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无线
娱乐摩天轮
凤凰娱乐王国
社会能见度
凤凰港台连线
美女私房菜
凤凰下午茶
凤凰军事观察
凤凰之音
戈辉梦工场
整点播报
“泰坦尼克”施罗德:贫穷与富有之间
2006年12月13日 09:42投票数: 顶一下

 

德国人说,如果施罗德是泰坦尼克,沉没的将是冰山。不过,这艘泰坦尼克的一生都在贫穷与富有之间动荡。他做总理的薪水足够维持富裕的生活,但3次离婚让他元气大伤,不得不精打细算。现在,这个坚强的男人已经告别政治舞台,享受着15~50万英镑的年薪,他从此走上了致富道路。

2005年11月19日晚,德国总理施罗德正式卸任,600多名政要出席了他的卸任典礼。他没有选择首都柏林,而是选择自己的家乡作为政治生涯落幕的所在地。那天,在德国经济重镇汉诺威,士兵们高举火把,把市政厅广场照得亮如白昼,军乐队奏出的乐曲声中,施罗德神情凝重,若有所思。回顾自己的一生,7年总理、10年社民党领袖、30年政坛的风风雨雨,此刻的他一定感慨良多。

德国有一句话:如果施罗德是泰坦尼克,沉没的将是冰山。在任期间,施罗德尽管没有解决德国的经济问题,却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了新德国的高大形象。人们纷纷猜测,告别政坛以后,施罗德这艘巨轮将驶向何方。有人说,他正在补习英语;有人说,他正在专攻绘画;也有人断言,施罗德正在厉兵秣马,准备卷土重来。然而事实往往出人意料,不久后,传来了施罗德弃政从商的消息。他正式宣布,已出任瑞士最大媒体出版集团荣格集团的顾问。他还宣布接受普京的邀请出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旗下俄德天然气输送管道项目的董事会主席。这位西方7国集团中最贫穷的总理,终于有机会着手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

贫穷的大国总理

施罗德的一生,似乎都在贫困中苦苦挣扎。他出生的时候正值二战,出生后仅仅5天,他的父亲就死在罗马尼亚战场上。施罗德的母亲依靠政府的福利金艰难度日,含辛茹苦地养育施罗德和他的姐姐。后来,母亲改嫁,但境遇并没有多少改善。施罗德的继父又带来3个家庭成员,包括祖母在内的一家8口挤在两居室的房间内。这套房子原本是饲养牲畜用的畜棚,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后来才被改造成住房,这里没有自来水,没有厕所,最重要的是,没有私人空间。施罗德一家从来吃不起肉,只能靠卷心菜等最便宜的蔬菜勉强度日,他的邻居回忆说:“那不仅仅是贫穷,简直连贫穷还不如。”

更糟糕的是,施罗德从小就被当作社会的弃儿。尽管囊空如洗,他的继父却仍不忘风流。从小,施罗德就在街坊邻居的指指点点中,背负着巨大的压力生活。很小的时候,邻居的孩子就被家长命令“不许和施罗德家的孩子玩儿”,施罗德事后回忆说:“我童年时非常痛苦不幸,因为一些同龄的孩子,不管女孩还是男孩,都拒绝跟我一起玩。也许这正是驱使我发愤图强的动力之一。”

1958年,施罗德14岁的时候,他的生活得到了少许的改善,因为他终于可以自己挣钱了。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瓷器店当学徒,3年后他又在一家零售店找到了新工作。尽管收入微薄,施罗德却从未放弃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他大声宣布:“总有一天,我要从这里走出去。”他上夜校读完了高中,又上夜大拿到了格丁根大学的学位,经过两次国家考试,施罗德取得了律师证书,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任职。这本该成为施罗德脱贫致富的转折点,但恰恰相反,施罗德却又一次过起了贫穷的生活,只不过这一次,是出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命运的播弄——他放弃了律师这一很有前途的职业,投身政治。施罗德说:“我过去的经历,帮我找到了我的奋斗之路,我想不断改善自己的处境。但我并不想只为自己这么做,我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其他人的处境。“

