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滥发,中国很生气!”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前夕,凤凰网财经对话整理的百位经济学者不约而同地对美联储接二连三的货币宽松政策发出了抗议之声,有些言辞还颇为激烈。当然,建设性意见也随之喷薄而出。
面对美元之火,中国如何应对?在这些抨击美元超发的学者里,有些是彻底脱钩派,主张人民币不再以美元为锚,放开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到位;有些虽然也认同人民币要与美元进行切割,不再与其绑定在一起惹火上身,但他们主张的策略是稳健升值,而不是一次性放开;还有些学者则意外地认为人民币应该继续与美元绑定在一起,反对汇率升值。
何去何从?期待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成功召开能带给我们一个更为清晰的答案。【网友有话】
吴敬琏
批评:对于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最低的要求就是要对美元的发行有一种国际机制加以控制。用比较粗鲁的话说就是,要给美元的发行机制套上笼头。
对策:我一直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人民币低估的结果是我们在补贴美国人。有经济学家提出人民币一次性升值的办法,说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能够阻止热钱继续流入。我觉得从源头上扼制货币超发的观点看,这种想法是对的。2003年这样做大概不会有什么危险,但现在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则会是一步险棋。
张五常
批评:三年前地球金融风暴事发,美国联储反应快,到今天,大手下重药的货币政策还是看不到有成果。凯恩斯学派的花钱政策首先败下阵来,货币调控算是用到尽。
对策:把人民币下一个稳定的锚然后让汇率自由浮动,是最可取的货币制度。放人民币出去国际漫游,让汇率自由浮动,中国不用担心其他发展中国家以汇率游戏发难,因为这样做他们会搞出自己的通胀或通缩。他们的明智选择是把他们的货币钩着人民币。
茅于轼
批评:如果美元不稳定了,就不能用作国际货币了。
对策:我一贯赞成要升值,现在我们的汇率是损人损己的,对美国不利,对中国不利,人民币升值不可能一次到位,因为不知道"位"在什么地方,只能适当着来。我赞成大幅渐进,现在百分之零点几这种调整是不起作用的,一次调3%-5%是过不了头的,如果调30%这可能会过头,我觉得不到6比1会是比较合理的区间。
朱民
批评:未来美元的贬值和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
对策:中国政府承诺且认识到市场导向的人民币汇率的重要性,这是有利中国,有利全世界,唯一问题仍然是推行的速度。
林毅夫
批评: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出乎预料的结果,造成短期资金外流,流入那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发展中国家,给其宏观经济管理带来更多的难题和挑战。同时还会有不少资金进入石油和粮食市场,推高油价与粮价,给发展中国家增添社会不稳定因素。
对策:中国最终将允许人民币缓慢升值,升值步伐将由国内经济形势来决定。
周小川
批评:美元是一种国际货币,是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美元不仅行使国际储备货币的职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有相当多的商品特别是大宗商品的定价和交易都使用美元,资本流动、直接投资、金融市场交易也大量使用美元。因此,美元对全球产生影响。如果说量化宽松政策对于美国本土是一种优化的选择,或者说是一种较优的政策选择,但是从全球的角度看,可能不一定是优化的选择,也许会产生某些副作用。
对策:"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会在市场供需基础之上找到恰当的平衡点。""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于任何类型一步到位的休克疗法"。周小川暗示,如果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中国就会允许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易纲
批评:发达国家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是开动机器印制钞票。其中一部分用于购买中国商品,中国大量价廉物美的商品流向国外,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留在国内,耗费的资源能源也记在中国头上。
对策:中国会继续推进外汇政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使其接近市场确定的平衡点。我要特别强调,这一定是渐进式的过程。
陈志武
批评:我个人肯定反对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变相让美元贬值使美国国债的实际负担下调,变相转移其他国家以及广大投资者的财富。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也在这样做,2009年贷款9万多亿,去年8万亿,今年可能7万多亿。尽管官方现在是百分之五点几的通胀率,但是我们每个人感受到的物价上涨幅度不止百分之五点几,这也是在通过通胀转移老百姓的财富。
对策: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制造业在新兴市场之间转移,使美国贸易赤字稍微下降,同时会使其进口商品价格抬高,让利率也升高,但未必会提高美国的就业。人民币升值本身不太会拉动中国的国内消费,尽管全世界都想看到这一点。人民币现在是被高估了,未来要做的应该是贬值。
胡祖六
批评:现在来看QE2影响是正面的,原来的担心都是杞人忧天。如果没有QE2,美国经济真的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但如果有QE3的话,那真的是要批评了。我们不要忘记,我们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外汇储备,就是因为一种僵化的固定的汇率制度,使我们被迫去购买外汇,这么庞大的外汇储备越来越难管理。
对策:人民币的汇率改革并不是说人民币只是升值,我是说双向的,按照市场基本面来自由的浮动,该升值的就升,该贬的就贬。如果有比较灵活的汇率制度的时候,就不需要每天央行逼迫的、无奈的去购买外汇。
张维迎
批评:一般都会说中国政府借钱给美国人,这样美国才能花钱。问题是中国人本身不能印美元,美元一定是美国印出来的,中国借给美国的是美元而不是人民币。所以,我自己理解是不是更根本的原因是美国货币政策太松,由此导致中国不得不把钱再放在美国,就是把贸易盈余再放到美国。
对策:人民币升值是不可回避的,如果我们继续实行这样的人民币低估的政策,不仅会引起国际上的一些不平衡和贸易的纠纷,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得我们自己本身国内市场的开发缺乏足够的动力。如果人民币升值之后,我想中国的企业家就会更多地来注意开发国内市场。还是那句话“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即使美国人不对我们施加压力,我们自己就可以无限期的拖下去吗?我想是不能的。
夏斌
批评:美国所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是滥发货币政策。这势必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大量热钱流入新兴市场。中国须联合国际社会力量共同呼吁抵制美国这样一种不负责任的滥发货币现象。
对策:中国应该更加理直气壮地进行资本管制以防控风险,不能手软。人民币要"走出去"就会逐步升值,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可能慢慢放大。在这一语境之下,也不排除人民币一次性升值状况。
周其仁
批评:倘若没有美元,这个星球就是所有国家都心甘情愿,也借不出如此庞大数目的钱来供山姆大叔海花。还不是因为美元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与结算货币,还不是因为美国掌控了全球货币供应,所以美元才成为美国过度负债的支点?君不见,美联储印制的天文数字的美元,到国外转一圈回去就成为美国有钱可花的国债?2007年危机爆发后,美联储还有进一步的"创新",那就是加印钞票购买美国国债。问题的关键,是中国——还有其他外国——根本管不了美元的货币准则。
