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港股直通车”为何缓行 三个方面尚存变数
2007年09月23日 14:25中新网投票数: 顶一下  【

9月17日,据权威部门人士透露,港股直通车“十一”之前推出的可能性很小,目前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最早也需要在“十一”之后推出。另据了解,央行反洗钱局目前正在研究港股直通车开通之后的反洗钱举措,具体方案还没出台。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港股直通车”为什么还没有通车?究竟何时通车?车似乎已经准备好了,为什么发车的信号还没有传来?其中还有没有变数?哪些方面存在变数?……

大家都在等待,等待信号灯亮起,而在这等待的背后,是有关各方的博弈,银行与银行间,银行与监管部门间,不同部门之间……中国银行的内部人士说暂缓通车是因为要“利益均沾”,在等其他银行也做好通车准备;专家易宪容说不管从地缘还是从市场都不明白为什么不选把车通往上海或深圳;国家外汇管理局把“上车”门槛定在10万,而银监会则希望拉高到30万,可能就此限制“乘车人数”。

博弈尚未结束,各方还在努力,变数主要就集中在试点范围、试点银行和资金门槛上。至于发车时间,中行总行内部人士透露说目前设定了两个时段,“要么在9月底,要么在10月底之后。”  

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一项后来被称为“港股直通车”的新政:允许境内居民不限量购买外汇投资香港股票,指定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获得该项业务试点资格。

新政发布后第二天,天津中行即着手接受预约登记。来自全国各地的申请,以每天数百人的速度增加。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8月29日表示,中行对内地个人直投港股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直投港股第一单随时可能产生”。

然而就在同一天,银行监管部门发出不同的声音。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相关方案仍在研究,暂时未有正式开展计划的时间表。

中行高管最近一次针对该项业务表态发生在9月8日,副行长朱民在受访时表示,相关准备工作至少完成了一半。至此以后,权威部门再未正式就此问题发表过实质性的言论。

如今距离新政公布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港股直通车”仍未接到发车信号,与此有关的消息更显扑朔迷离。天津,这座正在崛起的城市,是否是港股直通车唯一的首发站?中行,这家曾经在历史上长期把持外汇业务的国有银行,是否还将在境外直投领域继续垄断的神话?而股民,在试水境外资本市场之前,究竟要面临多高的资金门槛?不同媒体从不同渠道打探到不同的消息,甚至同一家媒体在不同时段,报道口径也前后不一。

各种迹象表明,在这些复杂纷繁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一个银行和银行之间,以及银行和监管部门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

至于“港股直通车”究竟何时发车,中行总行内部人士透露说,目前设定两个时段,“要么在9月底,要么在10月底之后”。

中国银行将和竞争对手同时起跑

“现在‘港股直通车’出现变数,亦是出于‘利益均沾’的考虑。”

从某种意义上说,“港股直通车”的暂缓,是有关部门在银行之间选择利益平衡的结果。

最近几年来,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国有银行主要的利润增长点。以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猛的工商银行为例,个人金融业务对工商银行利润的贡献已近四成。现在国内银行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代销第三方金融产品,各家银行都将个人理财业务的重心,转移到开发自己的金融产品上。

就“港股直通车”而言,银行感兴趣的包括: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以及吸收投资者的沉淀资金。而后者,恰恰是银行争取该项业务的主要动力。

早在去年5月份,国内居民储蓄存款月新增额就开始呈现出不断下降的势头。今年以来,资本市场主要是A股市场对储蓄存款的分流作用日益明显,现在中国股民开户数正以平均每天20万户的速度增长。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居民储蓄存款已减少418亿元。

储蓄余额是银行开展信贷、投行等各项业务的基础,实现个人理财和储蓄业务的捆绑,无疑是“港股直通车”的魅力所在。

来自银行方面的消息人士透露,同时提出该项业务申请的国有银行共有3家。而“港股直通车”之所以最终花落中行,一方面是因为中国银行历史上曾经长期垄断外汇业务,即使是在相关业务已经面向其他银行开放的今天,中行在该领域仍然占据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行具备相对完善的集团架构,旗下中银国际是最早跻身国际投资银行的中资机构之一,在香港等地具有多年证券经纪、项目融资及直接投资等领域的成功经验。

“但审批并非含有排他性质”,这位消息人士说,“中行不过是先行一步”。

印证这种说法的消息是:9月7日,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在大连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首届新领军者年会上表态说,工行有望成为第二家“港股直通车”试点银行。目前,工行各项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之中,以保证在审批获准后,可以立刻展开业务。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也在同一天公开表示,招行正在申请“港股直通车”业务。随后,东亚银行释放的信号显示外资银行也对此业务觊觎已久。港股直通车背后银行之间的博弈逐渐浮出水面。

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中行在外管局公布新政后,高调接受开户预订,以及将预约业务迅速扩展到整个中行系统等措施,不免带有争夺客户群的色彩。

可以预料的是,中行此举必然招致竞争对手的非议。未经证实的消息说,曾有其他券商和银行集体上书,反对中国银行坐享垄断利益。

“现在‘港股直通车’出现变数,亦是出于‘利益均沾’的考虑。”中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按照他的说法,所谓“暂缓发车”,目的在于为其他银行提供充足的准备时间,“中行将和对手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花落天津被指有违市场准则

