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财经新闻 > 评论 > 正文 |
|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再度创下10年新高。
有经济学家认为,8月CPI上涨数字已经显示出中国进入通货膨胀,而也有学者以核心CPI上涨不高为据,并不认同这一说法。
不过,分析师们居中认为,与之前的总体经济短缺型通胀不同,本轮通胀发生在产能释放的大背景下,结构性上涨的特点使得通胀的未来走势仍存多种变数。
核心CPI上涨不快
尽管8月的数据攀升到高位,但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的表现仍是泾渭分明。在食品价格连续攀升到18.6%后,非食品价格仍维持在0.9%,核心CPI仅仅上涨了0.8%。
“本轮通胀的特点在于,之前的通胀都是短缺型的通胀,而这次通货膨胀是过剩型通货膨胀,”申银万国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经济总体环境由短缺转向过剩,决定了这次通胀不是普涨,而是结构性上涨,也决定了导致通胀的因素不是需求拉动而是成本和流动性的推动。”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对此也表示认同。他认为,今后几个月CPI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没有必要担心物价的全面上涨,目前的上涨仍然是结构性上涨。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从1997年开始,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已有超过70%的工业品和超过80%的消费品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反映到价格中,在八大类居民消费品中,除了食品、烟酒及其制品、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居住这5类商品在上涨外,衣着、交通通信工具及文化教育娱乐的价格一直在下跌。
在上涨的商品类别中的结构性表现也十分明显。仅食品一项就带动了接近90%的CPI上涨幅度。而由于上游价格下跌的传导,同工业制品相关性较高的耐用消费品价格增幅从年初开始呈现缓步下降的态势。
“我们认为食品价格的周期性上涨只是暂时的,而且会从明年开始出现大幅下跌,这将导致CPI在明年滑落到3.8%。”雷曼兄弟公司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表示。
在他看来,资源价格改革的提速、环保和质监执法力度的提高、城镇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货币信贷的增加将接力拉动非食品价格的上涨。
成本推动压力增大
“在经济增长性不变、流动性依旧充裕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的前景主要取决于成本方面,我们预计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将为通胀提供持续的支撑,作为基础性产品的农产品(21.90,0.00,0.00%)价格走势将持续向上。”李慧勇表示,“总体上看,未来两年的通货膨胀率将维持在4%左右。”
不过,在当前物价的压力下,国家发改委原定于下半年开展的公用事业(3567.347,-194.92,-5.18%)和公益性服务价格改革推进缓慢,但这又是一个必须经过的改革过程。
法国巴黎资本(亚洲)有限公司分析师秦红雨对记者表示,靠廉价的资源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而且在全球资源价格上升的背景下,现有的经济模式会让中国承担更大的成本,在物价回稳后,资源价格改革会加快步伐。
在劳动力方面,劳动力已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短缺转变。尽管每年的劳动力人口在增加,但每年的增量在减小。李慧勇表示,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劳动者保护法的进一步完善,都会推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上海市等省市已要求职工工资涨幅要同当地GDP增长率相适应。
不过,目前的通胀也存在逆转的可能,孙明春表示,产能过剩的前提下,生产者提价能力有限。在影响物价下滑的层面上,如果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和显着的产能过剩加剧,再伴随着食品价格的下滑,也不排除市场转向通缩的担忧。
另外,外部经济表现会影响未来国内供求,进而传导到价格上。8月已公布的外部经济数据并不是十分乐观,美国8月份非农就业人数意外下降4000人,经济不确定性仍在加强。(第一财经日报 汪时锋)
编辑:
廖书敏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