对策:以汇率稳定支持出口导向战略,却遇到一个挑战:人民币汇率那头挂着的美元,其本身的币值究竟稳定还是不稳定?若美元币值稳定,人民币汇率稳定就好办,对整体经济的积极作用也明显。若美元的币值不稳定,人民币一头热搞汇率稳定,负面的代价就越积累越大。美元管不住自己,非要人民币挂美元,结果就是既管不住美元,也很难管住自己。此种情况下,高举"人民币绝不升值"大旗,高远的立意终究遭到日积月累的磨损。
李稻葵
批评:未来5到10年全球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美元会不会短期内突然崩溃。全球范围内出现通胀,各国央行都在考虑或者已经加息,这对热钱涌入中国来讲是一个缓解因素。当然,如果美国财政情况没有明显改革的迹象,金融市场会进一步波动,很多资金可能会从美国市场里撤出,自然会涌向中国。美国的政治情况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美国的情况能够稳定下来,热钱涌入的态势在下半年应该会有所放缓。
对策:从长期来看,中国将面临持久的通货膨胀压力。人民币过快的升值步伐并不利于中国遏制通货膨胀,因为,过快的人民币升值速度不仅有损中国出口商利益,也会对推高其他国家的通胀程度。人民币汇率无非就是一个结构调整的工具,中国不会重蹈日本当年的覆辙,人民币不会屈服外部压力而简单升值。
谢国忠
批评:美联储会仍然认为,它应当、也有能力拯救美国的经济问题,而且它的惟一办法就是印钞票。美联储需要用印钞来维持低利率。美国国债市场可能很快稳定下来。较高的收益率和伯南克看跌期权的复活将把投资者吸引回来。之后,美联储将会寻找另一种方法去印钞。
对策:人民币汇率要自由浮动,放弃与美元挂钩,这样就不需要再去买美元资产了。
许小年
批评:1930年代的大萧条和这一次金融海啸,根子都出在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上。美联储超低的利率,过多的流动性供应,制造了上一次的金融泡沫和这次的金融泡沫,目前一谈金融监管就是怎么管华尔街,华尔街确实需要监管,但更需要监管的是美联储,如何管住它不要再乱发货币。
对策:我个人倾向于小步的渐进式升值,并且在有了升值预期后,不要轻易向社会透露出自己升值的日程表等底牌,否则热钱会有目的和有计划地乘虚进入国内。市场经济就是价格波动的经济,不要怕一旦人民币升值就会使一些企业倒闭,其实人民币升值也是倒逼企业向海外走出去的良机。
黄益平
批评: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重新制造一个巨大的泡沫。钱多了,最终需要找到一个释放的出口。一个泡沫破灭时,制造一个更大的泡沫就可掩盖所有的问题。泡沫可能带来了一段时期的经济繁荣,但问题是,泡沫起来了,将来总有一天还要破灭。这样,就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资产泡沫之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美联储印了钱,就会往世界各地流,中国的地势比较低,流进来的钱就会更多。但钱进来了,总有一天会走,这就会对中国造成沉重的打击。
对策:中国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房子打扫干净,把门看紧。如果世界上将形成一个新的泡沫,不能让这个泡沫形成在中国的土地上。具体的对策就是三条,即升值、加息并且加强资本管制。升值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方向也比较明确。升值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逐步升值,也可以是一步到位。我认为,一步到位不是最优选择,第一是不知道到底多少算到位,第二是一次升太多对企业冲击太大,第三是改革的目的其实是建立市场机制而非升值。因此,比较好的选择是稳步升值,但是可以尽量缩短调整的时间。
曹远征
批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是最重要的货币,是锚货币,要求美国中央银行必须要稳定美国币值,但是,美国中央银行根本不管这件事。拿黄金作为参照来说,美元40多年贬值巨大,充分体现了美国的货币政策不负责任。美国政府对美元的发行没有任何的约束,国际收支顺逆差无法得到有效的调节。
对策:一定要让一个非主权货币,也就是跟主权国家脱钩的超越货币来充当世界货币,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巴曙松
批评:量化宽松将进入常态化阶段,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而言,意味着宏观政策选择,将在出口竞争力与资产泡沫之间面临两难。
对策:人民币应该放松紧盯美元的政策,逐步从参考一篮子货币,转向直接或紧或松的盯住一篮子货币,从而给国际市场一个清楚的预期,确定相对稳定的升值幅度。
贺力平
批评:反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美元超发当然有损一切美元持有人的利益。
对策:人民币需要与美元切割,允许汇率自由浮动。
高善文
批评:目前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元区在采取量化宽松政策,新兴经济体则受到难以遏制的通货膨胀或资产泡沫的困扰,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一国际格局至少会持续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对策:即使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名义汇率不升值,人民币自身的实际有效汇率也在快速升值。所以从中期来看,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这样的判断可能是不成立的。但是,如果我们从短期的角度来看问题,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的原因,不排除人民币汇率在未来3到6个月会与美元脱钩,并重新缓步升值。
韦森
批评:如果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实际上成了中国通过发人民币来支持美国政府发债,反过来则把通货膨胀的重担扛在我们自己肩上,由中国的央行自己来背。
对策:说到底又牵涉到人民币能否真正采取浮动汇率的问题。汇率不自由浮动,你想把外汇甩给商业银行、公司、企业和个人,还真甩不出去。只有人民币汇率随着市场需求自由浮动了,有升有降,投资者就可以根据汇率情况来购买和出售人民币或美元。
哈继铭
批评: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货币超发,引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恐慌性上涨,进而推高全球商品整体价格,并传递到中国。人民币汇率如果选择保持不动,在物价上,我们就要做好准备忍受比较高的通胀压力。
对策:长期来看,人民币会越来越值钱。这将对中国非常有好处,不仅可以更好地拉动消费增长,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更好平衡地域发展。人民币价值上升,工资水平也会上升,越来越多的公司可能从沿海搬迁到内陆地区。这可以使内陆贫困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王庆
批评: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其后果是新兴经济体遭遇国际经济政策环境与国内经济形势不匹配的复杂情况。对新兴经济体而言,流动性泛滥会制造新的金融风险,比如资产价格泡沫。
对策:美国可能推出QE3政策,若如此会给中国通胀施加新压力,那么就应该选择人民币升值来抑制输入型通胀。如果QE3推出,则不确定通胀是否会再创年内新高,这将决定于中国自身货币政策调整是否到位。而货币政策的调整应由不同工具组合而成,应多使用汇率而非利率政策,通过升值来抑制输入性通胀压力。
罗奇
批评:新一轮量化宽松是个大错误,美联储继续沉迷于注入流动性,重走依靠资产泡沫的老路。而这一做法,正是将美国和世界经济引入危机的根源。而对于中国等国家,这意味这大量外部资金流入,对实体经济将是巨大风险。
对策:中美的贸易失衡是一个多边的问题,不能通过双边汇率调节来解决。美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不是正确的方式,无助于实现国际贸易平衡。
约翰·泰勒
批评:我希望不要采取这样的政策,这是不负责任的,对其他国家也有害。美元大幅贬值可能提升原油价格等,我希望不要这样做。同时,我们现在的很多债务都是短期的,通过通胀解决债务问题并不会有太大作用,因此,不应该采取这种策略。
对策:中国政府维持固定汇率,将很难控制通胀压力。美国政府一直要求中国应该让市场决定人民币汇率,特别是美国制造商 抱怨人民币被低估。让人民币升值,可以让中国人民银行更加专注于利率政策和控制通胀,而不是进行干预以防止汇率升值。
鲁政委
