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高氏印记”:解读中国外汇投资公司的投资策略
2007年09月16日 08:41中国经济网投票数: 顶一下  【

温秀

一边是运筹帷幄数年的社保基金理事会,一边是刚刚落地就备受瞩目的中国外汇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如今,中投筹备组成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每日奔波在这一街之隔的中国投资界两大“重镇”之间。

如果说二者地理上如此接近是巧合,那么高西庆的角色转换则暗含着许多必然。接近高西庆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尽管二者面对的市场有所不同,但“中投的投资与社保取向有许多相似之处,很有可能会直接移植社保机制。”

而高西庆成为刚刚诞生的国家级投资公司领军人物,也无疑会给中投未来的战略选择和投资决策一定程度上打下“高氏印记”。从这个意义上,梳理高西庆主政社保四年半间的投资理念和思路,对于理解中投公司未来的价值取向,不无裨益。

社保投资重大转折:十五年内不应动用

2003月2月,高西庆履新社保基金不久就发现,当年社保基金掌管的1000多亿元资产中,除了国债和协议存款之外,近30%是银行活期存款。大量资金低效率地存放在银行里,重要原因是要备国家“不时之需”,随时听候调拨指令。而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当年人们对社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甚至对社保基金管理的考核也是以季为单位。

高西庆敏锐地发现了背后的问题,并上书国务院。在这份报告中,他通过详尽分析提出建议——社保基金应该做长远打算,起码十五年内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动用,以使其实现长期投资价值。如果这个前提成立,那么对社保基金理事会的考核也应该着眼长远,以五年为周期,收益率应该在战胜通货膨胀的基础上略有溢出。

这份鲜为人知的报告得到了高层认同,也为社保基金资产配置立足长远奠定了基础。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那份报告算得上是社保基金管理史上的一大关键转折。

此后,社保进入投资管理的新时期。

“我们不选择入市时间”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元老,高对市场有其独到的认识和理解。熟悉他的人告诉记者,他是价值投资的忠实拥趸者,认为只要看好中国股市长远前景,就“不必选择入市时机”。

高西庆上任前,社保基金在股市的唯一一单投资是中石化(600028)IPO(首次公开发行)时的股权投资。2001年,中石化A股发行,社保基金以战略投资者身份以4.22元发行价认购了30000万股股票,占股份总数的0.346%,成为中石化的第10大股东。但中石化A股上市后很快跌破发行价,舆论质疑此起彼伏,甚至有人称之为“社保基金投资效率低下的一大明证”。

但高主政社保基金之后,毅然开始执行其“不选择入市时点”的投资理念,甚至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依然“长驱直入”。经过几年的发展,社保基金对股市的投资比例不断调整,收益也随着资本市场的火爆水涨船高。如今社保基金入市比例已经可以达到40%,尽管实际配置比例还没有达到上限。

30%与-2%收益之间:如何考核管理人

在高西庆到任前,社保基金已经有一些投资理念的摸索和总结,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制度规范。

当时对基金管理人的遴选刚刚启动,对于究竟通过什么样的理念和方式,挑选一批怎样的基金管理人,还没有形成共识。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很多基金管理人都很年轻,所以难免“气盛”,加之舆论对于社保基金投资动态高度关注,早年社保基金管理部门常常处于忐忑之中。

据悉,期间不少基金管理人多次向社保基金理事会询问自己的排名情况,并希望了解理事会的期待值。不过高西庆坚持没有必要透露这份由两家托管行(中行、交行)分头汇总,仅有少数人才能看到的即时排名,而仅仅作为内部的技术分析之用。

“随时公布业绩只会鼓励短期行为。”前述人士表示,“而高的坚持对于稳定人心、提升业绩意义重大。”

2005年6月,社保基金理事会第一批委托六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6个股票委托投资合同和6个债券委托投资合同到期,理事会对各管理人及所管理的委托投资组合进行了评估。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六家公司的业绩表现有极大差异,业绩最好的一家公司的收益率近30%,在股市相对低迷的两年间已属相当不错的成绩;而业绩最差的亏损2%,另外还有一家刚刚持平。

如何处置业绩最差的两家公司,社保基金内部产生了较大分歧。最终结果是:按照激励和退出机制,六家基金管理公司均继续保留社保基金管理人资格;对5个股票投资组合和6个债券投资组合续签合同;一个股票投资组合终止合同,不再续签;作为激励调整措施,对绩效较好的投资组合追加委托资产,对绩效处于平均水平的组合委托资产规模维持不变;对绩效相对落后的组合减少委托资产并降低管理费。调整后,12个组合的总体委托资产进一步增加。

这种宽严相济的考核方式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多数基金管理人业绩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率。而且当年排名最后的那家基金管理公司在市场回暖后业绩也节节攀升。

股权投资:艰难的抉择

对于即将挂牌的中投公司,股权投资肯定是必选动作。不过,之前不久进行的黑石投资,已经把中投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得失几何,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对于中投公司未来的投资决策肯定会产生无形的影响和压力。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成熟的完整的机构投资者,最终无疑要把PE(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项重要使命。但究竟何时投资,以什么方式进行投资,多种力量的制衡使得时机把握显得尤为重要。”这对高西庆而言,将是一种新的挑战。

事实上,社保基金通过股权投资获益良多,但每个投资决策的获准,都来之不易。按照规定,所有现行投资管理办法中没有明确授权的投资,都要经过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审核批准。“尽管这些投资都经过了审慎评估和反复谈判,但要争取和说服监管部门放行依然困难重重。”据知情人士透露,社保基金理事会所做的股权投资,几乎都是通过个案审批的方式争取来的。“高西庆本人虽然已是副部级官员,但为了把事办成,不管是司长、处长,还是科长,只要有必要,他都毫不犹豫地主动出面沟通。”

据悉,社保基金理事会也曾和一些PE有过接触,并完成了一些谈判,其中有些还已申报待批。不过由于社保投资有严格的规章限制,审批的难度较大。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编辑: 陈君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