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车企上汽,又陷裁员风波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中国最大车企上汽,又陷裁员风波

继高层换血后,上汽又陷裁员风波。

上汽集团旗下上汽大通的多名员工爆料称,公司正在大规模裁员,补偿N+1。此轮裁员波及上海、南京办公室,其中南京将裁员40%,人力资源总监已抵达该地,正着手与员工进行一对一谈话。

另有网友表示,除动力部门外,上汽大通的多个部门均面临裁员风险,已有几百人的大部门被裁员近60%。

而短短两个月前,上汽才经历了集团“一号人物”换人,以及集团旗下各子公司高管的大换血;不到一个月前,上汽集团启动领导干部竞聘上岗工作制,计划在9月底前完成竞聘报名、干部任免程序等工作。

从高层到中层再到基层,上汽集团人事动荡的背后,是更大的市场动荡。截至8月,上汽集团的批发销量已连续三个月被比亚迪超过,稳坐“中国最大车企”之位长达18年的上汽集团正被拉下神坛。

可以说这是上汽集团的“危急存亡之秋”,面对危局敢于向人事动刀的勇气值得肯定,不过从一系列引发争议的信号来看,上汽的改革似乎还没有真正的触及灵魂。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金角财经,我们将为你剖析更多社会热点,拆解经济事件背后的逻辑。

领导员工一起优化

“钉钉打卡关闭,140人裁80人。”“各层领导均无任何解释,借口也没有。”“裁员名单跟总监级拟定,未对外公布。”

裁员消息是从8月底开始传出的。截止发稿,上汽大通仍未有回应。

目前除了叙述细节,还有员工直指公司格局太小:“上半年开始,合同到期的员工就基本不予续签了。许多协商(条件)是合理索取加班费用,但(HR)后台一看加班的人太多,能少赔一点是一点,后续就关闭钉钉打卡入口了,不让员工打卡和调取加班时长。”

此外,据上汽大通承诺,当月内办完离职手续的员工,可额外获得一个月的补偿金。

管理层也不能幸免。

8月下旬,上汽集团启动领导干部竞聘上岗工作制,实施单位涉及整车、零部件、移动出行和服务等板块。上汽大通、安吉物流、上汽销售、环球车享和华域赛科利车身5家单位,对所属企业的25个总经理岗位开展竞聘,计划在9月底前完成竞聘报名、干部任免程序等工作。

而在今年更早的7月,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递交辞呈,陈虹接任上汽一号人物,随后拉开了轰轰烈烈的高层大换血。

领导员工一并批量优化,上汽集团改革决心的背后,是业绩滑铁卢的无奈。

2019年起,上汽销量连续5年,进入今年继续下滑。1-8月的上汽集团累计销量仅233.61万辆,今年已过近3/4,销量还未到上一年的1/2。

比自己滑坡更可怕的对手在进步。6年前比亚迪的销量不到上汽的十分之一,但今年6、7、8三个月,销量连续反超上汽。按照此前的销量趋势来看,9月份比亚迪在今年的累计销量上完成对上汽集团的彻底反超,几乎是板上钉钉。

而最新8月的销量数据,透露出更多危险的气息。上汽集团整体销量25.76万辆,同比下滑仅4成,不仅被比亚迪甩开50%,而且后面的追兵越来越近,奇瑞8月销量21.18万量。上汽再不努力,就要被一众民营车企赶上了。

从上面表中也可以看到,在销量月度同比一栏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都是双位数下滑,三大合资品牌全军覆没。

过去,上汽的业绩主要依赖合资品牌,其中在2018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三个合资品牌的销量占集团总销量的86.6%。但到了2023年,这三个品牌的销量分别缩水了41%、49.2%、32.3%。

当然,合资品牌衰落并非只有上汽一家,只能说曾经有多辉煌如今就有多凄凉。

相比合资品牌的销量雪崩,智己汽车8月销量同比增长154.96%,上汽新能源自主品牌看上去是争了一口气。

智己未入主流

既然大局守不住,如果能在新能源自主品牌上上后发制人,那上汽也算是输得体面。

2023年上海车展上,上汽发起“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去到70%,并要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不过,新能源自主品牌这条路,上汽走得并不顺利。

一开始就陷入“兄弟相残”。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智己”,与从上汽荣威独立出来的“非凡”,原本一个定位高端豪华,一个做主流走量,结果在销量压力下,智己大降价,还要抢兄弟非凡碗里的肉,直接导致后者销量崩盘。

今年1月,飞凡汽车被传“智驾团队或全员被裁”,更有消息指出,裁员涉及面将扩大至70%,未来,上汽的智驾研发工作会主要放在零束科技。对此,飞凡汽车回应称,将在确保独立运营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轻资产”战略,通过加强与上汽集团相关优势资源的协同、优化业务职能。

