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可世界 x《三五环》:告别大厂,出海能成为产品经理的下一站吗?
财经
财经 > 商讯 > 正文

米可世界 x《三五环》:告别大厂,出海能成为产品经理的下一站吗?

近期,独立播客《三五环》与米可世界 TopTop 项目负责人仔闻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互联网产品经理,仔闻见证了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萌芽和崛起。2022 年,在看到社交出海赛道的巨大潜力后,仔闻选择加入米可世界,成为 TopTop 项目的负责人。

切换赛道并不容易,面对陌生的语言、用户和商业模式,仔闻也花了一阵功夫才摸清中东市场的门道。不同的文化习俗带来了不同的产品使用习惯,用户的圈层化带来了更加复杂的产品需求。

不过当困难被接连克服,摆在他和团队面前的,就是一个全新的、令人振奋的新世界。在探索出海社交娱乐产品的道路上,仔闻收获了全新的产业洞察,也实现了做回“古典产品经理”的愿望。

以下内容节选自播客《三五环》 第 176 期,部分内容有不影响原意的修改。

大米雕花可能不是职业发展的最优解

主持人:你最早是做测试工程师,十年前转行进入互联网做产品经理,参与过不少大项目。感觉你之前的职业选择都挺正确的,想聊下每次转换职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仔闻:核心还是看到机会。每段工作都会有瓶颈,不过依据这点就去选择换赛道,那就有点狭隘了。所以我更多还是看到了机会。当时在上家工作时,本身会有些内部的压力,但主要还是看到米可世界后期发展的曲线,然后才进行了切换,我理解在这样的阶段进入公司,个人收获成长的概率是很大的。

主持人:刚听你讲职业经历,之前大厂经验也很丰富,那么在米可做产品经理,和在大厂做产品经理会有什么不同吗?

仔闻:在米可还是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做事,这和项目的体量相关。假如一个产品下面有 200 个产品经理,那内卷就不可避免,大家想的都是功能上怎么“大米雕花”,怎么提升最后的 1% 或者“最后一公里”,那做业务本质上就变成一个数学游戏。但在成长的市场或者环境中,业务对人的大局观、综合能力就会有很多锻炼。以及,那种“古典产品经理”的价值感会更强,因为你有更多的决策权,做的事情也是实实在在对用户产生价值。

主持人:你觉得大厂和米可在工作氛围上有差别吗?

仔闻:有的,差别取决于“增长来自哪里”。在大厂的很多部门,因为增量不来自于外部,所以做业务也会演变成一个“分蛋糕”的游戏,各个部门得从兄弟部门手中去“抢”业绩。而在米可,因为我们仍然身处增量市场,所以大家会把“抢”的劲头用在外部,彼此之间还是一种背靠背的状态。大家之间能够建立信任,这是一个和大厂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主持人:对于那些正在观望,寻求进一步职业发展的产品经理,你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仔闻:我觉得职业发展归根结底是个选择题。在大厂“雕花”是一种发展路径,可以建立一套匹配大厂要求的“技能树”,搭建相关的认知,建立很强的文档能力。不过我还是更倾向于选择有决策空间、能验证自己判断的岗位。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要做一个“古典产品经理”,它可以让你自己思考一个问题,用自己的方式寻找数据支撑,形成逻辑自洽的体系,然后落地验证,我认为它会非常锻炼一个人的能力。

全球社交娱乐细分场景中还有更多想象空间

主持人:都是做产品,那出海产品经理在能力架构上和做国内产品有什么区别?

仔闻:有不同,但也有通用的部分。一个差异是,你对微观用户的体验不像国内这么直接,去感受用户大概的需求是什么样的。在海外,你对用户的文化背景、语言都不熟悉,一秒变小白,那就需要开展额外的工作去和用户交流,理解用户。但另一方面,整体做事情的方式和方法论是一致的。获客、留存、长期变现这些点是有一致性且可迁移的。

主持人:海外的社交行业好像已经被大公司垄断了,那米可世界的机会点在哪里?

