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期:2014全年经济数据解读

2015-01-20 10:20:01
6967人参与 162条评论
刘杉

刘杉

刘杉,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兼任南开大学国经所教授,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MBA导师,曾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著有《中国再平衡》,《聚焦生活中的经济学》。

导语:值得宏观当局暗喜的是,尽管经济增速下降,通货紧缩压力增大,但就业情况还算满意,这得益于服务业的发展,也与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有关。

战斗的2014年过去了,充满希望的2015年也来了,春节前,各行各业都在忙着做总结,要问总结哪家强,国家统计局像蓝翔。

备受关注的2014年度数据发布,GDP增长7.4%,这是在1990年GDP增长3.8%后,24年来的最低增速。该数据符合市场预期,也完成了政府年初确定的7.5%左右的增长目标。不过结果看下来,与政府的美好愿望还是有些差距,学界普遍认为7.5%的目标增长率过高,而政府对经济增速仍抱有幻想。一年战斗下来,宏观经济维持了7.4%增速,面子上过得去,宏观部门的总结也不会太难看。不过可以预计的是,政府在制定2015年增长率时,会更加务实。

研究者常常通过工业增加值数据匡算GDP,由于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8.3%,与前值持平,这意味着工业企业情况并未明显好转。从GDP季度环比指标看,四季度环比增长1.5%,低于三季度环比增速。这两个指标暗示,2015年一季度增速还会下降,宏观经济还在寻底过程中,政府或将2015年的目标增速设定在7%至7.3%之间。

GDP的构成包括消费、净出口和固定资本形成。

消费增长稳定,但实际增长10.9%,低于2013年实际增速,原因是收入增速下降,以及居民消费更多通过电子商务进行。201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4400亿元,增长56.2%。2014年消费总额在GDP贡献率超过51%,不能简单看成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这是因为投资靠后一步,消费才突出。只有在市场出清后,新的经济周期启动,消费若还能稳定维持在五成以上,才能表明结构调整实现了经济增长“新常态”。现在看消费占比,只能是谨慎乐观。

进出口增速继续下降,全年进出口总额2643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3%。其中,出口增长4.9%,低于目标增速。进出口形势显示,全球再平衡仍在继续,外需在短期内难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动力。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结果,投资是过程。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速下降是必然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所致。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5%,去年12月投资额继续下降。不过为了应对下行压力,政府所做的反周期措施依然是增加政府投资,就经济长期增长和短期刺激来看,投资重要性都要重于消费。如果经济刺激政策加码,投资力度仍会加大,投资在来年的占比仍有可能上升。

货币增长数据显示,货币供给有所增长,但社会融资总额比上一年下降,表明实体经济融资不足。

虽然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持了货币增长速度,但由于经济下行趋势持续,实体经济对信贷需求谨慎,通缩迹象明显。2015年货币增速或快于前一年,主要是结构性调控政策效率较低,央行或通过总量政策来扩大货币供给。这一方面源于经济刺激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应对美元升值及其他经济体的货币贬值需要。尽管人民币盯住美元,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贬值,但以一揽子货币计算的有效汇率在2014年仍然保持升值,使得出口竞争力受到影响。2014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2.42%,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公布的2014年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26.16,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21.53,全年涨幅分别为6.24%和6.41%。为改善净出口对新一年GDP的贡献率,让有效汇率适度贬值,或是汇率政策的选项。若要做到这一点,进一步扩大汇率波动幅度,是利用市场机制贬值的最好做法。

值得宏观当局暗喜的是,尽管经济增速下降,通货紧缩压力增大,但就业情况还算满意,这得益于服务业的发展,也与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有关。

2014年数据体现三个主要特点。

其一,经济增长率继续下滑,经济下行趋势延续,经济筑底需要时间,2015年宏观经济仍会是稳中下降。这表明,这是一次长周期调整,与全球经济周期调整大致同步。

其二,投资对增长关系密切,没有投资,增长就会乏力。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在短期内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由此判断,房地产市场不出清,经济就不会见底。但短期内房价若反弹,只是延缓市场出清时间。

其三,新经济才能促就业和稳增长。宏观调控不能再走老路,需要一手抓调整,一手促改革,两手都要硬。要支持创新和创业,就需要进一步放松管制,特别是垄断行业管制仍有放松空间,如出租车行业改革迫在眉睫。与互联网有关的服务业,如物流业,会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能够吸收高端人才的创意产业和其他文化产业若取得发展,也需要更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一个可以确定的新常态是,新增就业九成来自民营企业,因此鼓励民间资本创业和增加投资,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着力点。

就宏观数据整体看,基本符合中国经济现实,潜在增长率降低是必然结果,这与影响增长的要素构成变化有关,而未来宏观政策更应注重就业环境改善,而非强调用投资刺激增长。

(稿件版权归凤凰财经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理财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