据《未来汽车日报》8月20日报道,上汽正将智己、飞凡的研发业务并入集团创新研发总院,包括动力电池、智能驾驶、底盘等技术项目均由研发总院统一筹划。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任上汽集团总裁的王晓秋,曾任智己汽车董事长。在上汽集团内部,智己还被命名为“一号工程”,欲将其打造成“中国特斯拉”。

总而言之,智己成为上汽新能源自主品牌的唯一希望所在。

根据上汽集团的公告,今年8月,智己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4.96%,看起来增幅巨大,但实际销量只有4597辆。智己汽车前8月销量合计仅3.12万辆,月均3904辆。

而根据智己汽车发布的数据,公司前8月共交付3.54万辆,8月交付6117辆。在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排行中,智己汽车8月份交付数量仅排在第14位,处于末流。

根据智己汽车CEO刘涛此前说法,2024年智己的销量目标是12万辆至13万辆。而前8个月完成了最低12万辆目标的26%;以交付量来看,完成了最低目标的29.5%。

显然,无论用哪个数据计算,智己汽车的销量均不理想,想要完成全年目标几无可能。

有意思的是,有网友近日爆料称,“智己汽车动员全体员工发抖音,一旦进了这个公司,不仅人要上交,社交媒体也要上交。”知情人士回应称,确实是智己内部员工发的帖,而对于是否每个员工都需要注册抖音账号,对方没有否认。

此事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理解新势力公司对流量的焦虑,但是员工不应该承担这种责任。员工的社交资源并不属于公司,公司强制要求员工发布工作内容的话,也算是某种程度侵权。

针对此事,凤凰网财经联系到智己汽车品牌部知情人士,对方称:“我们已经给部分出刊的媒体发送律师函。”

上述人士指出:“智己通过内部激励的形式,邀请员工成为品牌推荐人,并未就品牌宣发对员工有强制要求,纯由员工自愿参与;而且,成为品牌推荐人的员工社交媒体账号也属其个人账号,并不存在‘上交’的说法。鉴于此,上述发文所称内容与事实不符,系捏造的不实信息,有以偏概全、恶意引导之嫌,已严重损害智己的品牌形象、名誉权及其他合法权益。”

坦白讲,“员工发抖音”这事并不算很出格,智己也可以通过更巧妙的方式来处理,但是 上来就“发律师函”的强硬操作,恐怕还是因为骨子里的不容侵犯。

该放下傲慢了

就在智己“发律师函”之前,上汽集团高管还以“过来人”的姿态吐槽小米SU7抄袭。

在前不久的成都车展上 ,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俞经民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直接喷一下小米。这个抄啊,真不要脸。抄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很多人不认识那个叫保时捷的车,保时捷车怎么会难看呢?我很理解,没什么不好意思,只要成功”。

一边,是三月底才上市的小米SU7已做出月销量破万辆的成绩,雷军更将目标今年销量从10万辆调高到12万辆;另一边,是上汽的燃油车业务利润下滑,导致2024年上半年集团扣非净利润暴跌82%。

这番爹味十足的发言,实在是很难博取好感,网络上的评价也是一边倒。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指责别人总是很容易,看清自己却很难。

上汽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傲慢,或许才是这家车企最危险的信号。

8月2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信息预披露,其中对上汽集团在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额外征收36.3%关税,是比亚迪公司的两倍多。

根据相关报道,上汽集团遭到严厉对待的原因,是其在欧盟委员会的信息调查过程中“配合程度严重不足”。文件还专门挑出一部分详细讲述对上汽集团的调查情况,认为上汽集团对于调查的回复“严重不足”。

咨询公司AlixPartners董事长直言,上汽集团暴露出了不专业与内部作风官僚的一面,“看看不同汽车制造商在关税上的差异,这几乎就像一张路线图,告诉你谁更擅长本地公共关系或政府游说”。

身为国企的上汽,或许有着不能泄露商业机密的苦衷,但在实际操作上,确实与友商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比亚迪在布鲁塞尔聘请了政策专家,吉利则积极聘请国际律师事务所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

同样有意思的是,笔者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这篇报道几乎被全网删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裁员信息,也存在被大面积删除的情况。此前我们发布的《上汽高层大换血》一文,也是被上汽通用持之以恒的投诉而被删。

这样的事情也不只是发生在我们身上,远川汽车平评论主编罗松松发微博称“被上汽通用工程师人身攻击,被SGM要求删稿”

真没想到,中国最大的车企,历经风雨近半个世纪,如今基本面岌岌可危,却连最基本的批评和建议都容忍不了,这就很难让人相信,上汽集团能通过人员清洗来实现顺利转型。

毕竟换人容易,但要换掉骨子里的傲慢并不容易。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