批评:全球通胀高企的根源在于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为救市导致流动性大量过剩,其中以美联储的低利率及量化宽松为主因。因此,只要美联储保持目前低利率不变,其他国家采取加息等紧缩货币政策抗通胀的效果就相当有限。
对策:当务之急是建立随行就市的人民币自由浮动汇率机制,如果不走到真正的浮动汇率,人民币不可能成为国际的货币。
刘煜辉
批评:美国人会不断尝试量化宽松的底线,推动美元贬值是美国上下的共识。这并不需要什么"阴谋论",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逻辑。美国人这种特别偏好源自于所谓的"美元的结构性权力"。是因为当今全球经济体系的许多规则和制度的制定,都与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密切相关,没有利益机制能够改变这一点。
对策:到今天,诸公应该看清楚了,人民币自由浮动其实也就是止痛和退烧之类的药,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是升值促结构平衡,还是结构平衡去升值之"势",中国的经济学家一直没想明白,政府或许想明白了,但没法去做。
梁小民
批评:美国货币发行量过多,"热钱"就会流入国内,它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引起资产价格膨胀,资产价格现在主要就是指地产和股市。大多数老百姓分享不到多少资产价格膨胀的收益,反而必须要承担物价上涨的后果。比如现在资产价格上涨,房价高了,很多在北京租房住的打工者,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要"享受"随之上涨的租金。
对策: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但是对我们来说,现在其对出口的影响更主要。我们考虑经济政策问题,不能仅仅从经济学理论出发,而应该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和谐为前提,这才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所以,人民币汇率调是要调,但幅度不能大了。
樊纲
批评:美元贬值带来的结果是,其他货币面临的升值压力增大,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中国等其他国家带来输入型通胀的风险。
对策:我个人一直赞成人民币渐进升值。
魏建国
批评:美国很有可能出台第三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事实上是稀释美国债务,向债务注水。这种做法虚伪,美国利益至上,会对世界经济带来更坏的影响。
对策:用人民币升值的办法来防范物价过快上涨是一种很危险的事情。
姚景源
批评: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靠印钞票来应对危机,而其中美国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最根本的原因。美元泛滥导致了国际原材料价格飞涨,而我国又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其中不少是购买原材料,这也就形成了输入性的通胀。中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部分原因,是美国货币供应的快速增长,因此对于目前物价上涨的局面,美国应负起责任。
对策:如果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我们出口会立刻受到巨大影响,如果出口受到影响,这不单是中国经济的问题。全世界这十来年的经济增长是两部发动机,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金融危机,美国这个发动机灭火了,现在就剩下中国这一部,如果这部发动机再灭火,那就不是中国经济的灾难,而是整个世界经济的灾难,所以稳定人民币汇率应当说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的需要,也是整个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郑新立
批评:长期以来美国利用美元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滥用国家信用,滥发美元,任凭美元的金融衍生产品泛滥。这一次在危机的应对中,美联储采取了错误的办法,是通过量化宽松的政策,也就是向美元大量注水的办法来转嫁危机的影响。
对策:人民币过快升值将损害中国出口商的利益,对中国经济复苏带来极大威胁。每年升值2%-3%比较合理。
贾康
批评:美元是有世界货币霸权的,金融危机由它造成,回过头来它让全世界跟它一起买单,它还搞量化宽松,它的操纵就是在一个主权意念之下,它怎么使它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框架。
对策:但中国汇率机制市场化的进程,必须是渐进的,因为它与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人民币的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有内在联系。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汇率机制市场化进程也不可能太快。
宋国青
批评:从历史经验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最重要的因素是利率太低,"货币政策的失误,才在商品市场产生这么大的浪花。"美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国际油价居高不下。
对策:目前的进出口情况跟以前大不一样,很难说人民币升值到哪个幅度才算合理。但是汇率不会在短期内大幅升值突破6.4。日前盛传的人民币可能出现一次性升值到位的政策并不会实现。
章玉贵
批评:今年以来持续动荡的国际金融与经济形势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绑架了世界经济与金融。美国是不是不负责任的经济领袖,已不需要再举证了。按照美国的逻辑,美元作为储备货币,是要付出相应成本的,因此,美国多印一点钞票很正常。不过,如果把美元比作是"XO",喝的时候可以适度加水加冰,那么这个量肯定不能无限度。但美国现在差不多把美元当作可以无限加水加冰的"XO"。为了摆脱美元的绑架,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既需要建立抗击打能力强大的经济体系,更需要有一套前瞻性的金融发展战略以及为数不少的金融大师。
对策:成熟的国内金融市场体系、健全的金融法律制度、无所不在的风险意识以及高水准的金融监管机制,是支撑货币国际化的内生性条件。为了摆脱美元的绑架,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既需要建立抗击打能力强大的经济体系,更需要有一套前瞻性的金融发展战略以及为数不少的金融大师。
江涌
批评: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是将美债问题国际化,让全世界的债权人替美国埋单。
对策: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货币是捆绑在其他国家货币上的,汇改符合中国的大国身份。
李向阳
批评: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进一步量化宽松,全球通胀将无法遏制。
对策:人民币必须要走一条制度化国际化道路。
刘世锦
批评:美国搞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后,全球整个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长,流动性泛滥,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带来很大的通胀的压力。
对策:从长期趋势来讲,人民币会有一个调整。但是从短期来讲,目前汇率并不是调整的好时机,我们现在还是要促进增长。
隆国强
批评: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来说主要是受益的,对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来说,是有利有弊的。所谓的利就是美国的经济复苏了,可能会带动它的进口,其他的国家也会从中受益。弊就是全球已经出现了流动性的过剩,新兴经济体面临着比较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国进一步实行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毫无疑问会加剧这种形势。
