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9 第41期

第41期:市场为何传央行政策有变

2014-10-29 09:08:25
6967人参与 162条评论
刘杉

刘杉

刘杉,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兼任南开大学国经所教授,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MBA导师,曾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著有《中国再平衡》,《聚焦生活中的经济学》。

导语:坊间流传中金公司对MLF的解释,就是期限3个月的SLF。如果说所谓的MLF释放了一定信号,那就是价格型工具变得更为重要,降息政策已经放到了工具箱里。

有媒体报道称,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央行近日向股份制银行提供的融资非SLF(常备借贷便利),而是MLF(中期借贷便利)。消息流传当日,沪深股市出现2个百分点涨幅。此后又有媒体报道,中金公司表示并无此研究报告发布。现在看,此消息是否乌龙并不重要,沪深股市上涨,虽有调整到位的技术反弹需要,也不排除机构对货币政策动向有所预判而做出了加仓决策。

坊间流传中金公司对MLF的解释,就是期限3个月的SLF,到期后可以重新约定利率并展期,条件是贷款要面向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要下降。因其可以展期,实际期限被认为达到中期标准,故认为央行提供了期限更长的融资工具。

如果确有此类安排,应该说该工具透露了央行的政策意图,即在定向释放流动性同时,达到定向降息目的。这样的操作,表面显示出央行调控手段更加灵活,但实际反映了央行对现有短期融资工具的效率感到失望,企图发送更强烈信号,达到定向降息并增加信贷目的。不过,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经失灵,这种定向工具实际很难达到央行目的。

无论是SLF,还是所谓的MLF,本质上都是央行利用短期工具调节市场流动性,商业银行不仅有借有还,而且要支付融资成本,使得该工具只能成为商业银行补充短期资金不足的手段。从逻辑上看,这种短期工具因为增加了商业银行融资成本,所以也会提高银行的信贷价格,因而其无法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总量工具。

中短期的融资工具显然无法替代全面降准,因为降低存准率可以直接增加银行可贷资金,而且对资金价格具有向下引导的作用,但碍于“微刺激”的政策宣示,央行坚持不启动全面降准。

不过“微刺激”效果并不可靠,因为货币政策工具都是总量工具,这就像往河里扔一块石头,产生的涟漪是一层层向周围传递,你不可能控制涟漪只朝一个方向发展。货币供给的“微刺激”就是这种想法,央行企图通过“定向降准”替商业银行做主,但由于商业银行有自己的风险偏好,“定向”的资金很难按央行设计的渠道流动,最终表现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

目前“微刺激”也产生了温水煮青蛙效应,在经济下行过程中,央行货币政策信号不够清晰,反周期信号没有明确释放,让市场信心进一步丧失。可以判断,经济增速会继续下降,拉动增长的三驾马车都不给力,通缩压力加大。此前公布的9月主要经济指标中,出口较为显眼,但这个数据是否真实,也值得怀疑。10月27日香港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香港从内地进口同比增长5.5%,达到241亿美元,而内地官方公布的同口径数据为对港出口激增34%,至376亿美元,其中缺口高达135亿美元,这暗示假出口卷土重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人民币升值引发了热钱套利。

与经济下行相对应的是,企业融资成本无法下降,进一步抑制了企业投资,这加剧了周期下行。除了可贷性,资金价格高,是目前实体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靠所谓定向调控这种结构性工具,不仅解决不了可贷资金不足问题,更解决不了资金价格问题。

因此即便央行现在使用全面降准这种数量型工具,实际也无法达到降低信贷成本目的。未来的政策工具组合是,全面降准加降息,即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同时使用。降准是快速增加可贷资金,降息则是快速降低信贷成本。当然,考虑到宏观当局的面子,这种效力更大的货币政策组合,或许在明年初出台。

如果说所谓的MLF释放了一定信号,那就是价格型工具变得更为重要,降息政策已经放到了工具箱里。

(稿件版权归凤凰财经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微博

@凤凰财经

扫描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