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回应赴港IPO传闻 强达电路大量销售相关规律性数据|IPO观察哨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滴滴回应赴港IPO传闻 强达电路大量销售相关规律性数据|IPO观察哨

滴滴回应赴港IPO传闻 强达电路大量销售相关规律性数据|IPO观察哨

企业动态:

【滴滴回应赴港IPO传闻】

近日有报道称,滴滴正为2025年香港IPO做相关准备。文章称随着业务逐步改善,滴滴近日向相关投资者做推介,并参与相关银行的电话会议。针对上述传闻,滴滴6月18日辟谣称,公司当下聚焦于持续深耕主营业务,更好地服务乘客、司机和合作伙伴,不断提升产品服务和创新能力,为行业和社会创造长期价值。滴滴一直与投资人保持常态化的沟通,同步公司的业务进展,关于IPO目前没有时间表。

【上海生生上交所IPO“终止”】

6月17日,上海生生医药冷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生生”)上交所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 招股书显示,上海生生是专业的生物医药冷链服务商,专注于为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药物研发、商业成品药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全链条一体化医药冷链服务。

【亘古电缆终止沪市主板IPO】

6月17日,上交所网站披露了关于终止对浙江亘古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亘古电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审核的决定。亘古电缆主要产品为1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750kV及以下导线和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三大类。公司原拟募资57720.33万元,用于高导节能导线及特种电缆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电线电缆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金鸿新材终止深市主板IPO】

6月17日讯深交所网站发布关于终止对山东金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鸿新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审核的决定。金鸿新材主营业务为特种陶瓷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原拟募集资金88000.00万元,用于年产3000吨碳化硅特种陶瓷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金鸿新材的保荐机构为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潘世海、孙宝庆。

【天元航材创业板IPO终止】

深交所6月17日公告,因天元航材(营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元航材”) 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有关规定,终止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天元航材是一家以航天新材料为主要产品的科研生产型企业,本次公开发行,原计划募集资金15.388亿元,用于投入液体橡胶生产研发基地建设项目、年产2400吨燃速调节剂项目、年产200吨氮化硼项目、研发体系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企业舆情:

【信芯微终止IPO,海信系关联方大力采购】

6月14日,因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撤回保荐,信芯微拟冲科上市的计划不得不终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信视像直接持有公司178290,425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4.95%,系公司的控股股东,间接控股股东为海信集团控股公司。自海信集团控股公司作为青岛市国资委要求按照企业改革改制工作进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体,2020年12月28日完成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导致海信视像实际控制人由青岛市国资委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目前信芯微的晶圆制造服务供应商主要为联华电子、上海华力等,封装测试服务供应商主要为通富微电、矽品科技等。2020年-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公司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分别为1.408亿元、2.174亿元和2.431亿元,占当期原材料采购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88.63%、79.23%和82.34%,占比较高。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亚讯科技及其关联方、海创半导体及其关联方、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及其关联方、美鑫电子、奕斯伟等。报告期各期,公司前五大客户的合计销售金额分别为2.186亿元、4.272亿元、4.69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61%、91.59%、87.94%,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

前五大客户中,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及其关联方系信芯微关联方。报告期内,公司向关联方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金额分别为6529.88万元、8490.11万元和1.044亿元,占报告期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5.48%、18.16%和19.51%。报告期内,公司向关联方销售的显示芯片金额分别为5534.58万元、6280.38万元和7521.71万元,占各期同类型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3.77%、14.68%和16.40%。

报告期内,信芯微向关联方销售的AIoT智能控制芯片金额分别为705.30万元、1643.99万元和2499.30万元,占各期同类型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46%、94.57%和98.04%。2020年和2021年,关联交易毛利率和非关联交易毛利率差异较大主要系公司向关联方销售产品提供了软硬件结合的整体解决方案,毛利率相对较高,2022年非关联方交易毛利率较高,主要系公司蓝牙芯片新品开始量产出货,毛利率显著提升。(来源:权衡财经)