对策: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当中国的外部需求更加明朗,进出口的增长速度差距进一步缩小的时候。考虑企业的生存发展和金融市场发育的状况,台阶式的升值将对企业更加有利。
梅新育
批评:国际货币体系核心国家滥发货币的"货币洪灾"已成事实。
对策:人民币一次性显著升值必然进一步大大恶化中国本来已经相当糟糕的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激化社会矛盾。
谭雅玲
批评:美国之所以敢实行量化宽松,是因为美元的货币资质与货币地位与其他币种截然不同,它60%的发行量在全世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要覆盖所有市场。全世界的财富在增加,美国正是以美元的高覆盖率来实现对世界财富按照美国的意愿来重新分配。
对策:坚决反对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预期应该打消。
汤敏
批评:目前的汇率之争,实际上是各国在内需管理受挫后,向外需争市场的重要手段。美元可谓始作俑者。美元汇率的贬值看似市场行为,实则具有很强的主动性贬值色彩。
对策:在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兑美元升值一倍,由于内需无法拓展、出口受重压,使得日本走上泡沫经济之路。殷鉴在前,中国不可能重走日本的老路。
王小广
批评:美国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使其经济发展过多地透支未来,政府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严重,家庭透支消费难以为继。
对策:中国的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时发生了迷失,失去了它的独立性,金融危机时他们大降息,我们也大降息,他们扩张货币,我们也扩张货币,扩得也很严重。中国的货币政策一定要保持独立性。
殷剑峰
批评:无论QE3出不出台,美国都会实行变相的QE3。但是这种宽松的政策是治标不治本的。美国的经济结构存在问题,不是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能解决的。
对策:人民币一定要保持温和的升值预期,必须抵制任何人、任何机构和任何国家对人民币升值提出的无理要求。
袁钢明
批评: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并没有重振美国经济,反而造成全球货币混乱,引发汇率和贸易争端。
对策: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太大了。现在整体来看美元肯定要贬值,这是挡不住的。
张燕生
批评:美联储基准利率到2013年都维持在0至0.25%的水平,这对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而言简直是一场噩梦。QE3将促使美元贬值。一方面,美元贬值促进美国产品出口,另一方面,美元下跌导致美债价值大量蒸发,为美国减债和赖债提供手段,加速全球财富的转移和再分配。同时,美国的宽松货币环境还推动了全球资产泡沫的形成。
对策:要加快人民币的形成机制改革,要改变人民币汇率的爬行升值所形成的一致性预期和套汇行为。
余云辉
批评:大西洋彼岸的金融风暴引发了美联储推动的"美元海啸",越过中国薄弱的金融防线,中国正在成为美元的主要"泄洪区"。全球美元进入中国所引发的人民币基础货币被动投放以及由此产生的通货膨胀,外在表现为货币超发的种种现象,内在实质则属于国际美元资本稀释人民币的购买力,转移了中国的储蓄财富。
对策:摆脱中国货币政策恶性循环的根本出路在于中国政府需要重新掌控人民币的话语权和定价权,需要主导和控制本国货币的发行权,需要严格执行独立自主的大国方略。通过一系列系统性的、前瞻性、有弹性的经济金融政策设计,牢牢控制国家的货币发行自主权和货币定价自主权。
王建
批评:在次债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机构生产金融商品的能力被毁掉了,只有靠美国政府站到前台来卖信誉尚存的美国国债来维持顺差。但是美国政府的负债率大大超过警戒线后,人们也开始怀疑美债的信誉。买美债的投资人越来越少,只有靠美联储来包销。QE的性质在QE2后也发生了变化,就是从为美国的金融与非金融企业融资,变成了直接为美国财政部融资。所以,美国推出QE3毫无悬念。但QE的实质作用就是滥发美元钞票,最终会导致美元的大幅贬值。到时对美国拥有顺差的国家就不会愿意再接受美元,也不会愿意继续拥有美元资产,美元和美国的金融市场就会发生崩溃。所以,这一次危机的爆发,其结果很可能就是美元的崩溃。
对策:在新危机正在逼近的时刻,中国应该做的事情是给本国经济增加温度,而不是继续降温。自去年以来的货币紧缩过程也应该结束了。通胀的确会继续上行,但已经不是货币政策能管的事情,应该由财政政策来接手,即用补贴的方法来保护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利益。从长期看,还必须加快体制改革以理顺分配关系,以及启动大规模的城市化,只有这些做法才能从根本上开启中国的内需,从而保证中国在世界大危机中能屹立不动。
焦建国
批评:美联储是否抛出QE3,不是我们反对还是支持的问题,而是美联储最后如何决定的事。当然美联储对此非常难以拿捏。最大的担心是,一旦抛出QE3,结果可能是既不能提高就业率,又推动了通货膨胀,真正陷入滞涨,下一步就更不好办了。从我们的立场看,是反对再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因为它会对我们造成实实在在的冲击,对提振美国经济也未必管用。
对策:人民币与美元完全脱钩,不是个简单的事,这里涉及到很多问题。但中国应该进一步放宽外汇管制,放开自由兑换,大量的美元存款可以兑换套现为人民币,支持中国经济。
乔虹
批评:国际宽松货币政策对通胀是向上推的。第一,美国的量化宽松最直接的渠道是美元贬值,大宗商品的价格直线向上走,从输入性通胀的角度来说,这会输入一部分通胀。第二,通胀会通过货币渠道进入中国,货币政策的输入靠的是金融状况指数,无论是从风险偏好的产品预期以及其他的热钱的流入等方式来看,这种货币政策可以直接传导进入中国。
对策:目前内需和外需两者中,内需势头相对强劲,这意味着贸易失衡将不会十分严重,经常项目顺差将保持较低水平。因此,与2005年和2007年情形不同,决策层不会把调整人民币汇率当作一项紧迫的任务。但当人民币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压力逐渐升级,外部需求的走势更加强劲的时候,人民币将面临进一步的升值压力。
沈明高
批评:如果你站在美国的角度,它要稳定经济增长,它要降低失业率,它的能够选择的办法也很少。当然,我们站在中国这一面的话,我们不希望它这么做,对吧。它这么做的这个恶果就是说,可能有增加了全球的流动性。这个全球的流动性对中国有一个冲击。但是我觉得站在我们中国自己的立场上,我们也不能完全说你不应该这么做,一是人家是一个主权国家,第二,我们也有我们自己应对的办法。
对策:人民币升值对通胀肯定是有抑制作用的,就是通胀高的时候,人民币升值会加快,特别是通胀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带来的,你要进口大宗商品,人民币升值进口价,人民币基价的价格就低了,这样对于这个通胀的压力就会比较小。人民币升值本身就是一个结构调整的过程,你只要人民币保持一个比较低估的水平,这些调整就不会发生,你人民币升值,逐步升值,它的调整的这个步伐就可能加快。
陆前进
批评: 在布鲁塞尔欧盟27个成员国的首脑会议上,法国总统萨科齐提出应建立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约束美国货币印刷大权,削弱美国货币的主导权。因为美元货币滥发是引发全球金融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策:人民币升值和贬值的幅度,本来就不应该让对手猜到。如果对手知道你的底牌,肯定让对手赚钱了。庄家不能让赌客赚到钱,而要跟赌客去玩。"投机过程本身就是投机者和央行的博弈过程,投机者要判断汇率的走势,央行要打破投机者的预期,不能让汇率跟着投机者的预期走,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要增加,投机资本获利的不确定性也就更大,投机资本的成本相应上升。
左小蕾
批评:美联储的超低利率政策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之一,超低利率的政策实际上是一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此次美联储再次维持超低利率政策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对策: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外储损失,同时更重要的是将导致国内通胀,短期内抛售美债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屈宏斌
