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致辞中,首次公开倡导“包容性增长”。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到如今胡锦涛公开倡导,一时间“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网友有话]
包容性增长 这个概念,是2007年由亚行首先提出来的,但也是国际组织在10年间逐渐完善的一个概念。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庄健表示,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是基于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增长迅猛的事实。
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其实跟这些年中国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这个理念。[详细]
提倡包容性,并不是为了经济增长而不择手段,而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公平正义的方式,让发展的成果普惠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并由此构筑新的发展基础。简言之,“包容”的要义是共享。[详细]
它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一脉相承: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增长”的含义,只有更加全面、均衡地发展,才能使得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详细]
一个不被“克扣工资”的工人,只能获得廉价的报酬,没有福利和权利保障,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话语权,谈何体面劳动?由此说,“包容性增长”是一种“权利增长”,解决权利贫困问题。[详细]
“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只有在所有社会成员能够“参与”和“共享”时,经济增长才具有积极意义,才能促进社会发展。[详细]
当前,经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亟待解决,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协调可持续,这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考验,更是我们必须担当的历史使命和重大任务。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已被国内外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实现现代化和社会繁荣稳定的必由之路。[详细]
当前正值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政府应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投入,尤其是加大城乡结合部和郊区农村的投入力度,为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均等的公共服务。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网,也是社会包容的重要体现。[详细]
贫富差距势必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是改革的不到位,收入分配不公正,分配制度不完善。这就需要加快推进深化改革,缩小贫富差距,践行包容性增长。尤其是调整政府、企业和百姓的收入分配结构关系,让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快一点。基层民主、公众参与,事关社会包容与生机活力。[详细]
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最具包容性特点。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和机制,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实现社会包容、和谐与公正。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