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言以贯万物 > 7月20日 >
第141期

在商不只言商

  • 1“在商言商”的表态是不恰当的,因为会给人错误的印象:企业家只要闷头赚钱就可以
  • 2现在普遍比较犬儒,更需要有人站出来对善行进行示范,这需要勇气和良知,要冒风险
  • 3政治是每个人的事,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政治,社会影响大的企业家更应该做出表率
  • 4如对企业家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只看他赚了多少钱,是可怕的。企业家需接受道德检验

“只谈商业不谈政治” 是不恰当的

假如“政治”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基础,那么不仅是企业家,包括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去纠正,在一个道德正常的社会中,人们会谴责那些对恶行装做没看见的人。现在人们普遍比较犬儒,这时更需要有人站出来对善行进行示范,这需要勇气和良知,要冒风险,社会的进步恰恰需要人们牺牲一些私利

财知道:近日,柳传志“只谈商业不谈政治”的表态引发热议。你怎么样看待这种观点?

朱海就:这个表态至少是不恰当的,因为它会给其他企业家一个错误的印象,即企业家只要闷头赚钱就可以,其他的可以不必过问,而这是很有问题的。对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一直以来都有争议,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就是做好企业,没错,把企业做好了,会解决就业,会提高居民收入,对物质的繁荣有很大贡献,但是,商业的繁荣有没有解决其他方面的社会问题呢?社会的进步是不是仅体现在物质方面呢?

其实社会进步还有很重要的方面是“制度的改善”,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物质的繁荣必然会导致制度的改善。据经验判断,至少在目前看来,制度的改善是要滞后于物质的进步的,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这一点尤为明显。企业家是社会的精英,在制度的改善方面应该更有担当。

假如“政治”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基础,那么不仅是企业家,包括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去纠正,在一个道德正常的社会中,人们会谴责那些对恶行装做没看见的人。现在人们普遍比较犬儒,这时更需要有人站出来对善行进行示范,这需要勇气和良知,要冒风险,社会的进步恰恰需要人们牺牲一些私利,不能认为追求私利自然就会推动社会进步。

“在商言商”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上面说的那种,认为“好的制度与他无关”,他只要闷声赚钱就可以;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即“不谈”是决心推动政治进步的企业家选择的“策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他选择不“谈”,但是他在“做”,如果是后面这种情况,就应该予以理解,而不应该进行谴责。

社会影响大的企业家更应做出表率

好的政治就是对正义的捍卫,捍卫了正义,就是改善了政治,我们可以根据这一条去判断企业家的政治行为。如企业家参与政治是为了靠近权力,获得特权,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那样的企业家自然是要受谴责的,因为他破坏了正义

财知道:从这里面切入进去,就要面临一个关于政商之间关系这样一个宏大的话题。你觉得商人应该对政治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朱海就:好的政治就是对正义的捍卫,捍卫了正义,就是改善了政治,我们可以根据这一条去判断企业家的政治行为。如企业家参与政治是为了靠近权力,获得特权,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那样的企业家自然是要受谴责的,因为他破坏了正义。

如上所述,商业可以推动政治进步,也可以阻碍政治进步,商业行为与政治行为不可分。如企业家在不谋取任何特权,不借助任何权力的情况下,创业成功,那么就相当于给世人一份信心,告诉他们正义是有回报的,这就相当于鼓励人们遵循正义的法则,是对政治进步的贡献,相反,假如是利用官商勾结来谋求利益,那么就毫无疑问是损害政治进步。所以,“在商”更要看怎么“从商”,企业家其实都是广义上的政治家,无非可以分为“政治改善型政治家”和“政治恶化型政治家”,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家属于前者。

“政治”如同文化,是点点滴滴的汇聚,是无数人行动的产物,也如同空气,它在变化,个体可能一时感受不到。既然政治是每个人的事,那么企业家不要认为自己力量小,就什么也不做,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政治,社会影响大的企业家更应该做出表率。

坏的政治可以理解为“恶行”,每个人对恶行都有责任去阻止,这是道德问题。企业家阻止恶行,绝不属于“跨界”的“政治”行为,而是道德对他的自然要求。当然,怎么抑恶扬善,可以有策略的讲究。

企业家的行为需要接受道德的检验

有的企业家会说,接近权力是不得已,不那样就没有办法做生意,但这种流行的借口已经成为社会的毒瘤,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对“没办法”有高度的容忍,不嘲笑勾结政府的行为,却嘲笑失败,就是所谓的“笑贫不笑娼”

财知道:你觉得在目前的坏境下,你怎样看待不同企业家的一个选择?

朱海就:在目前的环境下,企业家可以分为这么两类:一类是不顾自己的商业行为是否正当,把赚钱放在首位的,这类商人没有“什么是正义”的意识,他们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地去巴结政府官员,和某些政府官员形成利益共同体,这种商业活动即便有物质方面的产出,但也是“政治恶化型的”,对社会进步来说得不偿失,它相当于政府权力在商业领域的延伸,阻止了其他更多、更有利于社会的商业活动的出现,也制造了不公。

第二类是拒绝权力所带来的好处的诱惑的企业家,他们完全依靠取悦消费者获得成功,比如我们欣赏王石说的“不行贿”。有的企业家会说,接近权力是不得已,不那样就没有办法做生意,但这种流行的借口已经成为社会的毒瘤,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对“没办法”有高度的容忍,不嘲笑勾结政府的行为,却嘲笑失败,就是所谓的“笑贫不笑娼”。

假如一个社会对企业家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只是看他赚了多少钱,这是很可怕的。企业家的行为需要接受道德的检验。

朱海就系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本期简介

第141期

在商不只言商

假如一个社会对企业家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只是看他赚了多少钱,这是很可怕的。

第140期:

林毅夫的对与错

第136期:

少刺激,多改革

  • 下面哪个问题是你2013年最关心的?(此问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