仔闻:其实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像 IM(即时通讯)基建类的产品,确实已经被美国或中国的大公司垄断了,但每个市场又都有更细化的人群和更精细的场景,这些都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我们回想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进程,也能看到这个逻辑,比如去关注更下沉或更高端的人群,关注更垂直的市场,在海外这个逻辑也依然存在。

主持人:米可世界的产品矩阵是什么样的?

仔闻:公司这两年也在快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灌木丛”式的产品矩阵。我们有重运营的产品 MICO 和 YoHo, 它采取的是大现金流、高利润的模式,然后我们也有依靠买量支撑、高速增长的产品,比如 TopTop 和 SUGO。以及公司还有很多正在孵化的产品。能看到我们产品矩阵中的核心支点越来越多了。

主持人:TopTop 的产品逻辑是什么样的?

仔闻:TopTop 是我们的游戏社交业务,它的内部没有公会、主播这种专业内容的提供者。TopTop 本身更像一个“场所”,提供给用户,用户自己在里面玩,然后用户在这个场所里自发形成了一种深度绑定的群体关系,不同的群体间也会形成一些竞争性的场景。

主持人:根据用户的分层,你们会有意识地去做类似于算法推荐之类的区隔吗?

仔闻:目前尝试的不多。一是 TopTop 是一个实时的场景,本身实时是很难做推荐的,二是中东本身大的分层是靠人群来做的,所以我们依靠切不同的区或用不同的产品去承接,这是我们测试后发现更高效的办法,也是符合预期的。

中东市场:需求旺盛、圈层丰富的商业热土

主持人:为什么说在中东做社交是个好生意?

仔闻:中东人本身的社交属性非常强,非常重视家庭和朋友关系,很多人家里都有一个大会客厅,一过节亲朋好友就坐在一起聊天。映射到我们的产品中,能看出中东用户对线上语音产品有非常高的接受度。当然从其他角度也能看出中东人社交需求很强,比如我刚做 TopTop 时,对比了国内产品和我们自己产品在同 DAU 下用户发的消息量,中东用户的消息量直接高出一个量级,我一度以为是后台统计出错了。

主持人:除了这样的社交诉求方面,还有哪些是中东用户比较特别的地方?

仔闻:中东用户给我的一个深刻印象是,他们非常在荣誉感,这种“在乎”有时甚至是不计成本的。比如有次一个客户问我们,能不能给他定制个需求,三千美金卖他一个定制头像框并且只有他拥有,我们说不行,这是平台的规则,不能只有一个人有,然后他一听每个人都能有,又问我们能不能提高定价,用五千美金才能买到,就是他想要更少的人能买得起,这样才能凸显他个人。

还有一次我们去沙特拜访一位用户,他非常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先是打了一辆很好的车,带我们去了一个需要买门票的高端商场,还带我们到高档餐厅消费了一顿。结果返程的时候,他就跟我们说,我已经没钱了,回去的打车钱能不能你们出,等我们到酒店后,又额外给了他回家的路费。这就是比较典型的用户场景,为了前面的排场,可以不顾后半场有透支的风险,我觉得还挺意外的。

主持人:对于中东这些泛娱乐产品的用户,他们的用户画像还有什么和国内不同的地方?

仔闻:中东市场的用户分层本身比较复杂,比如中东整个阿拉伯语区是一个很大的区,里面又有不同的国家,比如海湾六国,而这些国家内的人又很复杂,除了本国的人,还有说英语的比如印巴的劳工,还有说阿语的打工者,相当于一个国家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圈层生活。所以做产品也要用分层的角度去做,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语言和消费偏好都会有不同。

* 本文内容节选自独立播客《三五环》第 176 期:告别大厂,出海能不能成为产品经理的下一站;主持人:刘飞,采访对象:米可世界 TopTop 项目负责人仔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