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朱宁:发放消费券或短期刺激消费,但不能高估短期消费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上海交大朱宁:发放消费券或短期刺激消费,但不能高估短期消费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凤凰网财经讯(王迪)6月27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举行。在论坛现场,博然思维高级合伙人兼中国主管、上海交大中国金融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朱宁针对提振消费、国货热、房地产泡沫、金融化解风险方式、股市与楼市关系等热点问题,接受了凤凰网财经的采访。

上海交大朱宁:发放消费券或短期刺激消费,但不能高估短期消费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博然思维高级合伙人兼中国主管、上海交大中国金融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朱宁参与由凤凰网财经、长江商学院联合主办的“2024夏季达沃斯·凤凰网梧桐夜话暨长江之夜”)

以下为凤凰网财经与朱宁的对话要点整理:

01 提振消费需“三管齐下”,供需两端共同促使中国“国货热”的出现

凤凰网财经:现在消费疲软,您觉得应该如何提振消费?

朱宁:基于现在结构性消费增长放缓的情况,应该三管齐下:第一,提振就业市场和收入增长预期。第二,提升整个公共社会福利设施。比如,医疗、养老、教育等福利,能够减少大家的后顾之忧,降低预防性储蓄的需求。第三,以发放现金或消费券的方式进行。

凤凰网财经:您觉得发放消费券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吗?

朱宁:消费券可能比较直接,不像直接发放现金,可能会被储蓄,因此降低它对刺激经济的效用。这是它有利的地方。不利的地方是,消费券可能有较多的针对性,针对什么具体服务及产品,这种方式可能在短期能够刺激消费。当然,也不能过高估短期消费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凤凰网财经:近年来,国货品牌很强势,这体现在方方面面。像汽车领域,消费者从特斯拉等国外品牌,倾向国内汽车品牌,咖啡也从星巴克转向本土咖啡品牌。从纯经济的角度,您怎么看近年来兴起的国货潮?

朱宁:从供给方面,中国企业自身研发能力、管理能力、竞争力上都在迅速提升。从需求方面,中国厂商更理解中国消费者,能够为他们提供更满意的消费和产品。第二,整个价格竞争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第三,中国国际形象及实力提升,导致中国消费者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进一步提升。所以,对国有品牌也更加喜欢和青睐。两者的共同作用体现在整个国有品牌在国内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越来越强,中国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扩大。

02 房地产调整成效时间因城而异,中国房地产从封顶到谷底调整或需十年

凤凰网财经:近期,多部门从供需两端打出政策“组合拳”,维稳房地产的发展。您觉得房地产风险化解在什么时间会有明显的效果?您觉得房地产是否已经到底?

朱宁:我们过去十年里很大一部分住房需求,其实是投资性或投机性需求。这种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受过去10年、20年房价快速上涨趋势所影响。所以,一定是人为创造出来的需求。房地产的调整,既反映了我们房价相对于房租、收入水平,处在国际上非常高的水平,同时也反映对过去由投资、投机需求所刺激的额外需求的恢复或者调整。

房地产是个高度区域化的市场。虽然有因城施策,但各个城市调控目标、经济现状和房地产发展趋势、各地地方经济、人口趋势非常不同,所以一二线城市调整时间或会短一些,低线级城市调整时间会比较长。

我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还会有一段时间调整。从日本房地产市场趋势来看,它是从1990年见顶,基本上到2009年左右才重新开始上升,大概经历了快20年的时间。美国全球金融危机之前,2007年房价见顶,大概到2015年左右房价才重新开始上升。中国房地产调整周期比较长,从封顶到谷底可能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充分出清市场,重新进入上涨趋势。

03 中国房地产在过去十年对国民经济的高贡献度,在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

凤凰网财经:既然房地产调整需要10年,那您觉得对购房者来说,买房会不会“砸”在手里?

朱宁:如果将2018年作为封顶的话,其实,中国房地产已经调整五六年了。

原来大家觉得理财产品不能赔,股票不能赔,买房子不能赔,过去几年其实都在变化,原来我们关于投资有很多所谓政府会提供刚兑的,一种不太切现实的预期,这些预期都在逐渐被打破,市场也在回归正常。

凤凰网财经:有专家称,房产消费占中国GDP的比重可能下降到12%,这是个好消息,作为曾经国民经济的支持产业,您怎么看房地产未来在整个经济扮演的角色?

朱宁:房地产仍然会在很长时间是中国经济增长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使在发达国家,这种改善性需求和人口趋势造成的新增需求,仍然让房地产对每个主要经济体来讲,都是一个重要的行业。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房地产在过去十年里对国民经济这么高的贡献度,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所以,一方面房地产长期仍有发展趋势,但另一方面,中国房地产从高点到回落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调整。

04 对保交付、收购楼的政府及企业行为,金融机构应视情况给予金融支持

凤凰网财经:您觉得金融机构应该在此轮化解房地产危机中应扮演怎样的作用?

朱宁:在房地产调控过程中,金融行业有三个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次重大的房地产危机,由于房地产金融属性,最后向金融行业蔓延的可能性非常大。金融机构要扎好自己的“篱笆”,做好风险控制,防范风险爆发。

发挥金融在时间和风险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帮助房地产行业化解风险,比如,延长贷款年限,进行一定免息或者减息,减少短期流动性的冲击。

金融机构和金融行业要配合稳定房产市场的政策,保证在不突破风险底线的前提下,对保交付、收购楼的一些政府行为,或者地方企业行为,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当然,首先要保持自身风险管理标准,不要在救助过程中引发自身的风险。

我非常支持金融对房地产进行保交付的保证,或者对通过收购房的方式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和需求。但是,我们必须要意识到由于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国内很多城市,特别是低县级城市,它们的房地产需求在今后很可能会下降,而不是上升。在此趋势下,是否要救助和收购所有的在建项目,值得金融机构进一步思考和调研。

05 在短期稳定或推动房价上涨,不是政策重要的发力方向

凤凰网财经:您觉得现在能救房地产最有效的措施什么?

朱宁:个人觉得并没有特别好的、神奇的政策。因为现在的调整,是过去十年房价过快增长和房地产行业过快扩张导致的。由于最近整个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全球高利率环境持续,这一需求方式很难跟上。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保障、挽救或者维护一部分高质量或者高评级的开发商,保证房地产行业供给和需求的中长期平衡。

我觉得,在短期稳定或者推动房价上涨,不是政策重要的发力方向。

06 股市和楼市“跷跷板”的说法,不是特别严格

凤凰网财经:有专家称,以前楼市不行,股市行。或者股市不行,楼市行,它俩总有一个行。但现在两个都不行。您如何看待楼市与股市两者回暖的关联?

朱宁:过去确实有股市和楼市是“跷跷板”的说法。首先,这一说法不是特别严格。另外,在过去非常高的货币增长的大环境下,货币创造之后一定会在不同资产类别上再配置,但是我们看到整个货币供应增长的速度和五年前相比明显放缓。

第二,因为房地产金融加速器作用放缓之后。整个货币的乘数和额外创造的货币增速其实也放缓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并没有像五到十年前高速货币供应量,创造出来的货币必须要流向一定资产的逻辑。所以,现在并不必然会出现股市或楼市一定会上涨的趋势。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