇电子、凯胜电子重组为新恒汇,虞仁荣、任志军、上海矽澎三方出资4.65亿元受让90.29%的股权。三方的股权安排,虞仁荣为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任志军出资1.16亿元,来源于虞仁荣的个人借款。

2018年1月25日,虞仁荣与任志军签署协议,约定借款期限为五年,任志军可在借款期限届满三个月前提出延期归还,延期最长不超过3年,借款利率为12%/年(单利);2022年8月4日,虞仁荣与任志军签署补充协议,将借款延期期限变更为最长不超过6年,最晚还款日为2029年1月25日。回复函中,新恒汇就预计2028年任志军能够通过减持部分股票将所欠债务清偿完毕,上述债务清偿完毕后,任志军持有的股权比例为7.59%。

针对于此,在首轮及二轮问询中,深交所均要求其进行说明,在新恒汇即将走上深交所上市委上市会议前72天,深交所在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中所质疑的三大问题中的第三大问题仍在追问。到了上会现场,上市委对其提出的第二问依然是关于控制权稳定性问题,要求说明虞仁荣提供借款的原因与合理性、任志军偿还大额债务的可行性,是否存在委托持股或其他安排,是否影响股份权属清晰,相关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是否存在影响公司控制权稳定的风险。(来源:慧炬财经)

【迪嘉药业创业板IPO被终止,涉及大额分红】

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24年6月12日发布了《关于终止对迪嘉药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决定》(深证上审〔2024〕141 号),意味着迪嘉药业创业板一年IPO之旅折戟。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迪嘉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审核问询函》,核心技术、大额分红、收入成本、毛利率、研发费用等为审核关注重点。

其中由于公司2021年、2022分别现金分红2000万元,20000万元,占报告期净利润94%左右;募集资金投向包括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15000万元,审核重点关注了现金分红的必要性和恰当性;大额分红的同时拟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的合理性。(来源:汉鼎智库咨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