1998年9月27日,在德国第14届联邦议院选举中,施罗德击败连续执政16年之久的科尔总理,成为德国新总理,并于同年10月27日宣誓就职。尽管施罗德宣称他要为“公众福祉”而奋斗,但他上任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却并没有改善德国的经济,反倒遭到了德国人的强烈反对,连任后的施罗德也成为二战以后支持率跌幅最大的德国总理。好在施罗德与群众甘苦与共,率先过起了节俭得近乎寒酸的生活。

施罗德就职以后,政府为他提供了一幢漂亮的别墅,可是他必须为此自掏腰包,支付每月1480英镑的租金,囊中羞涩的施罗德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诱惑,改住一套月租只有336英镑的小套房。他的房子只有一间卧室、一个浴室、一个小餐室和一个小厨房,这套房子位于总统府内,本来是供服务人员使用的,谁知被施罗德捷足先登。这下,施罗德不仅节省了昂贵的房屋租金,而且可以就近上班,连平时的交通费也省下了,真是划算到家。不过,施罗德还嫌不够,抓住每一个机会精打细算。他每周只雇一次清洁工,剩下的清洁工作都由妻子代劳。政府本来为他配备了防弹的高级轿车,但根据法律规定,政府官员周末使用公车,必须为此付343欧元,精明的施罗德当然不愿意掏这笔冤枉钱,于是每到周末,柏林街头就多了一道奇异的风景:施罗德开着一辆又老又破的“大众”汽车走在前面,一辆崭新的高级防弹轿车尾随其后,里面坐满了他的保镖。1998年,施罗德前往西班牙旅行,随机带上了妻子、女儿和母亲,为此被收取2620英镑。以后施罗德就学了个乖,每次外出旅行,总让亲人搭乘普通航班的二等舱,而他一个人乘坐政府专机,到目的地再同家人会合。

每12年换一个妻子

德国是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施罗德却在总理任内过得如此窘迫?德国总理每年的工资是24.5万美元,这和布什的50万美元无法相比,更和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的亿万身价无法相提并论,但至少能够保证他优越的生活。施罗德之所以穷,还要归功于他的一大嗜好:频繁地离婚又结婚,他甚至开玩笑说,自己每过12年就要换一个妻子。施罗德结过4次婚,因此在德国得到了“奥迪总理”的雅号,因为奥迪的四环标志正像摆在一起的4枚结婚戒指。

施罗德第一次婚姻开始于1968年,当时他年仅24岁,新娘是与他从小青梅竹马的爱娃·舒马赫,但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3年。28岁的时候,施罗德与24岁的女教师安妮·塔申马赫结婚,9年后劳燕分飞。1984年,施罗德选择了第3任妻子希尔特露德,这一次的婚姻维持得较长——13年。

每一次离婚,对施罗德来说都是伤筋动骨的经济灾难。1997年与第三任妻子希尔特露德离婚时,施罗德不仅要担负她3600英镑的法律费用,还要赔偿3.3万英镑。但施罗德却乐此不疲,正式离婚后不久就和新欢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由衷地庆幸终于摆脱了有素食习惯、脾气暴躁的前妻,充满欣慰地说:“我又可以吃到牛排和小香肠了。”

1996年,施罗德和有过一面之缘的《焦点》杂志记者多丽丝在法兰克福皇宫饭店邂逅,他们开始本来只是简单地打个招呼,但后来却在酒吧谈到了深夜。此后不久,施罗德有了外遇的消息闹得满城风雨,施罗德不得不和多丽丝秘密相会,只有在休假的时候,两个人才有机会躲开紧逼不舍的德国记者,徜徉在法国普罗旺斯的乡间,享受难得的温存。多丽丝每次去看施罗德,都要搭火车奔波800公里,而且乘坐的是便宜的二等车厢,因为施罗德没钱给她买机票。这样的状况持续了1年之久。

