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深度解读 > 正文 |
|
曾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天使”角色的外资,如今正面临着来自各方的质疑的眼神。
今年两会期间,内外资企业“两税合一”的提案顺利通过,一定程度上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被取消。与此同时,商务部传出消息,新的《外商投资指导目录》将加大对外资进入的审查力度,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产业有可能禁止外资进入。而在最具标杆意义的“徐工并购案”中,外资终于放弃控股权(由85%降至45%)。曾以收购各国“命脉产业”为宗旨的全球私募基金凯雷投资,以强大的政府公关能力着称,它在中国市场竟然表现出难得的温雅,作出了“策略性的让步”。
不过,在这些迹象背后,绝非意味着中国要对外资关起大门。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最近表示,中国仍然需要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以软实力、硬实力的综合因素,“而不是仅依赖税收优惠来吸引外资。”
时移世易。在中国资本匮乏、技术落后、投资环境较差的时候,让外资狂卷而来,“以市场换技术”,确实起到了激活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然而,伴随而来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也使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近十年来,随着外国产品与合资品牌涌入中国市场,接近70%的中国传统品牌消失了。而生产能力快速崛起的中国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许多都成了负责某跨国公司的一道工序的“组装车间”,大约90%的产业价值都产生在中国之外。
北京交通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后蒋志敏表示,国内产业正日趋“边缘化”、“外围化”,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为代价集聚的庞大生产能力,与极低的收益率形成反差,形成了“进步中的贫困”。
蒋志敏博士正在调研撰写“中国产业安全报告”。她对记者表示,目前,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控制和对本土企业的蚕食,正在触及中国产业安全的警戒线。因此,政府着手调整外资政策很大程度上是事出无奈。
作者:
王磊
编辑:
liaosm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