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国企业纷纷抢滩中国,以期在这片全球人口最多的市场上抢占先机。然而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国际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无奈挥别中国。
       退出中国的企业中,有些属于一时冲动型;有些属于思维僵化型;有些属于定位失误型;有些属于能力不足型;总而言之,退出的行动是相似的,而退出的原因也皆包含一点:不能因为中国市场实际情况而改变。

 

AOL再次黯然退出中国 中国员工被遣散

可能不少人都还来不及知道美国时代华纳旗下网站——美国在线(AOL)已经再次进入中国,2009年03月12日,他们再次以异常“低调”的姿态对北京公司的内部员工宣布解散,56名员工领到相当于3个月工资的遣散费,陆续离开。【详细】

没有核心竞争力


AOL中国网站内容编辑表示,AOL裁掉中国内地业务,金融危机的影响只是一个契机,主要原因是过去将近一年北京这边所做的内容、销售推广工作等不被总部认可。“都是转载别人的内容,根本没有特色,千篇一律,毫无竞争力” 。【详细】
 

贝塔斯曼书友会全面撤出中国市场

2008年7月3日,进入中国长达13年、直接启发产生当当网和诸多读者俱乐部诞生的贝塔斯曼书友会宣布全线撤出。在7月3日给媒体的声明中,贝塔斯曼集团中国总部宣布在这一天终止其中国书友会的运营,即上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在华的全部业务。此前,该公司与北京二十一世纪锦绣图书有限公司合作的36家连锁门店也开始陆续关闭。【详细】

13年仍水土不服导致关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贝塔斯曼员工告诉记者,贝塔斯曼书友会的运作模式套用了其在海外的做法。与此同时,当当、卓越等大型网络书店的迅速崛起,这些最初“国产”的网站多多少少借鉴了贝塔斯曼的经营模式,但很快找准了吸引读者的“命门”,比如种类繁多的产品、快速投递、100元免运费等措施,使得贝塔斯曼书友会遭到了严峻挑战。【详细】
 

美国李维斯牛仔裤曾撤出中国 退出后立即后悔

这家标志性的旧金山牛仔裤制造商于1993年宣布结束与中国承包方的合作关系。领导列维公司撤出中国的哈斯在一次演说中说,“注重成本而无视其他所有因素的决定不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长久利益”。不过,2008年列维公司以“状况令他们满意”为由,又重返了中国。时至今日,李维斯(Levi's)品牌牛仔裤在中国已经大批生产,列维公司于去年11月在北京开设了中国第501家店铺。【详细】

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


但作为公司,它们应该遵循商业和经济上的逻辑。【详细】

《列维的孩子》作者勋博格


列维公司对退出中国市场这一决定几乎立刻感到了后悔,因此他们在退出之后从未真正中断与中国市场的联系。【详细】
 

美国外汇交易服务提供商嘉盛集团撤离中国

2008年10月,美国嘉盛的外汇保证金业务撤出中国市场。美国嘉盛集团是当时全球第二大独立外汇交易服务提供商。此前已在中国提供了4年外汇保证金交易平台。不过一直处于灰色地带,从未得到中国银监会的肯定。【详细】

外汇业内人士


中国政府也不是一味不支持外汇保证金业务,可能一些相应的政策还没准备好,所以暂时停止。【详细】

其他外汇经纪商趁机抢客户


嘉盛退出给了其他外汇经纪商抢夺客户的好机会。【详细】
 

德国汉高公司全面退出中国洗涤剂市场

自2009年1月1日起,汉高中国将停止在华销售洗涤剂及家庭护理业务的产品,其中包括威白、妙力、天清三个本土品牌,以及宝莹、Perwoll、Pril、Sofix和Somat五个进口品牌。【详细】

张兵武:受到低端本土企业挤压


德国汉高撤出中国是因为其不具备宝洁在华的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同时又受到低端本土日化企业的严重挤压,前景不太理想。“现在国内洗涤剂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也越来越薄,企业做得相当辛苦。”【详细】

改革开放的进程还在继续,中国市场依然在不断向世界敞开怀抱。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东方,企业领袖们依旧认为中国是他们最大的机会场地。也许有一天,那些曾经离开中国的企业,又会和后来者一起,重新返回中国。只是到那时,它们的先入优势已不复存在。竞争会更加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