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货币治愈不了经济疾病
“经济下行”是纠正过去人为刺激所导致的扭曲的经济结构,是正常的反应,不必恐慌。经济的好坏和货币的多少无关,用宽松的货币来治愈经济的疾病是痴心妄想;相反,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财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运用适当的政策工具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的讲话,使得市场上有关央行应否全面降准的讨论和预期再度升温。你怎么看?
朱海就:最近呼吁降准的呼声很高,这给总理不少的压力,但我们希望他不要理睬这些呼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经济下行”是纠正过去人为刺激所导致的扭曲的经济结构,是正常的反应,不必恐慌。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理解什么是“好的经济”,什么是“坏的经济”,好的经济不是“产量”很大的经济,换句话说,经济好坏和产出的增长水平无关。因为很多的产出可能根本就没有被消费者接受,就像前几年创造的那些过剩产能,是无效的。“好的经济”是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经济,在于消费者能否获得他想要的东西,这取决于“交换”的实现,而不在于“产出”的多少。
理解了什么是“好的经济”,那么我们就会明白,降准的方式来放松银根对“好的经济”没有帮助。很显然,放松银根只会使无效的产出继续增加。这样,用GDP表示的经济总量是上去了,但是经济的质量没有改善。
经济的好坏和货币的多少无关,用宽松的货币来治愈经济的疾病是痴心妄想;相反,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人为刺激产生的需求是虚假的需求,不断发生的经济衰退其实都是政府不断地试图用信用扩张的方式来刺激经济的结果,这一点已经反复地得到了验证。
放松银根也不利于公平,我们要想想,新增加的货币会被谁拿走?谁先拿到、谁多拿到谁就获益。靠近政府的银行、国企和政府自身将因为优先获得或多获得扩张信贷产生的货币而获益,而多数人因为物价的上涨,手中的货币的购买力被稀释而受损,从而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所以,要想清楚放松银根究竟是为了谁。
降准不利于小微企业
即便银行有了更多的可贷资金,银行还是会优先考虑“风险较低”的政府基础设施项目。无论如何,小微企业都难分到一杯羹。
财知道:李克强总理在调研中发现,企业反映实体经济资金总体紧张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有人认为“只有公开全面降准才有利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中长端利率回落”,降准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吗?
朱海就:恰恰相反,公开全面降准的结果只会提高利率,而不会降低利率。要区别两个利率:通胀时政府人为压低的利率和市场由于供求产生的高利率,这里指后者。原因很简单,全面降准、放松银根后,资产(如房地产)价格上涨,借款人对货币的需求增加,从而提高了利率。这几年我们也已经看到,与宽松信贷伴随的总是利率的高涨,而不是利率的下降,比如温州几年前利率达到了50%。另一个原因是放松银根后,贷款人预期货币贬值而提高利率。所以,无论是从“供”还是从“需”看,放松银根后,利率都是提高的。
降准之后,由于放松的信贷,资产价格上涨,将为投机部门创造更多的“机会”,投机性行业如房地产会吸引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还有,即便银行有了更多的可贷资金,银行还是会优先考虑“风险较低”的政府基础设施项目。可见,无论如何,小微企业都难分到一杯羹。
降准也不利于小微企业构成的实体经济。一方面,小微企业将由于利率的上涨而承担额外的融资成本,使利润微薄的制造业无法维持;另一方面,当看到资产价格上涨,很多小微制造企业会“受诱惑”放弃他们的主业,不仅不会向银行贷款优化主业的生产,反而会把自己原来积累的资产也投入到投机性行业之中。这对整个实体经济是严重的打击,制造业将趋于衰落。在房价高企的浙江,这种后果已经出现。
房地产不能拉动经济
房地产的繁荣是经济结构扭曲的体现,再寄望于稳定“房地产”来拉动经济或挽救经济,是饮鸩止渴,因为它意味着必须投放更多的信贷,其结果是物价的继续上涨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扭曲。
财知道:近期各地房价低迷,这是呼吁将准的另一个原因,认为房市持续低迷会引发连锁反应,部分房企资金链断裂,金融机构出现大的风险敞口,引发中国经济“硬着陆”,房地产低迷拉动不了经济。你怎么看?
朱海就:这明显是倒行逆施。在过去,由于通货膨胀,过量的信用进入到房地产行业,造成房地产行业的“繁荣”,造成“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假象。所以,房地产的繁荣不是拉动经济的原因,而只是信用扩张的结果。
房地产的繁荣是经济结构扭曲的体现,再寄望于稳定“房地产”来拉动经济或挽救经济,是饮鸩止渴,因为它意味着必须投放更多的信贷,其结果是物价的继续上涨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扭曲。
因此,如试图通过稳定房价来稳定经济,那么我们面临的将不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着陆的问题,可能没有着陆就失联了。
不必把房地产想得那么重要,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每天这么多交易发生,东方不亮西方亮,中国经济不会因为房价的低迷、房地产的衰退而出事,相反,会因此变得更健康。一些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资金链断裂,金融机构呆坏账增加是对它们之前过度信用扩张的惩罚,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很多降准的呼声来自于房地产、金融部门,他们有自己利益的考虑,决策者和公众应该擦亮眼睛。
眼睛都盯着政府不叫市场经济
当市场主体的眼睛都盯着政府,揣摩政府会出什么政策时,那样的经济就不叫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应该是政策尽可能少,让市场自发力量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深化改革就是要减少政策干预的可能性,加强市场自发力量的作用。
财知道:有人认为深化改革可以同时做到放松货币政策和优化产业结构,你认为可能吗?
朱海就:我们必须用“经济改革”代替“经济政策”。当市场主体的眼睛都盯着政府,揣摩政府会出什么政策时,那样的经济就不叫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应该是政策尽可能少,让市场自发力量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深化改革就是要减少政策干预的可能性,加强市场自发力量的作用。
当改革深化之后,市场可以更多地实现自发调节,这时就无需借助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将多此一举。在没有货币政策的干预时,经济结构也更有可能得到优化。如上所述,扭曲的经济结构,如房地产的“繁荣”,多是由于人为的信用扩张导致的。在没有信用扩张的干扰时,生产结构一旦发生扭曲,就会产生相关的信号,提醒企业家去纠正它,因此大规模的扭曲是不可能出现的。
穆勒说“经济增长的一般办法和基本原则就是自由放任”,深化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自由市场。在没有货币政策干扰的情况下,市场价格信号才反应真正的稀缺性,人们在这种信号的指引下,尽可能地发挥其才能,经济结构优化的过程也将自发地出现,根本不需要你去指导怎么优化。
朱海就系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您可以通过新浪微博与作者联系)
总理莫理降准声
经济的好坏和货币的多少无关,用宽松的货币来治愈经济的疾病是痴心妄想;相反,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