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尔齿科马跃旭:换位思考,平淡真挚的行医准则
财经
财经 > 商讯 > 正文

瑞尔齿科马跃旭:换位思考,平淡真挚的行医准则

“当初想自己开诊所,本想着先来瑞尔试着干两天,结果没想到一干就是20年。现在看来,会直接干到退休了。”和马医生的对话,从他笑着回忆当初离开公立医院、加入瑞尔时的小故事开始。在这看似玩笑的“小插曲”背后,却是马医生对瑞尔企业理念的认可,以及他对口腔健康事业的执着追求。

马跃旭

瑞尔齿科技术委员会顾问

瑞尔齿科技术总监兼诊所主任

美国牙医协会(ADA)会员

个人简介:马跃旭医生是上海市早期从事全瓷冠美容修复的专业医生,1992年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承担国家攻关课题“铸造陶瓷在美容齿科的临床运用”,至今具有30余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技术精湛,曾多次到国外参加培训交流。马医生工作耐心细致,处处为患者着想。他在技术上精益求精,能够对复杂病例,尤其是美容、咬颌重建、修复失败病变做出系统、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广受顾客好评。

擅长治疗:美容齿科、咬颌重建、修复及复杂病例的设计与治疗。

宽松的环境下做严谨的事

提到在瑞尔工作,马跃旭医生做了一个简洁的描述: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做严谨的事。这是很多有理想、有追求的医者梦寐以求的状态——优秀的平台、精益的管理、充分的自由度,是牙科医生茁壮成长的“沃土”。

回忆起当初入职瑞尔的2003年,正值非典疫情爆发。在大多数企业焦头烂额追求利润的同时,瑞尔集团创始人邹其芳先生对所有医生说,你们不用考虑去赚钱,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一定要静下心来做医疗,保障医疗质量,做对每一位顾客负责任的牙医。邹先生的这席话令马医生印象深刻,也充分体会到了他的人格魅力——邹先生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商人,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儒商。这也是马医生在瑞尔一干就是20年的动力源泉。

规避风险,行医最重要的准则

马跃旭医生是一位“技术派”牙医,他做治疗时强调技术的严谨,一切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去做规划和治疗,以诚相待的帮助每一位患者解决问题。一切的宗旨是让顾客满意,哪怕浪费一些时间,但用他的话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作为一名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资深牙医,行医过程中的“技术难度”对于马医生而言已经不在话下,在谈及工作中遇到的挑战时,马医生说,挑战并不是疑难病例带给他的,而是如何“规避风险,取得信任”。

如何规避风险?做医生的大忌,就是过度医疗、拿患者去练手。控制医疗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于马医生而言,除非有十足的把握,否则他不会轻易尝试。给患者出具的每一个治疗方案,他都会充分考虑到最好的和最坏的情况,以及如果出现最坏的情况,补救措施是什么,以达到最佳的风险控制。在瑞尔工作20余年,马医生从未出现过一例医疗事故,每一位患者都安全、满意地结束治疗。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事情。

如何取得信任?换位思考,是马医生着重强调的事情。他常常会问诊所的年轻医生“如果这个人是你的家人,你还会采取这样的治疗方案吗?”对于轻易就把患者的牙神经杀掉的治疗方案,他十分反感。“不走极端的保守治疗”是他行医至今始终遵循的原则,也是他教导诊所中年轻医生的行医准则。马医生喜欢和患者沟通,很多客人在治疗后还要留下聊个半小时,他们聊病情、聊工作、聊人生……“在和他们沟通的时候,也是有助于为顾客对症下药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你可以更好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那么你提供的治疗方案,一定是最适合他的。”马医生说。

错颌重建,妙手回春的修复技能

30余年的临床经验,成就了马跃旭医生驾轻就熟的“修复”能力,这里的“修复”不单指传统意义上的齿科修复,而是对于失败病例的一次次妙手回春的修复——他常常接诊在别的地方做治疗效果不尽人意的患者。

曾经有一个正畸需求患者,下巴严重歪斜,面部不对称,口内检查前牙中线向右偏移三个牙位,后牙咬颌错乱,吃东西时始终无法充分咀嚼。在上海一家知名医院找专家就诊后,给出的治疗方案是需要做两次正颌外科手术后再进行牙齿矫正。这位患者对需要进行两次外科手术的方案望而却步,经朋友介绍找到了马医生,他深思熟虑后接下了这个挑战,历经一年多时间,通过马医生的多次治疗,患者的下颌在没有动手术的情况下通过物理机械的修复方法恢复正位,配合后续的牙齿矫正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最终,患者免去了手术的痛苦、恢复了正常的容貌、拥有了整齐的牙列、找回了久违的自信。后来在美同哈佛牙学院医生交流时,大家也为这个病例的治疗方法和结果所惊叹。类似这样帮助顾客重建颌关系的病例,马医生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例都收获了顾客的满意和赞誉。“这些全靠瑞尔这个平台给我充分的空间和自由度去钻研和提升自己应对复杂病例的能力,我才能从容地一次次接受挑战、战胜困难。 ”马医生在做总结时说到。

尊重逻辑,踩着巨人的肩膀向上攀登

作为瑞尔齿科的医疗技术总监,马跃旭医生曾多次被瑞尔派到到国外参加访问,自己也经常自费去国外和专家交流。2005年,他曾在美国和一位为多位明星大咖做过美容修复的建颌领域专家交流,起初对方根本不愿理睬马医生,随意展示了两个病例,马医生看过病例后一针见血地提出了几条针对该病例的关键问题,令对方十分吃惊,对中国医生竟然也在关注建颌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两个人相谈甚欢。这次沟通,这位美国专家向马医生传授了一个十分有价值、令他印象深刻的观念:所有的美容修复,都是要和建颌联系在一起的。所有门牙的美容,也一定要和后牙联合在一起做。马医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对口腔医学的热爱打动了这位美国专家,原本计划20分钟的谈话,持续了3个小时,谈话结束后,这位专家盛情邀请马医生和他一起去唐人街共进晚餐。马医生总结说,多和高手过招,在潜移默化当中看他的一举一动,站在他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你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启发和思路,进而在该领域更进一步。

在提升自我方面,马医生提到要尊重逻辑,同时不囿于书本内容,敢于突破和创新。他强调,在遇到复杂病例时,要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多思考,而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强调哪本书、哪个专家是怎么说的。“如果这样,你将永远在教科书和某些专家观点的束缚之下,难以取得突破。”尊重理性逻辑,但也要踩着巨人的肩旁勇攀高峰,敢于质疑、敢于突破,才是一名优秀牙医该做的事,才是口腔医疗良性发展的正确路径。

瑞尔那句“顾客即家人”的理念,在马医生的脑海里远不止一句空洞的口号。“嘴巴里面28颗牙,每一颗都是一个小生命。每一颗都不能忽略,每一颗都不能随意处置。一定要尊重生命。”与马医生的对话,由他这句朴素却字字珠玉的总结作为结尾。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在马医生心目中,“顾客即家人”这五个字的分量,换位思考,以诚相待,将永远是马跃旭医生做人、做事的人生准则。

关于瑞尔集团:

瑞尔集团成立于1999年,目前旗下拥有瑞尔齿科和瑞泰口腔两大品牌。截至2024年3月31日,瑞尔在中国15个城市拥有123家口腔诊所及医院。2022年3月22日,瑞尔集团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024年,瑞尔集团开设了口腔医生在线义务问诊服务,让更多大众可以快速地链接到专业的口腔医生,任何口腔健康问题均可扫码咨询:

更多信息请点击:

www.arrailgroup.com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