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五月提交了赴美IPO申请之后,阿里巴巴便进入了传统的缄默期,然而缄默期的阿里却并不“沉默”,入股中信21世纪、收购文化中国、入股恒大足球俱乐部等一系列投资让人不禁怀疑自称“从没用淘宝买过东西”的马云疯狂的“购物欲”都体现在了并购入股方面。
自今年五月提交了赴美IPO申请之后,阿里巴巴便进入了传统的缄默期,然而缄默期的阿里却并不“沉默”,入股中信21世纪、收购文化中国、入股恒大足球俱乐部等一系列投资让人不禁怀疑自称“从没用淘宝买过东西”的马云疯狂的“购物欲”都体现在了并购入股方面。
大手大脚的花银子收购当然是阿里财力雄厚的表现,然而在上市之前如此接二连三、甚至“匪夷所思”地收购,除了引起投资者们的疑虑之外,这些投资用的真金白银,到底回报几何?
梳理阿里巴巴早期的投资案例:2005年的一拍网、2007年的百世物流、2008年的PHPWind等,进入“阿里帝国”后全部“泯然众人”:一拍网将用户导入淘宝后彻底关闭,百世物流一直是偏居杭州的区域性小物流公司,社区工具PHPWind的市场占有率也远远比不上被腾讯收购的康盛创想。
马云被大家形容为“神一样的创业者”,但是这位大神却曾在收购整合上留下了雅虎中国这样的大败笔。投资是个技术活,没人能保证百分百的资源整合效率。这么多年,马云便积攒了几例银子砸水里都没听见响,只好“打落牙往肚里咽”的投资。
最惨痛案例:收购雅虎中国
2005年,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投资,雅虎置换阿里巴巴集团40%的股份。而在2012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耗资76亿美元才从雅虎手中收回21%的股份,而自己手上的雅虎中国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毫无用处的“废人”,甚至需要阿里花钱供养,目前中国雅虎团队从北京将迁至杭州,改做阿里巴巴公益项目。
曾经的雅虎在中国也是相当有分量,雅虎邮箱和雅虎通2款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名列前茅。在阿里拥有雅虎中国之后,一方面是把雅虎中国的技术力量转移到淘宝搜索上面;另外一方面雅虎中国在不断折腾一会要做门户一会要做搜索。
马云刚接手雅虎中国时宣布要做大做好搜索排名,将原有的门户网站的频道和内容全部取消,紧接着又不得不把频道和内容恢复,然后又开始学习新浪建立起了知识堂,而且还想极力走娱乐方向COPY起百度。
马云曾表示:“收购中国雅虎,真正的原因是因为阿里巴巴看到,今后的电子商务绝对离不开搜索引擎,希望和雅虎的合作能给电子商务注入新的概念和活力。我们将创造真正在全世界都是很伟大的公司”。雅虎中国的失败,很好的明了有的战略收购只是“理论上”可行,电子商务确实是离不开搜索,但是不代表随便收购一家牛逼的搜索技术公司,就能获得搜索的优势——收购整 合并不是那么简单的1+1=2。”
后有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杨致远愿意将雅虎中国卖给马云,多半是因为当时的马云很缺钱,将雅虎中国的包袱丢给他。传说中的10亿美金的“陪嫁”里阿里真正能够动用的金额只有2.5亿美元。可见,马云手中可支配的资金,最多也只有一开始宣称的金额的四分之一。此外,阿里巴巴每年要向雅虎支付巨额的权利金,以获得雅虎的品牌和技术的使用权。有分析人士指出这笔支出每年不会少于5000万美金。
口碑网之死:本可省好几亿美元
2004年,阿里巴巴第46号员工李治国离职,随后创立生活服务类网站口碑网,并一举成为国内最早能够跨区域(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市)、一站式(覆盖餐饮、休闲娱乐、房产等行业)满足民众生活消费需求的网络平台。全方位的服务也使得口碑网用户数量迅速增长,很快突破百万级别,成为当时业界最大的生活消费平台。