批评:美国在施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有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会面临这种热钱资金涌入的这种压力的,再加上本来大家对人民币升值就有预期,任何流入的热钱的任何一个微小增加,都会立即反应在外汇储备增加上。
对策: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更有弹性的汇率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更有弹性的汇率无疑也扩大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使得货币政策能够更好地为国内经济需求服务,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连平
批评:美联储宣布将超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延续到2013年,同时QE3出台的可能性有所增加。美元的长期泛滥之势已难以扭转,这势必导致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从而加大长期输入型通胀压力。
对策: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未来一个阶段可加大对美元汇率的双向波动。未来为狙击国际短期套利资本的流入,并抵御输入型通胀压力,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可进一步增强。
陈东琪
批评:我希望不要采取这样的政策,这是不负责任的,对其他国家也有害。美元大幅贬值可能提升原油价格等,我希望不要这样做。同时,我们现在的很多债务都是短期的,通过通胀解决债务问题并不会有太大作用,因此,不应该采取这种策略。
对策:继续走渐进之路,在微调中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人民币不能走大幅升值的道路,不能采用一次性"试错"的办法。具体操作中,继续保持3%-4%左右的变化幅度。这个幅度,微利出口企业可以承受并不断适应,在美元一年期基准利率、债券收益率水平以内,对出口企业和我国在海外的储备资产债权影响不很大。
赵晓
批评:2005年汇改之后的汇率制度仍存在很大缺陷,是一种管理浮动制,只是降低了美元权重而已。从这几年实行的效果看来,国内货币政策很难起到稳定促发展的作用。盯住美元汇率一旦与目标值脱节,出现间歇性跳跃性的汇率调整,资本管制名存实亡,极易引起外汇投机行为和货币供给量的大幅波动问题,甚至破坏正常贸易。不可能有效的管制热钱,热钱是没有办法定义的,正是因为汇率制度的缺陷才有了所谓热钱的流动。
对策:中国应当利用2008年8月强制结售汇取消的契机进一步调整汇率制度,克服一些浮动汇率制的弊端。汇率也是一种价格,如果由市场决定,对于提高外贸进出口的资源分配效率,促进中国经济由外需转向内需主导很有利。
肖耿
批评:在汇率波动终于被认为是不可取的政策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将不可避免地推高全球的平均长期通胀预期。更为重要的是,它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更为强劲的通胀率。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率由全球平均通胀率与本国结构性通胀率两部分相加组成。新兴市场国家如果愿意让其货币升值则可以部分冲销其结构性通胀;如果新兴市场国家希望维持汇率稳定,就必须接受较高的结构性通胀。
对策:客观看待CPI通胀指数,并对其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人民币实际汇率在过去10年可能已经由于通胀而升值20%以上。更准确的通胀统计数字可以迅速且有说服力地缓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其次,因通胀而受影响的弱势群体可以通过适当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弥补其损失。在全球汇率战休战之后,各国间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主要落在各国不同的增长率、投资回报率、利率及通胀率上。有了合理通胀率、利率及汇率,就可以避免资产泡沫。没有资产泡沫,就不用过分担忧"热钱"的冲击。
陈永昌
批评:第一,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超发美元,美元贬值后加大了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伤害中国的出口经济。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国际游资和热钱涌入中国,增大中国经济泡沫的风险。第二,美元超发导致美元贬值,使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那部分外汇储备跟着蒸发缩水,从而使中国外储资源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也是美国货币战争的又一种表现形式。第三,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超发上万亿美元导致全球美元流动性过剩和美元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如石油、矿产品、黄金、粮食等产品大幅涨价,这等于变相向世界各国输出通货膨胀和转嫁危机,这也是中国近年产生通货膨胀的外来因素。
对策:人民币升值从长远看利大于弊,从短期看弊大于利,权衡利弊取其优,人民币还是应该实行弹性汇率,按经济规律办事,加快汇率的市场改革步伐。
华民
批评:1979年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的发行没有了制约。美国通过滥发美元,对内可以提高全民福利,对外则绑架了全世界。大量美元过剩催生了房地产泡沫,而格林斯潘的错误干预则将之捅破。全世界都在为泡沫的破灭而买单,全世界都被美元绑架了。
对策:中国要守住利率和汇率政策的底线——一方面绝不能因为外界压力而让人民币大幅升值,另一方面尽量谨慎使用加息动作来调节货币政策。因为如果守不住这两条底线,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利差的扩大,将刺激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冲击金融体系并催生泡沫。
李庆云
批评:美国还在国内采取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和低利率政策,引发套利性(carry trade)货币交易,使美元大量流入新兴市场经济等国家,导致美元贬值及相关国际货币升值。
对策:中国应在汇率浮动幅度和贸易两方面进行调整,提高汇率的弹性,同时扩大内需以降低贸易差额。
龚方雄
批评:美国未来推出QE3计划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如果此次QE3相较之前的QE2无本质提升,只是简单的重复,美国经济不见得会有起色,反而会推高通胀,对解决就业问题也没有实质上的拉动。这样的QE3有可能会让股市好几年,结果只是全球的商品资源又发生一轮泡沫。
对策:在未来十年内,人民币至少会升值一倍,"从现在的6.4变为十年内的3.2是非常有可能的一件事。"只要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继续维持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通过制度、体制、科技上的创新,在未来拥有全球知名的品牌,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人民币升值的空间是巨大的。
曹凤岐
批评: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将给中国经济及股市带来持续不断的负面影响。事实上美国经济增长早就深陷债务依赖模式,只能通过借新债还旧债来解决经济和财政问题。但国内经济增长又乏力,就会狂印美钞来还债,美元贬值不可避免。美国且还不断逼压人民币升值,致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下滑。中国的较高利率会让外资及热钱不断流入,外汇占款不断增加,加剧中国的输入型通胀。输入型通胀会加大国内调控的难度,A股面临的压力更多,总体来讲将会呈现宽幅震荡的波段起伏型走势。
