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房地产发展商近年备受宏调打击,今年更要面对进一步的信贷紧缩,在内地融资困难的情况下,港股市场成为内房股重要集资渠道之一,预计今年会有多家内房股到港上市。然而,在前景不明朗下,投资者在认购内房股前,宜多加留意,并要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及集资用途等,有清晰了解。
去年共有9家内房股在港上市,共集资623亿港元。今年恒大地产及昌盛地产曾在港招股,但因港股市况不稳,最终未能成功上市。因此,正在港招股的河南最大房产商河南建业(00832.HK),受到市场特别关注,该公司能否成功上市,将影响未来内房股上市进程。目前希望在今年上市的公司,还有已通过上市聆讯的宝龙地产、因市况欠佳搁置上市的星河湾、已递交上市申请的方圆地产、卓越地产、龙湖地产和深圳佳兆业房地产;此外,恒盛地产、棕榈泉控股及中惠集团,亦希望赶及第2季至第3季度上市。
由于内地因为发展融资及销售环境存在困难,故整体地产行业在中短期内的前景并不明朗,较早前取消上市的恒大地产,借贷总额便高逾110亿元人民币,全部借款以现金存款、物业、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同时内地管理层亦曾表示,内房股新股集资所得,若用于囤积土地、房源,或用于购买开发用地等,均不会获得批准,由此可以想象内地地产商对上市集资的急需性,加上近期市况较为波动,投资者认购内房股宜小心选择
另外,近日在港上市的内地房产股受到地震影响而大幅走低,花旗昨日发表报告,建议逢低吸纳该类股份,受此提振,内房股昨日全线上扬。花旗称,四川大地震令市场近期抛售内地地产股,令地产股价格较资产净值折现已处于历史低位区间,目前正是买入这些优质股份的时机。花旗分析师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首4个月,地产交易量仅跌4%,但交易额却升2%。上涨的土地价格,主要区域中有限的土地供应,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以及地震后安全标准的提高,很可能令成本上升,进而在中长期内推高房价;同时,这也将令开发商不愿削价。由于购房者一直等待开发商削价,而开发商则控制新楼盘上市,冀望购房者回归市场,交易量已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