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薪时代结束,金融业迎来大变局,什么信号?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百万年薪时代结束,金融业迎来大变局,什么信号?

金融业,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来了。

看看2024年,金融业都发生了什么?“降薪裁员大潮”继续蔓延,就连最稳的银行业也风中凌乱,比如建设银行率先启动大规模降薪,总部降10%,子公司降幅更大;国有四大行合计裁员6.7万人,平安、浦发等纷纷加入……

与此同时,有些事情却很反常,透着诡异的味道。

要知道,2023年以来,银行业的表现可非常坚挺啊!去年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6%,多数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定或下降。

2024年,整个A股萎靡不振,银行板块累计涨幅却高达17.02%,七成个股的股息率超5%,是所有板块中表现最好的。

为什么业绩这么好,股价节节高,还要降薪裁员?

为什么曾经赚钱最多的证券业,现在被拍死在降薪第一线?

为什么曾经最受羡慕的金融人,现在开始反省“金融羞耻”?

事实上,金融业已经变天了,在种种不寻常信号的背后,是一次历史性的大转向。

曾经的金融业,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薪资也堪称“皇冠上的明珠”。

到2014年,券商薪资已经一飞冲天。高到什么程度?

年薪几乎是全国平均数的5-10倍!

201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年薪还是5.6万,而当时券商公司的平均年薪普遍在20万左右了,头部8家券商公司更是全部超过30万

这还没完,后来金融业薪资持续上涨,到2021年,头部券商中金公司的平均年薪已经达到了116.42万。多家券商公司的高管,年薪更是轻松突破千万。

曾管理400亿资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蔡嵩松,一度传闻他的年终奖高达7000万!

然而,曾经有多耀眼,现在就有多狼狈。

2023年,头部券商中金公司的平均年薪相比两年前缩水近4成

去年,建设银行执行员工退薪方案,总金额超4000万元

……

降薪之后,裁员也来了。

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2024年半年过去,原本从业人数就不多的券商行业,减员超过万人!同时,以富民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也开始大刀阔斧地裁员,裁员比例最大的接近30%。

金融业的愁云惨雾,怎么突然就来了?

答案的线索,或许藏在今年高层领导的讲话里:

“金融和实体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

“金融业要做到不逾越底线、不唯利是图、不急功近利、不脱实向虚、不胡作非为。”

你品,你细品。

对金融业来说,涉及到自身使命的重大定位,以及带着告诫意味的要求,都意味着一场大洗牌的到来。

首当其冲的,就是银行业。

银行发展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2008年“大放水”以来,银行业高歌猛进的关键是房地产金融,尤其是民生、浙商、华夏等银行更是躺在地产金融上跳舞。

比如民生银行为地产业务成立了独立于分行之外、授权充分的事业部,此后每年都作为主办方,拉上一帮地产“白名单”客户,召开地产金融年会。

根据任泽平团队的研究,房地产占用金融资源存量规模,从2016年的37万亿上升到了2021年的67万亿,其中银行信贷在房地产金融中占用的份额将近8成,是绝对的大头。

疯狂拿地的房企,让银行吃掉了上个时代最大的一块肥肉。房企们动辄百亿的贷款,更是让银行能躺着赚钱,安全度过每一次金融周期。

甚至可以说,是房地产经济帮银行实现了十几年的繁荣,房地产经济腾飞也离不开银行的助力。

然而,长期依赖房企贷款的银行,也给今天的金融业埋了个大雷。

随着房地产退潮,银行也受到了冲击。2023年,银行业的净息差大幅收窄,同比下降22bp,一度引发市场担忧。

但国家并不打算拉一把,降薪还得继续降,难关怎么过,看银行业自己。

所幸,银行业底子厚,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得不错,还能保持稳中向好的趋势。

但证券行业就没有这么幸运了,2024年一季度,近9成券商净利润下滑,部分券商甚至亏损破亿,成绩惨淡。

对此,国家的反应是:加强监管,重拳出击。

今年5月末,金融监管总局发布2024年规章立法工作计划,宣布将重点解决股东监管依据不足、风险处置机制不完善、行政处罚力度偏低等问题,把强监管严监管融入监管工作全过程,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

为什么国家要大力整顿金融业?

