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给通胀标出拐点 央行为通胀争论画句号
2007年08月22日 11:37中国新闻网投票数: 顶一下  【

央行货币报告:给通胀标出拐点

在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为关于通胀的相关争论画上句号的同时,完善金融体系以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治本举措仍有待决策层拍板

本刊记者/杨中旭

伴随着上半年宏观经济一路走高,特别是7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定调为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以来,央行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就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的判断,将对下一轮宏观调控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在各方观望之中,中国人民银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于8月8日出炉,敏感的市场立刻就发现,在事关经济是否过热的一些关键指标上,央行做出了具有倾向性的表述,特别是CPI指标,央行的一番论述实际为持续大半年之久的通胀争论画上了句号。

通胀的央行判断

就在政治局会议定调宏观调控之前的一周,在关于核心通胀和整体通胀之间的要素取舍,业界一直争执不下。

7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07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明确表示,此轮价格上涨主要由结构性因素拉动。在发给新闻媒体的资料中,上半年的CPI增幅为3.2%,扣除掉食品这个非核心CPI指数之后,国际上通行的核心CPI增幅仅为0.7%。

相应地,一些经济学家纷纷从不同角度论证,经济并未过热。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坚持食品价格上涨并非结构性因素所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和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当时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将食品排除在核心CPI之外有刻舟求剑的嫌疑,央行出台货币政策,需以整体通胀率为前提。

7月26日,政治局会议决定将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4天之后,社科院经济形势跟踪课题组提前完成的文章在《人民日报》发表,从学术角度为政治局会议的定调提供了理论依据。

当时,课题组成员汪同三对本刊表示,随着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中游产品食品的价格上涨,并正在将这一上涨传导至下游的餐饮产业。

在此番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当中,央行专门辟出专栏详细解析核心通胀率与整体通胀率在不同国家的标准。在易宪容看来,这实际上终结了此前的种种CPI论争。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核心通货膨胀的表述是:它是指剔除暂时性因素影响的潜在通货膨胀,用于反映价格变动的一般趋势。央行提供的证据表明,美联储常用的核心通货膨胀扣除食品和能源,日本银行扣除的则是新鲜食品,欧洲央行扣除的是未加工食品和能源。由此可见,不同地区的核心通胀指标并不完全一致。

此外,央行还以CPI权重的国际比较作为立论依据。在美国,食品所占CPI的权重仅为13.9,欧元区和日本的这一比重略高,分别为19.6%和24.5%,而在中国大陆,这一比重高达37%。“显然,如果继续遵循美国式的核心通货膨胀统计方法,将不能准确反映出宏观经济走势。”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告诉本刊。

“央行表达声音的方法十分巧妙”,易宪容对本刊说,“央行通过展现国际上在核心通货膨胀和整体通货膨胀侧重点的不同,来表达央行在此问题上的立场。”

央行报告中这样说,近年来,随着全球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核心通胀率和整体通胀率出现不同的走势,主要国家央行对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关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一些经济学家和央行官员提出仅关心核心通胀率可能低估通胀风险。一是食品和能源价格不一定会在短时间内逆转,而且其价格的变动一般具有第二轮影响,即会传导到其他价格上去,这在发展中国家会比较明显;二是货币政策如果不关注食品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可能会诱发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影响货币政策的信誉,从而不利于控制通货膨胀;三是食品和能源等价格的较快变动可能包含有反映未来价格变动趋势的有用信息,简单将其剔除,不利于准确把握通货膨胀的走势和控制通货膨胀。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已纷纷把货币政策目标从核心CPI转向了整体CPI,即使是一直强调核心通胀率的美联储,也开始重视整体通胀率。

央行报告最后指出,“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分析价格形势时,不应只关注剔除食品的核心CPI,对食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也须予以足够重视,这些信息对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央行货币政策报告出炉之后的第5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的部分宏观经济数据,其中,CPI增幅达到5.6%,较之6月份CPI增幅又上涨1.2个百分点,更是远远超过上半年3.2%的CPI增幅,而肉禽价格增幅则高达45.2%。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编辑: 廖书敏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