对策:应当逐步改变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实行以一篮子货币为基础确定同各国货币的合理比价,并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真正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我国应根据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国际货币、外汇储备等的变化,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小幅度地调整人民币汇率,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增加汇率变动的灵活性。
刘伟
批评:专家预计美国仍将在必要时推出变相版宽松政策,形式可能会更加隐蔽。但是这一预期并没有表现在最近的资源品价格上,所以如果量化宽松继续进行下去的话,会推动大宗商品价格恢复性上涨,甚至有可能出现涨幅较大的情况。
对策: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比较有利。不升值的话,中国经济就会面临不利的供给冲击,中国经济迟早会出现滞涨,也就是失业上升、物价上涨、经济增长率下滑;而升值的话,中国经济就同时面临不利的需求冲击和有利的供给冲击,通货膨胀率会下跌,失业率可能会上升、经济增长率可能也会下滑,但失业率上升的幅度和经济增长率下滑的幅度都会小于不升值的情形。因此,我国应该选择人民币升值。
钟伟
批评:美联储的"定量宽松"政策,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定量宽松"直接窖藏了美国境内的美元资产存量,增加了美元存量,利率汇率走低,资产价格得到支持,金融和实体经济能够在更廉价和更宽裕的货币环境下运行,对美国经济整体有利。从战略角度而言,人民币在亚洲取得区域货币的地位,中国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中更广泛地运用人民币计价、交易和结算,是对付"定量宽松"之类的"廉价美元"政策的最好手段,但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尚很漫长,目前的政策选择较为有限。
对策:中国应对"定量宽松"的政策选择:一是促使人民币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向盯住美元复归;二是中国增持美元资产的"条件性",中国政府在增加持有美元资产时,可附加特定条件要求美国财政部赎回;要求联邦政府推动国会减少针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增持美元国债和技术、设备转让以及对台问题的挂钩等等,"条件性"的附加,比获得美国联邦政府的口头承诺更为可靠;三是中国推动美联储"定量宽松"政策下,交易对手不仅仅覆盖美国财政部、MBS和机构债,也应无条件或者有条件地覆盖美元资产的境外持有人;四是中国可尝试对IMF进行注入流动性。
郎咸平
批评:美国人第一轮"量化宽松"余波未平,美联储就又启动了第二轮。美联储第一轮用9000亿美元3个月就让美元贬值了12.5%,换言之就是送给了中国12.5%的通货膨胀率。
对策:我们不要把人民币升值看得太简单,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打败了经济将受重创。1985年美国对日本就是汇率的问题,以日本失败而告终。日本汇率大战失败的损失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损失。
陆磊
批评:反对美国量化宽松。首先,从理论上来说,美国要经历一到两年才能走出衰退,因此会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并且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之配合。第二,美元是世界性货币,量化宽松会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同时使国际货币体系陷入紊乱。美国拯救经济应该摒弃宏观方面,而更多的从微观企业着手,把精力放在实体经济上。比如鼓励科技前端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等等,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不是只会超发货币。
对策: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债权人,主导权在美国手中。目前来看,中国应该采取紧缩性政策来应对货币泛滥。现阶段,不赞成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人民币应该与美元保持一个若即若离的态度,逐步升值,进入一个相对强势的通道。如果一下子放开,会造成大量热钱获利后外逃,造成大麻烦。
奚君羊
批评:从有利于美国经济的角度看,鉴于美国经济很不景气,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实施宽松政策有其必要性。但从整个世界经济角度看,如果宽松政策过度,可能引发全球通胀,对此须保持予以关注。美元超发会使美元汇率加速下滑,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或者导致中国出口的减少,或者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继续大幅度增加,促使央行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投放,通胀局势恶化。
对策:人民币应该真正做到参考一篮子货币确定汇率水平,逐步摆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从长远来看应该允许汇率自由浮动。但鉴于目前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一旦自由浮动,必然出现人民币汇率急剧上升的现象,可能引发外汇市场的极度波动。因此,应该在放松资本流出管制和进口限制的过程中使人民币逐步升值到均衡水平,然后实施自由浮动。
李德水
批评:我们可与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共同遏制美元过度贬值,因为他们都深受美元贬值之苦,大家有着共同的诉求。全世界都应该形成这样一个共识: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当务之急是全球加强合作,稳定经济增长,稳定经济增长就必须稳定全球贸易,而稳定全球贸易的关键则是稳定汇率。
对策: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国家强大的软硬实力支撑,而且只有在外贸出现较大逆差的时候,人民币才能发挥铸币税的作用,才能成为贸易伙伴国的储备货币,同时,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情,涉及有关国家的核心利益,所以这件事情不能操之过急。
马骏
批评: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将推高金融资产和大宗商品的价格,进而为日后更高的通货膨胀埋下伏笔。另一方面,"量化宽松"将推动投机资本流入新兴经济体,导致这些经济体面临更大的通胀风险。因此,总的来说日后全球面临的通胀风险大于通缩风险,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对策:人民币今年应该会以5%的速度升值,因为今年通胀压力较大,其中包括进口通胀的压力:棕榈油,铜、石油、大豆过去4个月平均涨了20%。未来5年,人民币每年将升值3%至5%,并且在5年内能达到基本可兑换。
沈建光
批评:伴随着美国经济内生动力逐步加强,继续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必要性降低。而且,由于量化宽松引发通胀压力的增大与热钱肆意流动,已经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这也将是美国是否会再次"一意孤行"的潜在压力。
对策:现时当局面临的不是做不做而是必须做的问题,因为如果一直盯着美元,积累大量美元资产,最后将不可避免面临贬值风险若人民币实现自由可兑换,进而成为储备货币,就无须再积累美元。
宋鸿兵
批评: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只是通过利率成本这个角度去刺激经济,实际上这是无效的,由于在高度负债之下,大家是没有能力再去进行贷款,而不是说由于你的利息高低影响它贷款的意愿,它是能力和意愿之间一个本质的差别,所以量化宽松三也不会奏效。从历史上来看,美国现在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是不可行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负债问题。他们实际上是希望通过量化宽松一、二、三政策,把美国高负债的问题通过通货膨胀的形势冲向全世界!