有两大原因,一是优化资源再分配方式,让薪资待遇回归合理区间。毕竟金融业的百万年薪,在眼下显得相当扎眼,影响团结。

二是为了更好分配流动性,减少资金空转,把金融活水真正引到实体经济中去,让搞实体经济的民营企业有活路,不然经济就无法真正回暖。

现在看来,金融业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去年,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其中就包括:

“银行对于民企的贷款增速不得低于全行平均贷款增速”

“合理提高对民营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

“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

过去企业吐槽:“天一下雨,银行就收伞”,现在高层的意思很明确:银行必须和实体经济共担风险,如有必要,就算牺牲一部分银行的利润也在所不惜。

这些重大表态的背后,是一系列硬指标层层下达,相当于国家摁着银行的头,把贷款送到了实体经济手上。

央行数据显示,2023年各家银行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增加22.22万亿元,同比多增1.18万亿元

截至2023年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0.2%,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7.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3.27%,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到今年一季度末,制造业、基建等实体经济约占中国全部贷款的五成。

一场巨大的连锁反应开始了。

从2011年到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从32%下跌到27%,相应从业人数减少将近2000万。

然而同期金融业增加值的占比从5%左右上升到了8%,从业人数却没有显著变化。

在经济承压、失业蔓延的今天,蛋糕该怎么分?答案不言自明。

实体经济重回舞台中心,金融行业脱虚向实,势不可挡。

事实上,金融业在经济中的定位,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底层逻辑。

根据央行的数据,在2005年以前,劳动力和技术进步是我国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两个动力,两者的贡献合计超过70%。原因也很简单,当时我国正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劳动力优势逐渐显现,技术进步也十分迅速。

在拐点到来前的2004年,制造业是中国经济舞台上当之无愧的主角,经济贡献度超过50%。

当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刺激经济的主要着力点,基本都集中在为制造业铺平道路上。

然而2005年后,资本扩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国家出台各种政策鼓励金融业发展,银行、保险、证券纷纷“解绑”,金融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据社科院统计,2014年后,我国三分之二的GDP增长都得益于金融资本扩张。

与此同时,在资本的运作下,金融、房地产与互联网也成了近十年中国增长速度最快的三大行业。甚至在我国,金融业、房地产业的总利润一度占到所有上市公司总利润的6成!

在这些光彩夺目的行业背后,隐忧却正在浮现,那就是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相对不足。

2019年,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足四分之一,与欧美国家超5成的贡献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转折发生在2020年。

那一年,国家对金融、房地产、互联网三大行业的监管力度同时收紧,一系列大招砸下,简直颠覆行业格局。

也正是从2020年开始,资本扩张的势头迅速收缩,那些在地方饭局上最活跃的企业家们,也从三大行业的老总,换成了新能源巨头和新兴制造业的后起之秀。

怎么突然转向了?

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发现,在持续近20年的海量货币超发后,市场上的资本已经过剩了。

再简单地投入资本,很难提振中国经济。出路在哪?

答案是:加码技术创新。

2017年,中国前十大融资案基本都集中在互联网等虚拟经济行业;

而在2023年,半导体、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产业瓜分了最大的几个融资案。

转向意味,已经十分明显。

事实上,这些问题并非中国独有,美国也曾遭遇类似的困境。

20世纪70年代,美国长时间没有重大科技突破,技术创新对经济的贡献一度低于18%,甚至远低于我国当前的水平。

对此,美国开出的药方是放开股权融资,让初创企业可以获得大量直接融资,从而解决了初创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随着互联网革命的兴起,到2005年,技术创新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度已经超过55%,科技又成了主角。

与之相反的案例是,

以阿根廷为代表的拉美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的15年内,技术创新对经济的贡献度出现了显著下滑,并迅速踏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从此只能在泥潭里挣扎,经济长期不见起色。

这些经验教训,值得好好借鉴。

其实,无论是曾经的光鲜,还是如今的转型阵痛,金融业起起伏伏的背后,都是国运的演变。

今天,我们看到不少金融机构都开始转向,不少银行纷纷推出科创贷,摒弃资产抵押或法人担保的传统思路,让创新创业不再等“贷”,将金融活水注入科技创新的沃土;

供应链金融,更是成为各家金融机构的新舞台。各家银行借助数字化能力,为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精准滴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定。

时代潮水的方向已然改变,对金融业而言,大洗牌才刚刚开始。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