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给力点之一:通货膨胀

2011年01月04日 17:30中国证券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国内物价和生产力成本的提升、外围量化宽松造成的大宗商品价格攀升、资源价格改革、信贷投放压力等因素,都将使得2011年的通胀水平处于高位。由于CPI翘尾因素上半年高、下半年低,因此整体上国内通胀水平将呈现“前高后低”格局。不过,政策对价格的稳定措施以及紧缩政策对流动性的控制和回收,有望缓解通胀上行的速度。

招商证券:短期看,食品价格的供给因素仍将推动2011年的通胀水平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位置;但这种上涨趋势不可持续,原因一是价格稳定措施短期内将起到一定的效果;二是市场机制调整下,农民将会增加投入,扩大生产,加之生产周期较短,供给很快就会增长。从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看,货币供给的因素将逐渐取代供给的因素,从而决定通胀走势。对于本轮通胀,我们认为当前供给层面管理对食品类价格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加上货币政策的调整,预计2011年CPI将在1季度见顶,在高位震荡逐渐回落,通胀总体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第一创业:展望2011年,需求面和流动性都在支撑大宗商品价格向上行走,中国所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与此同时,统计局表示明年CPI的权重将有所调整,其中食品价格的权重将下调,而非食品价格,尤其是居住类的权重将加大。如果实现,那么CPI整体水平并不一定会下降,但整体波动性将会有所减弱。再者,资源价格改革将令以往使用廉价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改变,资源价格将逐步提升。另外,明年货币增速预计难以明显回调,信贷投放对物价的压力可想而知。基于未来劳动力成本提升对农产品和非食品价格的推动,且成本推动型通胀将是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因此未来物价的长期趋势令人担忧。

国信证券:根据宏观的判断,明年通胀水平会较高,但出现2007-2008年恶性通胀的可能性不大,易腐类食品价格周期短和临时管制措施会使通胀缓解好于预期。如果考虑节日效应和冬天极端天气,那么物价上涨在春节后会有所缓解;如果不考虑,短期内可能就会有所缓解。主要原因,一是蔬菜等易腐类食品价格变化周期短,春节后易腐类的食品推动作用减小;二是价格临时干预的效果会比较明显。另外,此轮通胀不同于2007-2008年的恶性通胀,首先是蔬菜和夏粮的供给冲击并没有那么大,再就是大宗商品价格涨幅不及上次。从另外一个方面说,作为“十二五”规划起始年,2011年投资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如果出现恶性通胀便会影响投资。而货币政策稳健对流动性的控制和回收也将使得通胀回落。

相关专题:

通胀时代的理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热点推荐:

特别策划:寻找中国人的信仰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李波   编辑: zhangyw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