【强达电路创业板IPO: 大量销售相关规律性数据,营业收入真实性可能存在问题】

据招股书信息显示,强达电路本次拟冲刺深交所创业板,目前已通过交易所审核,处于待提交证监会注册状态。据披露,强达电路主营业务收入从2019年度近4亿元,增加至2023年度的7亿余元。经计算的收入同比增加额显示,前三个年度增长金额为整亿元左右,2020年度同比增长1亿元,2021年度同比增长为2.11亿元,2022年度同比增长2000万元左右,2023年度同比减少1783.39万元,也为近2000万元左右。虽然营业收入总体变化规律不太明显,但强达电路在营业收入的其他直、间接相关的分项数据或指标上,规律性变化就明显不一样。

如直接营业收入数据中,“内销收入”数据2021年度-2023年度分别为:4.28亿元、4.47亿元、4.62亿元,采用取大数分析法,依次为4.20、4.40、4.60亿元,每年规律性增加0.20亿元左右;而“华北地区收入”2019年度-2021年度数值分别为:3340.17万元、4316.59万元、5272.53万元,取大整千万数分别为3、4、5,且为较为严格的每年增加1000万元。此外,“VMI模式多层板收入”2020年度-2022年度分别为:305.54万元、234.98万元、182.64万元,取大数分别为:3、2、1,呈现自然数递减规律。

从涉及高达19项与营业收入直接相关的规律性数据合计总额约为67.32亿元来看,正好是强达电路2019年度-2023年度累计营业收入33.53亿元的2倍来看,强达电路的营业收入可能是精心策划或安排好的数据,且从表现出非常严谨逻辑性结果来看,大概率系人为干预的数据结果,因此强达电路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应该不容乐观。

此外与营业收入相关联的经营指标,也表现出诸多规律性变化情形。采用取大数法对各种收入占比数据进行规律分析,出现17项规律性变化情况,说明强达电路营业收入为整体经过严密且逻辑严谨的通篇谋划方能呈现的结果,再考虑上述呈现规律性变化数据涉及的期间为2019年度-2023年度共计5年整,强达电路至少前后两任财务总监前赴承上、后继启下地统筹安排强达电路营业收入整体及细节数据,相当令人折服……(来源:估值之家)

【日日顺合作供应商存污点,募投项目信披疑点多】

早在2021年5月,深交所就已受理了由海尔集团公司实际控制的日日顺的创业板IPO,经过两年时间的问询,日日顺终于在2023年5月25日成功过会,此后则再无新的进展。今年3月31日,日日顺的IPO进程因更新财务资料显示为“中止”状态。此前,日日顺及其子公司在报告期内被罚并强制执行被关注。不仅如此,日日顺报告期内合作的供应商亦存在问题。

根据日日顺及保荐机构对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文件(以下简称“问询回复”),沈氏省心物流为日日顺在报告期内主要的运力资源供应商。查询企查查发现,沈氏省心物流成立时间不长,但却频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和被限制高消费;2021年因未按规定公示2020年年报被景宁畲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同时,其自成立以来还频繁欠缴税款,历史累计欠税金额达16213.11万元。企查查显示,沈氏省心物流于2022年4月20日被吊销执照。

不仅如此,日日顺报告期内的另外两家刚成立即合作的仓储资源供应商也有相似问题。仓小微物流和海直顺物流为日日顺主要的仓储资源供应商,皆为2018年成立的公司,并且成立当年即与日日顺展开合作。据企查查,仓小微物流在2024年也涉及三项欠税公告,而海直顺物流则是在2023年被列入被执行人,执行金额为61.78万元。

而在日日顺的募投项目方面,其信息披露存在的疑点更值得关注。本次IPO募投项目之一智能物流中心项目分为5个子项目建设,包括日日顺智慧物流园建设项目、日日顺智慧物流园建设项目二期(以下简称“二期项目”)、海尔(西安)虚实网服务园项目、日日顺(沈阳)工业园配套项目以及海尔新星物流公路港建设(二期)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新星物流公路港项目”)。

据招股书,二期项目建筑规模为115928.50平方米。而青岛市自贸片区政府网站显示,二期项目总用地面积94667.1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13809.93平方米,与招股书中所披露的数据不符。同样据招股书,新星物流公路港项目披露的土地面积为169181.76平方米,约253.77亩。但是据山东新星集团官网,新星物流公路港项目为山东新星集团与海尔集团合资兴建,新星物流公路港项目的二期工程计划占地就达到了600亩,较招股书中面积大出不少。(来源:壹财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