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披露细节:除了心脉医疗,其他企业都降价了
财经
财经 > 正文

国家医保局披露细节:除了心脉医疗,其他企业都降价了

来源:健识局

心脉医疗被医保局公开问询一事持续发酵。

8月19日,国家医保局对上海微创心脉医疗Castor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发出价格《问询函》,要求证明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是否存在通过代理商抬高挂网价格、实施不正当营销行为,并在一周之内答复。(详见:出厂价5万卖价12万?国家医保局要求心脉医疗答复)

8月20日一早,心脉医疗紧急发出公告,称并非不愿意降价,而是已经向国家医保局给出了降价承诺,相关问题还在进一步沟通及准备回复阶段。

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

20日晚,健识局从权威渠道获得一份《关于通报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价格风险处置结果的函》,揭开了心脉医疗“5万出厂价代理商卖12万”被公开问询的更多背后细节。该文件显示,国家医保局近期指导北京、上海等四地医保局,对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产品进行了风险处置,敦促国内外多家企业调整合理挂网价格。

文件后附上了各企业承诺的降价名单。健识局整理发现,包括美敦力、先健科技、泰尔茂医疗等11家知名企业经约谈后全部主动降价,将主动脉支架的价格控制在了8万元之内,部分品种低至2万元。唯独心脉医疗不在其中。

医保局风险处置的三重含义

前述处置结果的函显示,国家医保局此前已经组织了一轮约谈,涉及所有生产、代理销售主动脉覆膜支架这一品种的企业,包括美敦力、北京有卓正联、戈尔、泰尔茂、克莱立夫、先健科技、华脉泰科、裕恒佳、中拓辰和、唯强医疗、湖南埃普特等。

约谈结果颇有成效,几乎全部产品都主动降至8万元以下。美敦力进口的200mm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承诺挂网价为不高于59614元,国产泰尔茂的同类产品承诺不高于56437元。

这份名单至少透露了三重含义:

其一,国家医保局并非有意针对国产企业,而是对国产、进口一视同仁。11家承诺降价的企业中,有5家企业的产品持“国械注进”字号,是进口产品;另外一家澳大利亚库克的品种已停止在国内销售。算上心脉医疗,本次约谈对象中外企业各占一半,且所有外企都承诺降价;

其二,代理商加价,穿透追究到生产企业。医保局给出的名单中,国内品种全部穿透约谈企业,进口品种约谈中国区总代理商,且大部分是生产企业在华经销机构。从此前调查医药商业贿赂的经验来看,推诿称是医药代表个人行为、代理商行为等并不奏效;

其三,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医保局同样有监管权限。主动脉支架在广东、上海等地是可以医保报销的,况且即使医保不予报销的种植牙,国家医保局都组织过全国集采。国家医保局的“三定方案”中明确规定,医保部门制定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的价格。

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的表现,衬托着心脉医疗表现得格格不入。国家医保局问询的焦点也就从产品价格问题很自然地转向终端价格和出厂价之间价差的合理性、以及终端价格中所含销售费用的资金支出去向等情况。

国家医保局和公众关切的问题核心一致:从5万到12万,这中间到底是企业和经销商的合理利润,还是为“带金销售”预留的空间?

换句话说,首要问题不在于争论“价格定多高合适、利润赚多高合适”?而是“利润的去向”。出厂价5万售价12万,如果大部分利润真正归于生产研发企业,有关部门不见得一定介入;然而,如果这7万差价没进生产研发企业口袋,而是流入中间环节来做一些蝇营狗苟的勾当,那么监管部门势必不会视而不见。

“总的来说,就是希望达成‘需方明明白白花钱,供方清清白白赚钱’。”事件相关的权威人士向健识局解答。

销售费用快速增长

主动脉支架面临集采

2024上半年,心脉医疗实现营业收入7.77亿元至8.08亿元,同比增长25%至30%。涉事产品Caster支架是公司的明星产品之一。

健识局获悉,心脉医疗主要采用经销商模式进行销售。经销商采购公司产品后,直接或通过配送商销售给医院。而公司的销售部门负责经销商管理,并提供产品技术支持等工作。

2023年,心脉医疗的销售费用达1.3亿元,比上年增长25.14%。心脉医疗解释,销售费用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销售规模上升。在经销商模式下,生产企业会根据产品成本,并充分考虑经销商的合理利润,综合考量后制定向经销商的销售价格。

心脉医疗此前曾在销售风险中提示,公司不能及时提高对经销商的管理能力,可能出现部分经销商市场推广活动与公司品牌宗旨和经营目标不一致的可能,或者经销商出现自身管理混乱、违法违规,甚至出现公司与经销商发生纠纷等情形。

对于国家医保局要求作出书面回应的问题,心脉医疗在澄清公告中表示,尚在进一步沟通及准备回复阶段。本次约谈并主动调价,是否对胸主动脉支架行业产生影响。业内普遍认为,今后主动脉支架这个产品会将面临集采。

此次国家医保局的问询,显然与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挤水分”逻辑一致。

7月24日,河北省医保局开展6类血管介入类医用耗材产品,心脉医疗的胸主动脉支架、导引导管(外周血管介入)产品纳入到集采范围。

高值耗材集采的推进速度,显然超出心脉医疗的预期。仅3个月之前,在2024 年第一季度报告业绩电话会上,公司高管表示:2024 年是否实施主动脉介入类产品集采尚不确定, 具体需要依据政策发布时间及后续各地执行进度判断。

伴随主动脉支架产品主流企业的整体调价,未来在全国范围内的集采不可避免,市场通过集采“以价换量”,发挥规模效应趋势已无法逆转。关于这个大势,心脉医疗似乎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撰稿丨雷公

编辑丨江芸 贾亭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