10年后的今天,口碑网只是淘宝网旗下一个无足轻重的本地生活平台,其当时的竞争对手58同城、大众点评网都已经发展成各自领域的翘楚。尤其是后者,虽未上市,估值已达10亿美元。“口碑网之死真是太可惜了,如果当时做起来,现在就可以省几亿美元。”一位业内人士为之扼腕。
根据2008年4月的数据,生活服务类网站的覆盖人数已从一年前的0.74亿人增长到1.03亿人,增幅达39%;从资本市场层面上看,风险投资正加大对同类网站的投资力度,2008年58同城获软银赛富第二轮4000万元投资,许多互联网及投资人士都将其看成是可以再造一个百度的市场。
曾经的口碑网一度是大众点评网最强有力的竞争者,2006年10月26日,阿里巴巴收购口碑网,涉及金额大概在500到600万美元。阿里巴巴集团之所以要收购口碑网,是因为口碑契合了阿里巴巴集团以为重心,以信息化社区化为工具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方向。阿里希与搜索业务,并最终成为广大网民网上工作、消费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阿里收购口碑网的愿景是美好的,希望口碑网能串联和补充阿里电商业务,成为与电商业务紧密结合的本地化生活信息社区平台,最终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各类服务带来用户黏性,以及信息互动。但很遗憾,因为马云的战略摇摆不定,口碑网在餐饮和分类信息定位上摇摆不定,最终失去竞争力。
2008年6月与中国雅虎合并,希望依靠中国雅虎带来一些流量。口碑网在雅虎的首页仅获得一小豆腐块大的版面,尽管雅虎每天拥有近一亿次点击量,但能够导流到口碑的流量有限,约为100万,这跟口碑自身1000万的点击量相去甚远。而在有限流量的质量上,据时任口碑网实际负责人的潘国栋分析:“雅虎和口碑的用户,风格迥异,即使导过来也无实质性作用。
来往被废
2014年年初发生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阿里巴巴领投了美国移动视频聊天服务商Tango。Tango公司方面透露,该轮融资是由中国阿里巴巴集团为主的财团提供的,2.8亿美元的融资额中,阿里巴巴出资2.15亿美元。这里简单介绍一下,Tango在国外就是类似于微信、Line一类的移动社交APP。
第二件事,阿里或者将来往推向视频社交领域,将支付宝推向到移动社交台前,作为阿里移动社交的主要流量入口。
第三件事,从去年开始,阿里正在努力最大程度上将约炮神器陌陌拉入自己怀抱。
明眼人把这三件事情串起来一看,就知道明白,阿里动用整个集团力量培养的“储君”——来往,被废了。
来往的成立无疑是为了响应马云当初杀气腾腾的开战宣言“杀到企鹅家里”去,而如今成了“扶不上墙”的阿斗,其中的投资逻辑值得深思。
一方面,虽然阿里的商业基因确实强大,但在社交方面,阿里属于先天不足。若想做好移动方面的拳头产品,则还必须靠阿里集团自身的创新,而非照搬别人的形式、再加以小改小动。
“在阿里的企业文化下,想在无线上有所建树只能靠创新。但从基因决定企业的走向来说,阿里的商业基因或已预示,阿里在移动端方面的发展基本无望”,“除了腾讯和百度有能力通吃 ,其他的都没戏”。
另一方面,马云对于来往的推广实行强推强卖的政策,有评论人士称其为“为了社交而社交”,并表示马云此番决策忽略了产品自然增长的必要性。
市场猜测来往失败之后,阿里想通过Tango弯道超车,击败微信。但一位了解内情的人士表示:“Tango也不是什么好应用,我们观察过Tango好多年了,它已经不是新东西了,已经老化了,比它有优势的IM(即时通讯应用)还有好几个,它的游戏分发平台也做不大。”
的确,Tango目前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截至目前为止其全球注册用户已超2亿人,月均活跃用户也达7000万人次。但是,这样的表现远远落后于WhatsApp(4.5亿活跃用户 )、微信(3.55亿活跃用户)、Viber(超过1亿活跃用户)和Line(3亿注册用户)。
星晨急便撑不起的云物流