对策:人民币升值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我觉得在很多相关的研究中有相当重要的一点没有被解读出来,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手中持有大量美国债券、金融资产,美元迫使人民币升值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对中国来说最严重的一个后果,就是相当于中国国内的储蓄被美国剥夺了,是国家财富直接受到损失的问题。当人民币升值10%—20%,国内损失可能高达数万亿人民币,也许相当于一年财政总收入,相当于GDP的10%,是这个数量级的损失。也就是说,你的钱变成美元借给美国之后,当美国迫使你升值的时候,意味着你国内的储蓄直接被美国没收了
汪涛
批评:美联储双管齐下的政策降低了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也同时令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面临更大规模资本流入的风险。针对亚洲面临的大规模资本流入风险,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建议,中国应筑起多道防线去管理流动性,防止信贷过度扩张,并放宽资本流出的管制。
对策:尽管人民币汇率目前小幅贬值,但这仅仅是很短时间内的现象,长期看人民币仍然是被低估的,我预计今年年内人民币将升值4%。人民币到底该升值多少是合适的,在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是不可能知道的,因此造成了国外一些学者通过自己的测算方法得出了夸张的数据,从而给中国当局施压。
丁一凡
批评:美国实施货币宽松政策使得像中国这样的经济体受到的损害特别大。
对策:人民币升值实际上并不完全对中国经济不利,低汇率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来讲是不利的。
叶航
批评:现在的问题在于,任何国家反对联储新的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我估计,以美国的处事方式,只要他认为有必要出台QE3,他是不会顾及其他国家的反对的。最令人担忧的问题还在于,伯南克完全可以对外宣称没有QE3,但事实上联储可以默许奥巴马政府大量印发美元来对冲巨额财政赤字(因为,我觉得美国政府现在要降低财政赤字,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从而把大部分因流动性泛滥产生的成本转嫁给世界上持有美元的国家。 从短期来看,由此带来的损害,中国几乎无法避免,因为中国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但从中长期来看,美元超发的最终结局将导致以美元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彻底崩溃。中国人要有耐心,争取在各方面促使美元体系崩溃,而不能给它喘息的机会。
对策:人民币与美元切割允许汇率自由浮动,暂时还有困难,关键在于我国的货币体系及经济体系还没有对汇率自由浮动做好充分准备。只有当人民币汇率有较大上升幅度以后,放开汇率升值的空间有限而且政府和企业能够控制的时候,才是实现汇率自由浮动的最佳时机。
周春生
批评:美国推出QE3,负面影响会很大,而且对美国经济的刺激作用非常有限。目前美国的问题不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就可以完成的。美联储在提振经济上,可以用"黔驴技穷"来形容。在我国央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前提下,美国再次滥发货币会造成人民币升值,热钱大量流入。
对策:无论有无国外升值压力,人民币汇率改革都已势在必行。他表示,人民币有更大的市场空间,甚至能够有机会为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准备更好的条件。
向松祚
批评:美元滥发导致全球通胀恶化,等于美国向全球征收通货膨胀税,也是财富向美国转移。美元钞票滥发导致美元汇率长期贬值和全球通货膨胀,意味着外国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券持续贬值,美国实际上是以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的方式间接赖债或抵消对外债务。美元钞票滥发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大幅度增加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本,增加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元货币滥发和美元汇率动荡加剧全球汇率和金融动荡,增加企业的汇率风险和提高相应的风险成本,对我国稳定出口增长非常不利。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热钱加速流入中国,一方面强化人民币升值预期,扩大实际升值幅度,一方面大量热钱流入房地产和其他资产市场,加剧房地产调控难度,并有进一步恶化资产价格泡沫之可能。我国货币政策和整体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对策: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基本政策方针,绝对不能允许人民币大幅度快速升值,更不能让人民币汇率完全浮动。实施人民币汇率双向有管理浮动,消除单边升值预期。继续采取多种措施(譬如差别准备金率),强化对热钱的监管,防止热钱大规模进入房地产市场。必须采取上调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控制信贷总规模等一系列措施,坚决遏制住国内通胀恶化的局面。
吴晓求
批评:美联储低利率会使得美元泛滥,对中国的汇率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又会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升值,美元泛滥带来美元贬值,对中国有一些的影响。QE3推出的可能性和概率大幅度增加,真的推出QE3会得不偿失,因为最后的结果是对美元信用带来很大的风险,如同美国国债上限的提高对美债市场带来新的风险一样。
对策:QE3推出对美元信用带来很大的风险,对中国来说也是两方面,一方面会引起人民币的升值,同样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出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全球性的通胀,同时使中国控制通胀的局面更加困难。事实上如果这个时候推出人民币国际化,也许全球机构投资者包括全球私人部门可能就不会持有那么多美元,开始持有人民币,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要看到这一条,我们有时候胆子有点小。
李晶
批评:若美国推QE3,对长期经济发展帮助不大。目前美国失业率严重,经济增长仅约1%,首要任务须增加就业机会,及减低债务负担。若QE3推出,相信资金会涌入新兴市场,包括内地,从而推高通胀及资产价格,不利大市发展。
对策:人民币一次性的大幅度升值对经济是没有好处的。人民币小幅的升值,循序渐进,每年升3%到5%,其实对出口的行业来看,它们是能承受的,如果人民币在未来的15年,出现每年小幅度的增值,可以把整个中国经济导向转换过来。
曹红辉
批评:美元超发一方面源于现行缺乏制衡的国际货币制度,另一方面则源于长期困扰美国的债务货币化政策。
对策:利用国际协调,加强国际合作,形成国际压力,敦促美国加强自我约束,建立美元的国际监管与制约机制应成为未来中国对美的主要金融政策之一,以对美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形成平衡。
何茂春
批评:货币宽松是刺激美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但实施时应考虑到其他国家,否则别的国家即便从中受益,也会谴责美国,不会感激美国。最终导致美国金融信用等级进一步下降,其金融霸主也会迅速跌落。
对策:我们咬住人民币目前的政策,是有道理的,也是必须的。当前人民币政策应继续保持,若干年后中国完善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就巩固了,夯实了,那时升值对世界也是巨大的贡献。
侯若石
批评:美国的增发货币对其他国家的通货膨胀确实是很大的威胁,这个道理是不言自明的。货币增发以后,美元在全世界泛滥,必然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对策:还必须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特别应该及时的加息,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我们的汇率制度改革必须是逐步的,不能是太激进。
