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财经新闻 > 评论 > 正文 |
|
全景网9月25日讯 高盛在近期推出的关于中国商品指数(GSCCI)的调查最新数据中指出,由于受到国内活跃的经济活动的推动,国内主要商品价格压力正在上升,上游通胀压力正在加强。
据了解,与目前的全球商品指数相比,GSCCI有三大特点,一是选择煤钢铝铜作为指数成份;二是根据中国国内消费结构来决定指数的权重;三是选择国内大宗商品现价作为入选指数的价格数据。它们的权重分别根据中国的消费额来估算。因为GSCCI的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工业生产增长密切相关,这一指数的持续上扬表明了资源的紧缺仍是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长期面临的问题。
GSCCI指数的上升加快了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同时央行也在频频加息,但是好像都对目前的市场没有显著影响。不过通货膨胀率持续增长,利率一再走高,都曾经在日本和我国台湾的股市增长期间如出一辙的上演。1989年,日本、台湾股指的上涨带动了CPI走高,同时其“央行”也频频动用加息手段,在1990年初,当利率累积到一定程度,资金成本上扬,风险溢价水平不断上升,致使资产价格面临重估,当其价值开始回归,股市也开始下跌。
中信证券研究员认为,回顾以前央行政策,为了刺激内需消费,一直奉行低利率政策,使得资金成本极低,但是随着双顺差的不断扩大和贸易摩擦的频频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日渐凸现,所以国际投机资金和国内低成本资金的共同作用,开始推高资本价格,而当居民逐渐参与进这个投资浪潮之后,来源于需求过量的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的通货膨胀开始同时启动。同时,远在美国因次贷影响进行的减息政策,可能使央行的加息能力进一步受到了钳制。
美元因为次贷的影响开始降息使得中美之间的逆差日趋减小,同时在国际市场,美元的次贷及逆差效应,正引发其在外汇市场打开进一步的下行通道,相对而言,这一现象对中国的影响是,资产重估趋向进一步加强,国际热钱流入的冲动提升,东方证券研究员宁冬莉这样认为。
由此可以看见,目前央行调控能力正在进一步受到考验,而调控的效果也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这也将影响A股市场未来的走势。
编辑:
喻春来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