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香港拣了个大便宜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好家伙,香港拣了个大便宜

最近俩月,一大波资金南下,速度之快,超乎想象,目标地直指香港。

据央行消息,3月,南下投资额达到130亿,是2月的8倍;4月,投资规模达到223亿,环比增长了79.5%,是北上投资的16倍。

具体情况,前不久路透社出了一篇报道就描述了这件事,并绘制了下面这幅资金南下的盛况图:

那么为什么这俩月资金南下的这么猛呢?

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国内资金太卷,收益率太低,找不到好出路,在那里躁动。

一个是,今年的2月“财富通”计划放宽,个人不再受限于5万美金的外汇额度,而是变成了300万人民币。

这两个因素好似干柴碰上了烈火,一点就着。

眼瞅着国内,存款利率越降越低,2.53%的50年期特别国债都要排队抢,保险收益也不保险,来到了2时代。

而香港,却因为这几年稳汇率都快抽干了离岸人民币,人民币稀缺,存款利息至今都还比国内高,目前还在3时代,最高的时候是5。

这下子,“堰塞湖”被凿了个口子,噗嗤,湖水喷涌而下!

妥妥的国内投资机会少,让香港拣了个大便宜。

为了抓住这波资金下的机会,聪明的香港金管局还在研究进一步放宽投资计划,来吸引国内资金。

至此国内资金形成一明一暗两条线:

明线是机构带着客户的钱,顶着央行的警告在国债市场卷,股票、可转债无人问津,流动性紧张。

暗线是聪明资金趁着“财富通”计划放宽,加速南下去香港搞保险和高收益定期存款等投资品。

不光如此,这种势头还会继续。

下一个催化剂或许就是央妈驱赶资金离开债市。

6月的时候发生了两件怪事,可能很多人没有留意。

第一个事,明明5月经济数据惨淡,央行却借助于金融媒体明确地提出降息要推迟。

第二件事,国债市场无视不降息的利空,无视央行15号的第四次警告,再度创出新高。

要清楚,6月央妈回笼MLF、不降息就是想给债市降温,挤一挤“水分”,现在可倒好,投机者还是不管不顾,还是买买买,又买出了国债新高。

更恐怖的是,据券商中国报道,现在国内债券型基金规模都逼近了10万亿,光今年新发债券型基金规模占全部的比例超过了80%。

相当于全社会的投资都在往债市里跑,去抢欠条。

妥妥地正面直接扇了央妈一巴掌!

以我十来年投资的经验,相信过不了多久债市又将迎来央妈重拳,是下死手的那种——比如,央行卖国债!

为什么国内资金这么卷呢?

根源还是经济!

6月中旬,发改委披露的一组数据间接地解释了这个问题。

原话他是这么说的:“截至5月末,去年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项目的开工率,已经超过80%。”

乍一看,这个数据还不错。

可是,按照起初的安排,2023年要用5000亿,相当于项目的开工率50%。

年初开门红按理说会用的更快更多,可是截止4月,开工率70%,相当于5月只用了1000万。

这说明什么?

说明市场有钱,但能赚钱的好项目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找。

更有意思的是,国家这个月借钱比上个月借钱还要便宜。

前不久5月发行的50年期国债票面利息是2.53%,比4月发行的30年期国债票面利率2.57%还低,利率出现倒挂。

就这点儿收益,还能被抢购一空,甚至部分银行还不对个人出售。

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整个国内好的投资项目少,投资收益在不断走低。钱生钱变得越发艰难,这才是债市泡沫、资金加速南下的直接原因。

至于源头,还是人们没钱,内需不足,买盘不够,支撑不起来资产涨价,支撑不起来利润。

眼下,只有赶紧把经济搞活,把投资收益率搞上去,才能从根源上缓解内卷。

否则,越卷只会把收益卷的越薄,潜在的金融越大,间接地助推资金南下。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