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一些传统产业没落的同时,也有大量硬科技企业和新兴行业企业正在崛起,我们投资的不是宏观经济,而是这些行业中的优秀企业。
如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呼啸而来,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的突破或许将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早到来,而以AI为基础的各类应用均已蓄势待发,只待奇点到来、发令枪响起,AI浪潮将瞬间席卷世界。就像互联网时代崛起了腾讯、阿里,移动互联网时代崛起了字节、美团,AI时代进入应用期后,也必将百花齐放,并诞生出若干家万亿市值的企业。
不仅如此,中国的优秀企业正稳步迈向全球化。以汽车产业为例,在尹同跃的带领下,2024年 ,奇瑞汽车出口量成功突破100万辆,达到114.5万辆,连续22年稳坐中国汽车品牌出口首位;比亚迪在王传福的引领下,2024年无论营收、净利润以及销量,均跻身全球车企前10名。整个中国汽车产业作为制造业的标杆,正沿着过去40年家电、智能手机走过的路径前行,先是历经残酷的价格竞争,随后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通过并购、整合,最终少数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企业脱颖而出。
正如我经常所说,一个国家和经济体要实现持续发展,背后的关键因素是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其核心密码是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意义深远的 “做多中国” 持久战。
来源:创业资本汇
责编:李丹
校对:赵燕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END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