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IPO|开源证券佣金率三年连降营收承压,违规频现债券承销业务遭暂停半年
财经
财经 > 正文
站内

读懂IPO|开源证券佣金率三年连降营收承压,违规频现债券承销业务遭暂停半年

作者:彭元重

作者|彭元重

编辑|郑琳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开源证券”)的IPO闯关道路再添“崎岖”。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本应承担着严格的监管和审核职责,然而,近年来开源证券频频出现监守自盗、违规操作等行为,并因此受到监管层的处罚。

深交所官网显示,2024年12月27日,开源证券更新提交财务资料,拟登陆主板,但至今其IPO再无进展。

或是受券商佣金“价格战”影响,2021—2024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开源证券平均净佣金率逐年下滑,已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使其经纪业务收入承压。

时代商业研究院还注意到,近期,因员工为客户主动虚开收入证明、向非营销岗下达营销任务等多项违规行为,开源证券一分公司被暂停部分业务6个月,其证券经纪业务更是雪上加霜。

事实上,这已是开源证券近期第二次因违规被罚暂停业务。去年10月,开源证券因未勤勉尽责、质控核查把关不严,已被证监会暂停债券承销业务6个月。

3月7日、27日,就屡受处罚、内控风险等相关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开源证券发送邮件并致电询问。但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复相关问题。

价格战下自降佣金率,多名员工为获客不惜主动造假

招股书显示,开源证券是一家具有多业务线的综合性券商,主营业务涵盖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承销与保荐等。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开源证券新三板挂牌项目行业排名第一、新三板持续督导数量行业排名第一,可谓券商中的“新三板之王”。

而经纪业务作为传统业务,一直以来都是开源证券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报告期各期,开源证券的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分别为3.34亿元、3.71亿元、3.36亿元、1.4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2.97%、11.14%、-9.45%、-15.62%,2023年起该项业务收入出现下滑。

市场交易量和佣金率是影响证券经纪业务收入的关键因素,而对于开源证券来说,净佣金率的下滑是导致其该项业务收入下滑的主要因素。

证券经纪业务同质化竞争严重,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对金融领域的渗透,传统经纪业务更多地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在开户、交易、结算、行情展示、投资咨询等环节,线上操作的成本均远低于线下。在行业竞争加剧的环境下,证券公司被迫降低佣金率来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

在此背景下,开源证券选择加入价格战,自降佣金率以获取更多客户。

如图表1所示,报告期各期,开源证券平均净佣金率分别为0.29‰、0.23‰、0.19‰、0.15‰,而同期证券行业平均净佣金率分别为0.24‰、0.23‰、0.21‰、0.20‰。

可见,报告期内,开源证券的平均净佣金率逐年下滑,自2023年起已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也正是这一年,该公司的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出现同比下滑。

需注意的是,在巨大的营销压力之下,为获取更多客户资源,开源证券不仅在佣金率上“自砍一刀”,在自身合规管理方面也出现松懈,多名员工在业务开展中不惜主动违规造假。

2025年3月14日,大连证监局发布《关于对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采取暂停部分业务措施的决定》称,经查,开源证券大连分公司存在三方面违规事项。

一是多名员工没有区分客户实质是否满足合格投资者条件,主动为多名投资者代开不实收入证明用于合格投资者认定。

二是对于合格投资者认定事项未尽管理职责:多名员工在投资者开具收入证明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致使用于合格投资者认定的多份材料不实;大连分公司亦未发现个别合格投资者投资经验证明材料存在明显错误。

三是存在向非营销岗下达营销任务、合规岗招揽客户的行为。

因上述违规行为,大连证监局责令开源证券大连分公司限期改正,并采取暂停其办理需要合格投资者认定相关业务6个月的监督管理措施。

与此同时,大连证监局还向开源证券大连分公司负责人李洋、员工夏兰艳分别采取了责令改正和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债券承销业务遭暂停半年,IPO保荐项目撤否率攀升至76.47%

实际上,除了旗下分公司,近年来开源证券自身也是内控漏洞频出,遭监管部门多次点名。

2024年全年,开源证券接连收到多地证监局以及证监会的监管警示:2月,因组织架构不规范被河南证监局责令整改;4月,因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漏洞收到陕西证监局警示函;9月,因薪酬管理失控导致员工私分绩效奖励而再度受罚。

2024年10月,证监会的一纸处罚令更是让开源证券的债券承销业务直接停摆。

公告显示,开源证券在个别公司债券项目中未勤勉尽责,导致募集说明书中存在误导性陈述;在承销多项绿色债券时未审慎核查把关,造成债券发行人违规融资、重复融资,约定用于绿色项目的资金被挪为他用;在多个投行项目中质控核查把关不严。

针对上述问题,证监会决定暂停开源证券在2024年10月17日至2025年4月16日期间的债券承销业务。

开源证券作为多个债券项目的主承销商,债券承销业务暂停直接导致中信证券60亿元次级债、湖南洞庭资源控股集团15亿元债券等项目的发行计划搁浅,更波及超过200亿元的待审项目。

更重要的是,债券承销作为开源证券的投行业务的重要构成,被罚暂停不仅造成当期收入锐减,而且可能对其声誉造成冲击,进而引发客户信任危机。

从财务数据来看,投行业务作为开源证券的核心收入来源,已经显露疲态。

2024年上半年,开源证券投行业务收入同比下滑39.88%,占总营收比重从2019年的40.97%下滑至21.96%,收入占比为近五年来最低。

此外,Wind数据显示,2024年,开源证券保荐IPO项目17家,主动撤回13家,撤否率高达76.47%。相比2023年,开源证券保荐IPO项目29家,撤否率仅为6.9%,项目数量锐减的同时,撤否率暴涨近70个百分点。

结合上述处罚情况,从业务规范到员工行为约束,再到监管机制,可以看出开源证券的内控体系存在一定的系统性漏洞,需警惕内控风险。

监管机构对于IPO企业的合规性审查向来严格,自身作为券商的开源证券却在IPO审核期间频频违规,这种“带病闯关”的姿态难免引起市场对其IPO前途的担忧。

(全文2335字)

推荐0

为您推荐

算法反馈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