1997年,施罗德终于和小他19岁的多丽丝结为连理。整个结婚的过程像是一部侦探片,而一对新人则好像接头的特工。正式离婚后一周,施罗德给多丽丝打电话:“10月17日下午我倒是有空。”到了那天中午,多丽丝下班回家,和母亲两人开车去见施罗德,把车留给施罗德后,母女俩手挽手,装作散步的样子来到了户籍登记处,戒指装在手袋里,新娘用的鲜花藏在鞋盒里,外面还罩上一层购物袋。施罗德的好友弗罗姆贝格律师是男方的证婚人,他从大衣里拿出精心藏好的香槟酒,为一对新人祝酒。结婚仪式后,施罗德夫妇来到汉诺威郊外的一家酒馆,拜见施罗德84岁的老母亲。

施罗德的第4次婚姻被证明是个正确的选择。妻子多丽丝精心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很少过问政治,得到了德国民众的一致好评,她的短发甚至也成了时尚的标志,引得很多德国妇女纷纷仿效。在周末,邻居们经常看到,施罗德身穿工作服修理家具,多丽丝则在熨烫衣服,一家其乐融融。

2002年,施罗德一纸诉状把德国一家报纸《梅尔基施东方报》告上了法庭,这家报纸刊登消息说,施罗德常常夜不归宿,夫妻俩没少因此争吵。施罗德在法庭上发誓说,自己和妻子从未发生过激烈的争吵,在公共场合更是绝对没有过。结果,施罗德赢得了官司,也挽回了自己的名誉。

每隔12年就换一个妻子的说法也许只是笑谈,不过施罗德说,他在这12年内是最忠诚的。对此,妻子多丽丝有她自己的理解,她并不怕丈夫花心,毕竟施罗德已经60多岁了,她笑称:“下一个12年来临的时候,除了我,还有谁愿意推着轮椅,和他亲吻呢?”

卸任后的致富路

有人这样评价施罗德:“他是一个对政治充满了热情的男人,如果他爱钱,早就经商去了。”施罗德自己也说:“我不会嫉妒那些过着豪华生活的人。”但随着施罗德离开总理宝座,一切似乎都不同了。也许终于福至心灵,也许是无奈之举,反正卸任后的施罗德专心开始“创收”,多方出击,而且成就不凡。

创收的第一招是写回忆录。施罗德一向是媒体聚焦的中心,记者会抓住他是否染发、是否与妻子吵架等细枝末节大做文章,甚至不惜对簿公堂。由施罗德亲口讲述自己的故事,无疑是一大卖点。这部预计将于今年夏天出版的自传可以为他带来近百万英镑的稿费。

创收的第二招是巡回演讲。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卸任后,靠全球演讲收入颇丰,施罗德不甘落后,同样选择了为克林顿运作大部分演讲活动的哈里·沃克经纪公司。

创收的第三招是涉足出版业,担任瑞士荣格集团的顾问。该集团主编米歇尔·兰吉埃说,施罗德将成为该报业集团政治事务的“特别对话者”,并将参加集团的一些重要活动。德国之声分析说,施罗德的任务将是帮助该公司开拓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国。荣格集团是瑞士最大的媒体出版集团,主要出版报纸和杂志。施罗德的工作时间和报酬问题还没有最后商定,但据有关人士透露,施罗德拿到的年薪将不会少于10万英镑。

当然,这些都不能和他的“正业”相比。据估计,仅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一份工作,就会为他带来150万欧元的年薪,是他当总理时工资的5倍,也要比董事会的其他成员高两倍多。不过,这份工作对施罗德来说,既是让人动心的美差,也是烫手的山芋。施罗德出任俄德天然气输送管道项目的董事会主席的消息一传出,就在德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俄罗斯和德国之间的这个合作项目正是在施罗德任期内确定的,当时已经有人质疑,这份协议将让德国的经济过分依赖俄罗斯。现在,施罗德刚刚离任就出任该公司的重要职务,很多人怀疑他早有预谋。一些过去曾经支持施罗德的人也对他此举提出异议,这场风波甚至引发新政府着手规范政府高官与经济界的关系,对政府高官离任后的行为准则进行审查。

 

   编辑: sp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