物流企业星晨急便成立于2009年,次年3月即获得阿里7千万投资。据悉阿里巴巴首次投资是5000万元,拥有星晨急便30%的股份,之后又增资2000万元,总持股不足40%,尝试性地在物流领域投资,以便阿里巴巴以后整条供应链的整合。彼时,双方都雄心勃勃,如同去年成立的菜鸟网络公司,号称要“改变物流行业的格局”。
在2012年,这家新星企业即由于加盟制的混乱陷入空前危机、高管失联,当时甚至网络上还流传着陈平向加盟商发送的一段短信,称:“公司解散了,阿里7000万,我的5000万全部赔光了。现在客户的2000多万货款加盟商非法侵占,也不能返还。”
陈平的两个哥哥都很有钱,怎么区区几千万就能压倒陈平?”陈平两个哥哥是宅急送董事长陈显宝、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但两人也并未出手相救。作为投资者之一的阿里也明确表示不会追加投资。
阿里巴巴对物流企业的投入在“菜鸟”诞生前处于试水阶段,阿里将“云物流”的实践者交给了星辰急便,将“云物流”的技术支撑交给了马云个人参股的浙江百世物流。下重金投入的星辰急便最先倒下,百世物流也发掘概念支撑不了公司的实际运营,于是最终也走上了传统物流的老路。
两家“云物流”企业的失败给了阿里巴巴的物流之路很大打击,虽然现在“菜鸟”网络打的牌仍然类似“云物流”概念,但玩家已经变成了四通一达这类物流业巨头,他们对于阿里的大物流体系也处于观望状态,因此我认为短期内除非阿里自身砸钱,否则忽悠快递企业在仓储上继续下血本是有较大困难的。
高德地图:隔靴搔痒
2011年后的并购,阿里更为紧迫的目标是建设围绕消费者与对手进行贴身作战,解决用户平时衣食住行的一揽子服务,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2C出口,于是自2011年以来,阿里巴巴针对个人消费者用户的产品并购就拉开了帷幕。并于2013年以2.94亿美元入股高德地图,持股28%。
然而,这种非控股式投资在打通阿里用户服务生态圈方面,面临着天生的缺陷。阿里投资的高德地图的打车功能,其打车接入的是嘀嘀打车,而非阿里投资的快的打车,这种形式投资未来很有可能会像百度对去哪儿、安居客、齐家网等的投资一样,只有从流量变现上收点钱,但跟自身主营业务没有协同作用,连自己投资公司的账号体系都不互通。
登录腾讯系的易迅就可以看到,易迅直接把用户的QQ认证为自己的登录账户了,这个才叫真正的账号互通。
新浪微博=毒丸?
2013年4月29日,阿里巴巴以5.86亿美金投资新浪微博占股18%新浪与阿里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在用户账户互通、数据交换、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等领域深入合作,并探索社会化电商模式,这一合作预计未来3年给微博带来约3.8亿美元收入。
关于此次合作,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双方具有互补性,阿里看中的是新浪微博给淘宝带来的流量,看中的是新浪微博作为国内第一微博平台,前N名的社交平台(腾讯最大),有足够的社交电子商务的想象空间。”
而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外界传言阿里入股新浪将带来账户整合、数据整合等诸多优势,这其实全是忽悠人的,仅靠微博几条博文提供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几乎不可能分析出用户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另外,即便是新浪微博账户与阿里账户合并到一起,依然与腾讯的社交账户、游戏账户用户粘性相差巨大,因此,阿里与新浪微博整合并不能带来太多新的价值,这都是虚的! ”
而对于阿里入股的价格,也遭到了很多业内人士非议。非议主要基于两点:商业模式与有效用户。
至今没有找到高效商业模式的新浪微博还在亏损,如果亏损持续下去,则其产品生命周期内所创造的价值可能会很低,甚至为负值,则新浪微博的估值也将极度压缩。
