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还不得染指阿里股份的机构与个人交易者而言,除了扳着指头数阿里上市佳期以外,也就只能靠对这个巨无霸市值的估计来“画饼充饥”,满足自己发家致富的美梦了。

史上最大电商巨无霸阿里的上市进行曲已经高歌猛进了一年多,从上市地之争到花落美股,直至阿里提交赴美IPO招股书,其中波澜曲折、高潮迭起不在话下。港交所还没有从错失大单生意的沮丧中缓和过来,捡到宝的纽交所喜出望外之外,美国投行、券商、交易者莫不摩拳擦掌,翘首以待要从其中分一杯羹。

提前享受数钱愉悦感的莫过于阿里的员工们,还未上市流通,内部股份已由最初的13美元每股一路上涨到如今的五六十美元每股。而阿里的两大股东雅虎与软银更是靠定金山浑不怕,届时依靠现有股份的价格涨幅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而对于还不得染指的机构与个人交易者而言,除了扳着指头数阿里上市佳期以外,也就只能靠对这个巨无霸市值的估计来“画饼充饥”,满足自己发家致富的美梦了。

阿里此次IPO核心业务主要包括中国电商业务(淘宝、天猫、聚划算)、国际电商业务(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以及阿里云和万网。其中并不包括阿里金融与支付宝两大摇钱树,但凭借阿里一连串收购与马云超强的“讲故事”能力,仍然获得了不俗且一直上涨的估值。

那么对阿里的估值是如何进行的?各家估值为何又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对阿里的估值方法

由于阿里的业务庞大,错综复杂,有业内人士戏称对阿里的估值只能依靠“瞎子摸象”的方法。而各家金融机构对阿里估值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总体可概括为三种方法:

方法一、组合证券估值,估值最低为800亿美元

目前,香港一些对冲基金已经开始购买由投资银行设计的阿里巴巴股价表现凭证,或者兜售自己的凭证。这些凭证通过长期持仓阿里巴巴的主要股东-日本软银、美国雅虎的股份,然后试图通过短仓来隔离其阿里巴巴的股份。例如,软银,持有超过阿里巴巴三分之一的股份,还拥有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以及网络游戏公司GungHo和Supercell的相当大的股份。

依据这些凭证的价值,阿里巴巴的估值最低为800亿美元,这一数字来自美国美林银行。不过,分析师认为银行凭证通常有一个大约20%的折扣,原始估值应该接近1000亿美元。

不过这些组合证券的估值并不稳定。在过去的一年中,日元计价的股指已经翻了近一倍,这些组合证券的波动主要来自于日本股市,而不是阿里巴巴的估值预期波动。

尽管800亿美金这一估值与大部分其他估值数据相比偏低,但也有业内人士支持其合理性,原因有两点点:1、不同于亚马逊和ebay,阿里巴巴绝大部分收入并不来自上市地美国。2、阿里此次上市资产中不包含支付宝,而作为电子商务的中枢,支付宝的估值可能介于200亿美元至750亿美元之间。而且阿里巴巴并不持有支付宝股份也令投资者缺乏安全感。 方法二、可换股债券估值,估值介于1200亿美元到1500亿美元

方法二、可换股债券估值,估值介于1200亿美元到1500亿美元

根据债券持有人和其他参与市场投资者的信息,阿里巴巴的非上市股份及可换股债券的潜在买家已经做出了1200亿美元到1500亿美元的报价。

这与2012年,阿里巴巴发行16亿美元可换股债券给一小群投资者(包括新加坡淡马锡和GIC)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阿里巴巴的估值低于400亿美元。根据协议的条款,债券将在首次公开发行完成后,转换为股票。

二月股权销售表现显显示了估值正在如何改变。美国投资基金老虎环球从中国游戏开发商巨人网络集团中购买了阿里巴巴的股权。根据路透社的计算,当时阿里巴巴估值约1280亿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因其他费用以及结构交易(通过云峰资本私募股权基金,由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创立)实际估值略高。

然而,这样估值基于一个事实,即市场高度流动性不足。投资者表示,许多对冲基金试图买股而无法找到一个卖家,甚至在估值接近1500亿美元时仍然如此。尽管如此,投资者仍可能获得三倍于阿里巴巴的估值的隐含收益。

方法三、同类公司比较估值,估值在1410亿美元到1760亿美元

与阿里巴巴的同业公司进行比较,在理论上是估值最简单和可靠的形式。但问题是缺乏真正可比对的公司。

被引用最多的例子是Facebook、腾讯和亚马逊。Facebook是与阿里巴巴业务相差最远的公司,但像阿里巴巴一样它是现象级的IPO;至于腾讯,虽然同为中国互联网公司,业务差异与商业模式显然都差距甚远;最后亚马逊,虽然都是电商,二者的交易模式却正在“南辕北辙”,不同于阿里“永远做平台”的决心,亚马逊正在开发越来越多的自有品牌。

在阿里巴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文件前,投资者唯一的信息来自雅虎的季度财报更新。阿里巴巴2013年的利润为35亿美元。Facebook的市值为盈利的100倍,亚马逊则达到以令人目眩的500倍,腾讯在50倍左右。应用这些倍数信息,基于阿里巴巴2013年的盈利,它的估值在1410亿美元到令人咂舌的1760亿美元之间。