调整之后的新方案,极有可能出现“港股直通车”从多个城市同时出发的情况

“港股直通车”业务选择天津滨海新区,多少带有点政策倾斜的意味。

2006年6月,这座拥有1200万人口的城市被批准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试验区。《国务院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提出: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

很多人将此次新政视为对上述文件的回应。美国《福布斯》杂志评论说:这意味着天津将恢复19世纪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荣耀。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中国未来的金融格局将出现一南一北、功能互补的两大重镇:上海浦东致力于成为国内企业融资的主要资本市场;天津则是中国企业和个人“走出去”的桥头堡,与境外资本市场实现对接的中转站。

天津市长戴相龙一直着力推动天津的金融业发展。他曾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谈判人之一,在央行行长任内,他协助朱镕基处理亚洲金融风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于此次港股直通车的决策过程,也有专家认为有欠透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告诉《南方都市报》记者,目前这样选择的理据与合法性都不足。“如果论地缘,在深圳与广东,其市场的基础条件,其投资者的便利性及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了解等方面肯定会好于天津。如果从市场的发展程度来看,上海也不会落后于天津,但为什么不是在深圳与上海而是在天津?”

据中行内部人士介绍,“港股直通车”完全是中行总行拟定的产品,地方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天津中行系统,仅仅是被选择为执行的工具”,而“产品设计方面的细节,可以说是中行和监管部门相互博弈的结果”。

这位内部人士还透露说,按照一般程序,境外投资理财产品,批准机构是外汇管理局,银行只需向银监会报备即可。外管局此前曾就此征求过银监会的意见,后者并未明确表态。“后来银监会高层领导就此提出异议,这让我们也感到非常意外”。而调整之后的新方案,极有可能出现“港股直通车”从多个城市同时出发的情况。

针对这一说法,易宪容评论说:重大的国家开放政策,不应视为某个部门的特权与专利。“港股直通车”应该制定有效的市场准入规则。任何垄断特权,不仅容易制造市场利益冲突,也将导致垄断者不能够对市场提供有效的产品与服务,甚至对国家政策的公信力造成损害。

资金门槛拟提升为人民币30万元

既要避免重蹈当年B股覆辙,又要考虑维持国内A股市场稳定

证监会一位高层人士告诉记者,在“港股直通车”的问题上,外管局和银监会的看法出入较大。除了上述反对中行一家垄断业务外,资金门槛亦是双方分歧之一。

“港股直通车”最初方案设定资金门槛为人民币10万元。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员在公布新方案时评论说,放宽个人对外投资的汇兑限制,是促进境内个人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优化资产配置、分散投资风险、提高资金收益的有益尝试,也是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拓宽外汇资金流出渠道,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重要举措。

但银监会对其中“分散投资分险”持有不同意见。中行内部人士引述银监会官员观点时说:境内投资者在投资习惯上与境外投资者存在重大差异,后者注重分散投资领域以求得均衡收益,而前者出于投机心理往往将“鸡蛋装在一个篮子中”。一个例子是:在境内,抵押房产投资股票市场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见诸报端。

“境内中小投资者抗风险能力尤其偏弱”,该中行内部人士说,“银监会担心的是,大量中小股民贸然进入海外资本市场,一旦失利可能引起社会动荡”。出于这种担忧,银监会官员希望将资金门槛增至人民币30万元,优选那些资金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更强的投资者,率先试水海外资本市场。

事实上,“港股直通车”可能遭遇的陷阱的确值得警惕。此次方案公布后,香港恒生国企指数一周之内上涨近40%,业内人士忧心内地投资者从境外接过“火棒”,重蹈当年B股覆辙。

B股市场是2001年2月19日宣布面向内地居民开放的,但由于制度上的特殊规定,全面开放迟至当年6月1日。B股指数在此期间大涨200%,却从6月1日起踏上了暴跌之旅,当时入市的内地居民损失惨重。

有关部门另外一层考虑是,维持国内A股市场的稳定。

“港股直通车”方案发布后,摩根士丹利曾发表报告指出,初期会有500亿至1000亿美元涌港投资,此后每年再有额外500亿至1000亿美元涌港。这对国内资本市场而言无疑是一个利空消息。因此提升资金门槛,限制“乘车人数”,成为后备选项之一。

证监会的态度将对“港股直通车”造成微妙影响,但并非决定性的因素。北京一位长期从事金融市场研究的消息人士指出,在证监会的时间表上,酝酿更久、市场呼声更为强烈的股指期货,应该排在“港股直通车”之前推出。“而且,‘港股直通车’和股指期货都会对短期A股市场造成冲击”,“两大利空先后出台的可能性非常低”。来自证监会的消息称,如果股指期货顺利在10月底以后推出,“港股直通车”最快也要到年底才能成行。

中行内部人士总结认为,“风险评估和利益平衡是导致‘港股直通车’推迟的主要原因,最终方案与原始方案相比肯定会呈现诸多差异”,且“变数主要集中在试点范围、试点银行和资金门槛上”。

无论如何,“港股直通车”不会出现重大逆转,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营销部门连广告片都做好了,一旦监管部门放行,立刻开始投放”。(南方都市报 贺信周炯) 

   编辑: 陈君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