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1 第40期

第40期:中国三季度经济数据解读

2014-10-21 13:27:18
6967人参与 162条评论
刘杉

刘杉

刘杉,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兼任南开大学国经所教授,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MBA导师,曾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著有《中国再平衡》,《聚焦生活中的经济学》。

导语:三季度哪些数据减弱,与二季度简单对比即可得知,但数据变化背后隐含的逻辑,更能说明经济增长的未来趋势。在公布的十项数据(GDP、固投、PPI、CPI、M2、PMI、房地产投资、房产销售面积、出口、FDI)中,仅出口一项表现抢眼,其中房产投资、房产销售面积数据持续疲弱,表明房地产的周期调整已经势不可挡。

三季度数据引人注意,原因在于这会决定全年经济增速,并影响四季度宏观经济决策。如果没有太大波动,政府不会出台全面降准或降息政策,以保持此前宣布的政策连续性。但下一年,调控政策可以重打锣鼓另开张。

三季度哪些数据减弱,与二季度简单对比即可得知,但数据变化背后隐含的逻辑,更能说明经济增长的未来趋势。

最明显的数据变化是GDP增速下降,由二季度的7.5%,下降到三季度的7.3%,虽然降低幅度不大,但表明经济继续下滑。从2009年一季度以来,这是最低的季度增速,结合其他数据分析,经济下滑趋势会延续到来年。

影响增长的重要指标是投资。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8.3%,高于二季度末,但低于8月的19%。这说明,在7月出台系列刺激政策后,投资有所反弹,但随着政策效力下降,投资动力减弱。在国务院出台规范地方债务措施后,这会进一步抑制政府投资。

投资缺乏动力,可以从PPI上反映出来。该指标连续31个月下降,不仅低于二季度末,而且月度指标也出现环比下降,并且降幅扩大。这显示,生产者信心不足,在完成补库存后,无意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反映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在调结构背景下,政府投资会继续收缩,民间投资也会保持谨慎态度。

投资需求不旺,也显示在消费物价上。9月CPI为1.6%,不仅低于二季度末,而且重回“1”时代。虽然不能认定经济存在通缩,但物价下行趋势表明国内需求普遍不足。消费者无力增加消费的原因在于收入增长受到企业景气影响,更由于预期无法转好,存粮过冬,适度消费,或是消费者心态反映。

当然,最终决定价格总水平的是货币存量。

与二季度末相比,广义货币M2增速回落,接近全年货币供应量目标。货币供给量回落,有居民存款搬家影响,也有去年基数较高因素影响。相对应的是,月度新增贷款同比下降,当然,下降原因也有基数问题。

与广义货币相比,9月狭义货币M1余额低于8月,这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减少,工商活动并不活跃。企业景气度也可以从先行指标PMI上看到。6月PMI为51,9月为51.1,这是在7月中央政策连续“微刺激”后的数据,预示企业并不看好四季度经济,这也是三季度滞后指标所反映经济走势的延续。

另一个反映中国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是房地产投资。从二季度到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降,9月增速为12.5%,比二季度末下降1.6个百分点。虽然地方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救助房地产,但数据显示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数据均呈下滑趋势。9月住宅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都是两位数下降,表明房地产的周期调整已经势不可挡。

比起消费与投资,出口表现相对抢眼。9月出口增长15.3%,进口增长7%,均好于8月。进口增长应该与出口增长有关,这是中国加工型贸易的特点。不过出口能否持续增长仍存怀疑,这主要受制于外需变化。一个值得注意的迹象是,外商投资出现下降,9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73.6亿美元,同比下降1.4%。外商是否看淡中国经济,目前下结论过早,但外商投资与中国经济景气表现同步,说明境内外投资者均对经济前景不乐观。

三季度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均表现欠佳,表明“微刺激”调控方式效果有限。考虑到经济下行是内在调整需要,那么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定会下调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并考虑实行降息政策。

(稿件版权归凤凰财经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往期回顾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微博

@凤凰财经

扫描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