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动关税战有经济理论支撑吗?专家解读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站内

特朗普发动关税战有经济理论支撑吗?专家解读

凤凰网财经讯 受到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全球市场巨震。4月7日,美股期货开盘大跌,亚太主要股指全线大跌,沪指失守3100点。凤凰“K 说联盟”特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凤凰“K 说联盟”成员邵宇,以“#全球暴跌空前不确定性下如何应对#?”为主题进行直播连线。

《K说联盟》:特朗普为什么发动关税战?是有经济学理论支撑的,还是只是一个单纯的政治行为?

邵宇:我觉得背后其实是有一个比较复杂的政治经济学考量的。二战之后至今,大约80年的这样一个繁荣的时间,主要是基于新一轮的全球化产生的,我把它称之为全球化3.0的时代。它其实就是由美国和美元带领,其他国家加入的。

你说美国最大的出口是什么?肯定不是它的商品,而是它的货币。

全球化3.0时代,本质上就是美国通过贸易逆差的方式,把印出来的钞票给到世界各个地方,以此来换大家的资源这样一个历程。

在中国巨大的产能加入以后,全球化来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从全球的效率跟产出来看,它肯定是把整个全球的生产边界,消费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扩张,所以,全球经济才会有一个快速并且稳定的经济增长。

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说,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进程里,有的人可能赚到钱了,收获了更多的利益。跨国公司就很典型,高科技公司也是,因为他们可以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分享成长的成果。

但另外一方面,美国的制造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生转移,包括战后向欧洲和日本的转移,特别是当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作为劳动力供应加入来之后的话,毫无疑问,美国觉得普通的制造业可能就无利可图了。

在制造业的转移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美国人成为所谓的“利益受损群体”,也就是所谓的铁锈地带的这样一个概念。

当然,这些人虽然在经济上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他们也得到了两个方面的补偿:

一方面的补偿是他们获得了比较廉价的商品,因而它的通胀是可以控制的。

第二方面的补偿是,他们获得了很多信贷,可以去买房子。

但是,2008年次贷危机的时候,信贷购房这个模型破掉了。

现在特朗普被很多人看作代言人,他要通过关税战,或者通过更深层次的制造业回流美国,来弥补这些所谓的利益受损阶层。

但是毕竟美国的人均GDP已经是五六万美金了,因此,制造业搬回美国的成本肯定是负担不起的。

《K说联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能够实现它的目的吗?

邵宇:这就是问题。

特朗普觉得加税之后,由于税很高,所以可能其他国家就会把产业链向美国转移,就像当年日本把把丰田车放在美国生产一样。

但是,问题在于美国的生产成本实在太高了。在发达国家之间转移产业链,跟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转移产业链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美国蓝领的工资可能是不发达国家蓝领工资的六七倍。

因此,特朗普加征关税可能在短期内更多的带来的事通胀,而不是制造业的回归。

[责任编辑:马轶东 PF171]

推荐6

为您推荐

算法反馈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