扒一扒投行基金的估值差异

一、高盛估值三级跳

早在去年就与阿里IPO传出绯闻的高盛,对于阿里这个大金主丝毫不敢怠慢,已经两次上调对阿里的估值,实现了“三级跳”。

2012年11月27日,高盛报告称阿里巴巴集团估值为350亿美元。该估值基于2011年9月,私募公司银湖曾对阿里巴巴集团股份发起16亿美元的收购要约。该份要约收购对阿里巴巴集团的估值超过了320亿美元。阿里巴巴集团此前报道称,在最近一轮为从雅虎处回购股份的融资中,该公司的估值约为400亿美元。

高盛报告中写道“根据我们基于基本情境而作出的估测,阿里巴巴集团的价值大约为350亿美元,每股约为15.50美元。在完全货币化的情境下,我们假设阿里巴巴集团的估值为385亿美元,与百度和腾讯等其它中国互联网巨头相一致。”

2013年5月16日,阿里巴巴对新浪微博、高德软件的两项收购行为,立刻在公司估值上收到了效果。高盛大幅调高阿里估值一举超过FACEBOOK。

高盛集团宣布,将自己对阿里巴巴集团的估价大幅调升一倍,从早先的350亿美元升至700亿美元。该价格超过了FACEBOOK目前的市场估值,后者截至5月13日收盘时市值为636.4亿美元。同时,阿里巴巴的最新估值也超过我国另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腾讯控股,后者的最新市值为635亿美元。

两个多月后,2013年7月24日,券商高盛将阿里集团上市后估值上调50%,预计将达1,050亿美元(约8,190亿港元)。而这次的调高估值,或许与高盛将成为阿里IPO承销商的传闻不无关系。业内人士则从阿里财报角度分析,阿里巴巴当时已是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根据雅虎公司发布的最新季报显示,阿里巴巴201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6.6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2亿美元,增长了两倍。

二、摩根斯坦利估值500亿美元

2013年,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乔丹·莫纳汉(Jordan Monahan)发表了一篇关于雅虎公司的研究简报,其中特别对阿里集团的净利润进行了预期,预计阿里集团2013年净利润将达到22.8亿美元,2014年的净利润将达到35.5亿美元。

在此报告中,乔丹·莫纳汉谈及阿里集团时表示,雅虎与阿里集团在2012年9月的交易中,摩根士丹利对阿里集团的估值在400亿美元。而综合考虑到最低20%预期收益率和半年折扣率后,摩根士丹利对这一估值进行了更新,认为将有可能达到500亿美元。

三、花旗对阿里巴巴估值900亿美元

花旗对阿里的高估值则主要是基于对中国其他互联网公司流量对比得来。花旗认为市场情绪偏爱中国互联网股票;而且阿里巴巴互联网流量数据非常惊人。两个因素加起来将推高阿里巴巴的IPO估值。

首先,市场情绪偏爱中国互联网股票;花旗研究的6家中国公司——百度、新浪、搜狐、优酷土豆、腾讯和网易,流量涨幅较大,其次,阿里巴巴最近的互联网流量数据很好;comScore的数据显示,页面浏览量同比大幅增长,2013年6、7、8月分别为144%、184%和150%。另外,独立访问用户增长率继续保持稳定和强劲,6、7、8月分别增长51%、49%和51%。

按照23倍市盈率——阿里巴巴同行的平均水平——计算,并参考他们内部对2014年利润的预期43亿美元,花旗认为,这家电子商务公司价值1000亿美元。由于IPO时要打折扣,按照折减10%计算,该券商认为阿里巴巴价值900亿美元。这个估值大大高于媒体间流传的700亿美元估值。

四、其余投行基金的估值

美国投资银行派杰6月30日发布研究报告称,阿里巴巴估值将达到2140亿美元,或2210亿美元(其中包含了目前的现金储备)。

这个超高估值主要依据是如果以亚马逊、当当网、eBay、聚美优品、MercadoLibre和唯品会这样的电子商务企业,以及腾讯、百度、奇虎360、和欢聚时代这种高增长中国互联网企业作为对比对象,这些企业对应2015年的EBITDA(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市盈率为28倍,如果假设阿里可以获得50%的EBITDA利润率(2014财年为58.5%),那么2016财年的EBITDA将达到76.9亿美元。按照上述对比企业2015年的EBITDA市盈率计算(这一数字应该相当于阿里巴巴2016财年的数据),那么阿里巴巴的估值将达到2140亿美元,或2210亿美元(其中包含了目前的现金储备)。

北京时间6月7日下午消息,香港对冲基金公司Myriad Asset Management首席投资官卡尔·胡滕洛赫尔认为,IPO(首次公开招股)后的阿里巴巴集团到2014年底的市值最高可达2000亿美元。胡滕洛赫尔认为,阿里巴巴将受益于中国零售市场的扩大、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使用量的增加以及零售市场的碎片化。

马云自己估值1680亿美元:一个市值偏低的阿里是他需要的?

根据最近从阿里内部传出的消息,马云这次没“自我膨胀”,内部估值为1680亿美金,虽然在1500亿-2000亿美金之间,却远没有市场上“吹捧”的那么玄乎。

据推测,马云突然“谦逊”起来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减小未来收购软银和雅虎所持股份的成本;2、打压雅虎和软银通过阿里巴巴上市所获得的收益;3、降低大众预期,为未来股票成长创造一个很好的空间。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本期编辑:方雅

联系编辑

邮箱:cjtougao@ifeng.com

微博:@凤凰财经

扫描二维码关注凤凰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