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金证券IPO折戟 博尔捷法律纠纷赔偿近2000万|IPO观察哨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华金证券IPO折戟 博尔捷法律纠纷赔偿近2000万|IPO观察哨

华金证券IPO折戟 博尔捷法律纠纷赔偿近2000万|IPO观察哨

企业动态:

【侨益股份终止深交所主板IPO】

6月19日,深交所网站公布关于终止对侨益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侨益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审核的决定。侨益股份围绕大宗农产品的进口和内贸,为客户提供以货运代理、船舶代理、仓储服务和运输服务为主要环节的第三方综合物流服务。公司原拟募集资金58828.21万元,计划用于肇庆高要侨益物流节点建设项目、散货船舶购置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熙华检测终止创业板IPO】

据深交所官网6月19日消息,决定终止上海熙华检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熙华检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熙华检测原拟募集资金75593.67万元,分别用于熙华生命科学事业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熙华检测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证券”),保荐代表人是周游、彭博。

【西锐飞机通过港交所IPO聆讯】

2024年6月19日,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西锐飞机有限公司 Cirrus Aircraft Limited(以下简称"西锐飞机”)在港交所披露聆讯后的招股书,或很快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其于2023年6月8日递交招股书,并在2023年11月15日通过聆讯但失效,随后于2024年3月6日再次递交申请。

企业舆情:

【量化派IPO:可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业务合规性待考】

近期,量化派再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开启了第四次IPO之旅。此番赴港上市,量化派可持续经营能力,公司业务的合规性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挑战。从公司财务上来看,量化派的业绩属实有些单薄,而且还处于下滑之中。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量化派录得收入分别为3.51亿元、4.75亿元、5.30亿元;年内溢利分别为5400万元、-28.3万元、364万元。

量化派成立初期主要从事消费者贷款相关业务,随后在P2P行业整顿风暴中,转型为商品服务交易。2020年11月,量化派“信用钱包”正式变更为“羊小咩”,定位为一站式生活消费服务平台。如今,量化派改头换面为“中国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但实际上干的依然是助贷导流的生意。量化派在“羊小咩”平台上提供了享花卡、备用金两种贷款功能,享花卡仅用于用户在平台上购买由业务伙伴提供的零售商品,用户使用享花卡发起购买商品的申请后,金融机构为其支付商品价格,实际上是一个消费金融类产品。

虽然资金主要来自于金融机构,但量化派也没少遭到消费者投诉。截至2024年5月20日,黑猫投诉平台收录了有关羊小咩的投诉19168条,投诉内容均有关羊小咩平台暴力催收、电话骚扰等情况。关于消费者投诉,量化派在2023年9月还遭到监管问询,此外,由于量化派为金融机构提供的“精准营销服务”涉及到一系列数据收集,面临潜在的数据采集违规风险。

受征信新规影响,2022年量化派合作的金融机构从30家下降至6家,来自金融机构的收入从2021年的2.70亿元降至2022年的5610万元,当年业绩也由盈转亏。证监会在补充材料共公示中,同样要求量化派说明,公司业务是否属于类金融活动、是否涉及个人征信业务服务,是否已取得相关业务资质许可;公司开发、运营的网站、APP等平台收集和存储用户数据是否存在向第三方提供信息的情形等。(来源:华博商业评论)

【外卖骑手送博尔捷IPO:去年收入近10亿、法律纠纷赔偿近2000万】

最近,BridgeHR Tech Group Inc.(以下简称“博尔捷”)在港交所递交IPO招股说明书,拟登陆港交所主板,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从业务构成来看,配送骑手服务是博尔捷的核心业务,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其标准配送服务收入分别为7.84亿元、8.13亿元、8.09亿元,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9.4%、79.6%、85.3%。

财务方面,2021年至2023年,博尔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87亿、10.22亿、9.48亿,同期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880.1万、4652.3万、3232.3万,后两年同比增速分别为-4.67%、-30.52%。对比来看,博尔捷的营收存在波动,而净利润呈下滑趋势。

2022年公司营收突破10亿,主要靠A客户贡献。报告期内,博尔捷来自客户A的收入分别为8.80亿元、9.07亿元和8.18亿元,分别占年度总收入的89.1%、88.7%和86.3%,可见博尔捷对于第一大客户十分依赖。虽然博尔捷没有披露客户A的具体信息,但博尔捷2020年才开始与客户A合作,公司营收的“起飞”与客户A有着紧密联系,外界猜测这家A客户可能是美团。

虽然营收达到10亿规模,但总体上看博尔捷净利润呈现下滑趋势,尤其是2023年净利润跌至3200万。与此同时,博尔捷的法律纠纷较多,报告期内,在扣除从保险公司收回的金额后,博尔捷为解决纠纷及法律诉讼而支付的货币赔偿金分别约为620万元、610万元和1980万元。

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博尔捷仍有约80起诉讼尚未了结,其中绝大部分与涉及配送骑手的交通事故有关。报告期内,博尔捷就自营本地服务下配送骑手的配送事故相关的潜在赔偿,分别作出拨备1700万元、1240万元和50万元。但是,配送事故并不可控,一旦出现较多数量的交通事故,博尔捷将会支付更多的赔偿金。(来源:尺度商业)

【华金证券IPO折戟!业绩陷入亏损、公司治理混乱成硬伤】

据上海证监局披露,进入IPO辅导期已逾4年之久的华金证券,辅导状态变更为“撤回辅导备案”,上市进程戛然而止。作为一家立志“点石成金”的综合性券商,华金证券曾一度在行业中崭露头角。然而频繁的业务违规、屡屡踩雷的风险事件、接二连三的人事震荡种种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IPO梦碎”。若深入审视,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华金证券在合规经营、人才管理等多个维度都潜藏着诸多隐患。

自华发集团于2014年接手后,华金证券的经营表现可圈可点。短短五年时间内,其营业收入从0.98亿元激增至9.70亿元,增长幅度达到了近10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从2020年公司的营收开始走向下坡路,最终由2019年的9.7亿元下跌至2023年的4.97亿元。归母净利润亦由2019年时的2.02亿元逐步下滑,以至于2023年陷入1.76亿元的亏损。

除业绩下滑问题,更值得警惕的是其内部治理中暴露出的诸多顽疾。首先,高管团队近年来的频繁变动,折射出公司管理层的不稳定性。其次,劳动争议案例的频发,凸显了华金证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短板。此外,纵观华金证券的处罚记录,合规风控问题的频发已非一日之寒。早在2016年10月,公司就曾因公司债券承销业务合规性问题,被采取暂停公司债承销资格的监管措施。时至2023年6月,内蒙古分公司负责人因兼职且持股等违规行为收到警示函,8月又因业务内控不完善、部分项目尽调不充分而收到监管问询。

密集的风险事件折射出华金证券在风险管控、合规运营方面的短板,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多起风险事件的成因来看,其根源主要在于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风险防控意识淡薄。而疏于合规管理的结果,往往是业务的“急刹车”,甚至是“翻车”。(来源:机构之家)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