梅建平
批评: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我觉得就像青霉素打了四针,已经打到极致了,已经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了,再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效果。
对策:我们必须要有这样一种紧迫性,金融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利率的市场化必须尽快启动。但在金融系统还没有准备好之前,在就业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转型之前,还是得以小步快走的方式。
滕泰
批评:美元和欧元都在贬值。这两种货币的贬值既是相互竞争,又是相互掩护,最后全世界还是要为他们滥发货币来买单。
对策:如果人民币不升值就得购汇,就造成国内货币流通过剩。人民币现在不升值有6大风险:继续刺激民工荒,不利于物价调控,失去货币独立性,造成中小企业成为汇率的牺牲品,外汇储备继续增加,消费者福利受损失,人民币国际化利益提前输送到国外。
邵宇
批评:美国可以通过量化宽松让美元贬值,并通过大宗商品将成本转嫁给生产国,同时使美元储备持有国的资产缩水,由此看来,美国才是最大的汇率操纵国。美元霸权地位令消费国的二次刺激让生产国买单,挑起货币战争。正如美国前财长康纳利所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
对策:人民币升值不会一直持续,人民币实际汇率已经因为欧元贬值大幅上升了。如果一篮子货币真的是目标,根据我们测算,人民币升值空间短期不会太大。
王松奇
批评:美联储通过卖国债,通过财政刺激来解决它这个需求不足的问题,效果不理想,无法解决根源性问题,它们的根源性问题在于实体经济不行。
对策:中国应该自身练好内功,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提高劳动生产力。
张陶伟
批评:全球经济情况都在恶化,用所谓积极财政政策来挽救金融危机,就是用一个新泡沫来挽救一个旧泡沫,基本上只能有暂时的麻痹效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对策:中国应该自身练好内功,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提高劳动生产力。
赵锡军
批评: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在国内流通和在国际流通差不多各占50%,有50%的溢出效应。而国际上很多资产很多交易是以美元标价,所以其流通量越大就越会推高国际价格,造成国际性通货膨胀。
对策:目前情况下要加强资本流动的管理。贸易顺差可以通过升值平衡、减少,但是资本的流入越多却越难管理。
赵留彦
批评:即使推出QE3,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也不会太明显,是损人不利己的一个事情。
对策:人民币升值虽然可以降低一些材料进口企业的成本,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但是升值不可能是一次大幅升值,必定是渐进的,这样会导致热钱不断进入,容易推高资产价格上涨,反而会推高通货膨胀。而加息将直接收缩流动性。
孙立坚
批评:今天,无论从贸易的角度还是从投资的角度,无论是存量美元资产还是未来新增对外资产,都会受到美国货币政策运行机制的严重影响。事实上,在开放经济的环境下,美国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看似能够给自己带来短暂的流动性保障的效果,但是由于上述货币锚功能的破坏,恰恰会导致美国经济今天更加依赖的外部环境变得日益动荡,从而使得美国自身的宏观政策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对策:所以,改变目前这种被动的格局,就需要我们加快改变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活动中所拥有的垄断地位。为此,目前中国刻不容缓需要做的事,就是联合世界其他国家,通过国际组织的平台,比如G20等,要求美国不能像其他主权国家任意使用货币政策来挽救自己的经济。
沈骥如
批评:从QE1、QE2,到目前预期会出的QE3,实质就是印钞票。印钞意味着美元贬值,拥有美元储备最多中国是最大的受损者。虽然目前这些还是账面损失。但总有一天需要兑换,那时账面损失会成为实际损失。量化宽松政策实质都是美国通过滥印美钞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让美元贬值,给债务注水,最终目的就是要把美国的债务转嫁到其他国家身上。
对策:从1985年9月至1989年12月,日元对美元升值了46%。日元大幅度升值,国内大炒房地产、股指疯狂上涨,日本全球出击并掀起所谓"购买美国"的狂热。到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破灭,90年代成为日本经济发展"失去的10年",至今,日本经济还在恢复的过程中。当前,美国又开始通过各种手段逼迫人民币走日元老路,中国应该酝酿改革的想法。
麦金农
批评:极低的美元利率和美元贬值相结合,就导致了过去近10年来大量"热钱"流向新兴市场国家。尽管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有所升值,但是,平均通胀率现在还是比老牌工业化国家高得多。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的急剧累积已经大到了国内货币对冲操作所不能抵消的程度。由此引发的货币控制损失造成其通胀率高于发达市场经济体。尽管自2002年以来,新兴市场货币平均而言对发达市场货币升值,但是,新兴市场国家通胀率仍然高于发达市场。
对策:降低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利率差异对于控制套利交易和"热钱"流动有重要作用。但是这不足以完全解决问题。实际上成熟"中心国家"的央行应当对本国的商业银行进行监控,以帮助"外围国家"的央行加强自身管理。
拉詹
批评:量化宽松政策在某种意义上将传导到世界其他国家,其最终结果是,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价格将大幅上涨。
对策:其他国家可以推出适应性政策,不允许本国货币升值。
斯蒂格利茨
批评:在全球化背景下,由量化宽松政策产生的大量流动性已"不成比例地"流向了新兴市场,催生新的资本泡沫,而并没有像美联储期待的那样,留在迫切需要资本的美国本土。外部市场的通胀很可能传回美国,造成高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的双重困局。
对策:斯蒂格利茨说,5年前亚洲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政府对中国货币的态度是千万不能让人民币贬值,美国政府怕中国实行浮动汇率政策会导致人民币贬值,进而引起一系列循环的货物贬值,从而带来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波动。但是今天,美国政府却要求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制,这是不合理的。
皮萨里德斯
批评:美联储的量化宽松不会给就业市场带来任何帮助,因为美国经济体中已经存在大量流动性。
对策:人民币应该升值,这有助于将中国经济由出口导向型转为内需型,人民币升值并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迈克尔·博斯金
批评:量化宽松引发通货膨胀,而接近于零的低利率将曲解金融市场,会使美联储未来使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努力非常困难。
对策:美联储应该更多的考虑使用其他政策促进就业,而不应该采取这种不合理也不必要的手段。
吉多·曼特加
批评:QE3意味着美元将继续贬值和过多的内部流动性,这可能将导致鲁尔的升值,使货币战争愈演愈烈。
对策:如果美国推出QE3,其他国家应该拒绝自己国家货币的进一步升值。
约翰·席尔瓦
批评:美国经济放缓的原因不是缺乏流动性,因此量化宽松政策简直是在发射大炮,可不是玩弄小剂量的武器。
对策:货币机构应该让经济自己恢复发展,应该提高利息,给储蓄者以更多的希望,并努力促进就业。
艾伦·梅尔茨
批评:美联储并没能意识到,他们实施的扩张政策给很多国家都制造了通胀的问题,现在通胀风险正在攀升,原材料的总体价格都在走高。
对策:我认为美联储现在就应该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至1%,并开始削减超额储备。
里克·佩里
批评:伯南克在当前这个特定的时期印更多钱来玩弄政治,在我看来几乎就是叛国。
对策:美国不应该通过损人不利己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是应该努力增加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