另外,新浪微博僵尸粉众多,活跃用户数并不乐观,营收模式不清晰,因此,总体算来,新浪微博32.56亿美金的估值过高,这一估值甚至一度达到新浪整个公司的市值。
而有关入股新浪微博,争夺话语权已经写就的历史是,当年新浪曹国伟实施了毒丸计划,盛大陈天桥强势入股19.5%股份,亦未能在新浪董事会谋得一席之地。此后盛大断断续续抛售所持新浪股份,至2007年5月,最终完全抛售,此笔交易盛大净收益3.05亿美元。战略突袭最后成为一笔划算的交易。陈天桥的娱乐梦想破灭了,但好歹还是挣了钱。
与对手相比
过去这几年,另一位小马哥——腾讯当家人马化腾已经投资收购了过百家公司,投入金额超过百亿人民币,而且投资不仅仅在中国,还有在美国、日本、韩国甚至东南亚的手笔;从公司类型来说,既有游戏公司,也有华谊这样的传统媒体公司;既有规模庞大的电商公司,也有超小规模的开发团队。而注资搜狗可以说是腾讯这2年里来最引人关注的一步棋,放弃搜搜或许是短痛,从长线来说,通过搜狗的渠道渗透力把PC搜索这条金线再拾起来更有意义。
从阿里来看,几乎是照单全收,只要在自己的业务需求线上的,就如同拿着菜篮照单全收,即便目前业务数据表现并不算好。分析来看,和阿里在移动互联网上相对乏善可陈有很大关系,时间是金钱,阿里多台下注,只要在自己版图圈里的,特别是属于和BAT另外两家有未来竞争冲突的领域,更是毫不手软。
而对比下收购之后整合的效率,从目前来看,恐怕马化腾要比马云占据优势。
马化腾的多元化扩张战略中,先后依靠庞大的及时通讯用户群推出了门户网站、视频流媒体播放业务、个人拍卖网站、网络休闲游戏、网络大型游戏等领域。腾讯的门户网站推出后轻轻松松做到了第三的位置,网络休闲游戏一下子把联众拉下马成为了第一。马化腾推出什么业务,除了惨淡的电商业务拍拍网与易迅,基本什么业务就能成功在市场中立足。而且门户网站和网络游戏还给腾讯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和利润。
“竞争是一种游戏,马化腾的策略用得很好,这就是竞争的味道,竞争让你永远保持高度警惕。”这是收费门事件中马云对马化腾无奈的、自慰式的的说法。
2006年的淘宝“收费门”,号称“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淘宝推出“招财进宝”卖家竞价排名服务,卖家纷纷表示抗议。彼时,腾讯旗下拍拍网推出“蚂蚁搬家”计划,按照这一计划,从其他C2C平台搬迁过来的卖家可以直接将第三方平台的信用度导入拍拍网中,并做出了“搬家就送推荐位,开张就送大红包”的承诺。
淘宝网的招财进宝服务最终在淘宝会员的反对之下于6月12日正式停止。
鸡蛋放到太多篮子里?
在阿里赴美上市期间,阿里巴巴的投资引来诸多关注,近日银泰宣布阿里巴巴集团COO张勇正式出任该上市公司非执行董事,而文化中国改名阿里影业、中信21世纪更名阿里健康也已经在紧锣密鼓进行中,这些举动正意味着阿里巴巴在对其并购资产进行加速整合。而从近年来阿里投资的路线、逻辑和成果来看,阿里投资的风格的形成还是较为明显——与Google的相似程度越来越高 。
对此,阿里官方的表态是,阿里资本董事总经理张鸿平:“阿里资本正在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投资,未来还将涉足教育、文化和健康产业。我们会从互联网到改变人类生活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使人类生活更幸福的一些投资。”
在马云系互联网帝国的版图里,马云面对着数以亿计的不同的用户群体,不同的用户群体有着不同的对于互联网的需求、不同的使用特征。而马云系试图把众多的鸡蛋都装入他的篮子里。
这时候需要马云思考的是:如何把鸡蛋分到每个篮子里,而且能够保证每个篮子所放的鸡蛋数量是最合理的。而每个篮子之间的协同效应是无论如何不可能的。
本期编辑:方雅
1032014-07-04
1002014-06-17
992014-06-17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