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2)
2010年03月07日 16:35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2\)

刘奇葆

记者:四川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请问刘书记,提出这一个发展目标,您是怎样考虑的?为实现这一目标,四川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刘奇葆: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中,我们对四川省情进行了再思考再认识,着眼进一步抓住用好西部大开发机遇,创造和发挥好四川的区位优势,从而形成四川的发展强势,确立了建设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定位。

这个定位首先是立足西部的发展定位。我曾经讲过一个观点,四川不是盆地的四川,而是西部的四川。作为西部大省,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通过凸显四川这一特殊地位,与西部省份共同加快发展,从而发挥出辐射西部、服务西部的作用。因此,要打好“西部”这一副牌,而不是“四川”这一张牌。找准四川在西部发展中的定位,也就找准了四川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的定位。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从发展任务上讲,就是要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一枢纽”,就是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三中心”,就是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四基地”,就是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目前,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正处于奠基期,重大工作推进处于攻坚期,积蓄的发展动能处于释放期,全省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发展布局已全面展开,规划均已形成,重点项目已经选定并加快实施,有些已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提升了我省在西部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记者:大家知道,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过程中,四川发生了“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这两大考验对你们的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冲击?是如何应对的?

刘奇葆:在我们全力推进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的重要时刻,2008年5月四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根据地震后的新形势,我们调整了全省的工作重点,把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作为全省中心工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开展了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发生地震灾害以来,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灾后重建迅速而卓有成效地展开,创造了抗灾救灾史上的“人间奇迹”。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任务最繁重的时候,我们始终没有忽视和放松抓发展。贯彻中央“两手抓”的要求,坚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大部署不动摇,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进入2008年第3季度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影响逐步加深,刚刚回升的四川经济又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果断采取干预措施,加大救经济工作力度,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事非经过不知难。那段岁月着实刻骨铭心、令人终身难忘。四川工作确实是面临着“多种矛盾叠加、多重困难聚集、多条战线作战”的艰难局面,面临着少有的遭遇和处境、少有的困难和考验、少有的压力和责任、少有的关注和关切、少有的坚强和奋起。我们万众一心、爬坡实干、共克时艰,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大灾之年全省经济增长9.5%,高于全国水平,应对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取得了初步胜利。

相关专题:

2010年全国两会财经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lizy
 
聚焦2010国家财政预算案

政府怎么花这些钱,就应当让公民看得见、看得懂、看得明白。[详细]

2010,就业之殇

一方面将有630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广大沿海地区闹起了“用工荒”。[详细]

聚焦2010年中国军费

2010年中国国防费待批准预算为5321.15亿元,比上年增长7.5%。消息传出,引发各国高度关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