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爱琴简介

  • 沈爱琴

  • 职务:董事长
  • 单位:浙江万事利集团
  • 出生年月:1945
  • 国籍:中国
  • 籍贯:浙江

经过25年的艰苦奋斗,沈爱琴领导“万事利”获得了巨大成功。她成功地将一个只有20几个人,风雨飘摇的农村小厂发展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丝绸王国""。

沈爱琴详细资料

荣誉

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

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优秀企业家

全国“三八”红旗手

中国经营大师

浙江省突出贡献企业经营者

生平

1975年,当杭州市笕桥镇的领导让她去创办绸厂时,她兴奋地立即走马上任:“茧子是我们生产的,城里人能织绸,为什么我们不能?”办厂的全部家当是用卖旧楼板换来的3600元资金和8台从大厂退下来的旧机器。沈爱琴带着20多名职工开始艰苦创业。她带着职工到先进厂家去学习,拜师学艺;她招贤纳士,把国营绸厂的退休技术骨干和全乡有纺织技术和管理技术的人都请到厂里来了。她既当厂长,又当销售员。1978年,那时绸厂还不会做服装,做的全是丝绸面料,大多是被面。她和厂里职工全国各地推销这些被面,经常坐着硬板儿,从北京火车站下车后,就忙着去各个商场推销。晚上,就住5毛钱一晚的浴室大通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在当时的北京东安商场设下专柜之后,产品一举成名。当时杭州的丝绸产品无论在质量和花色上都比北方的产品要受欢迎,第一年沈爱琴就赚了6万元,在当时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丝绸业一片兴旺,产品供不应求。正当人们忙着扩大生产时,沈爱琴却看到潜在的危机;产品的档次低,即使出口的,也是半成品的坯绸。“蚕是我们养,丝是我们缫,我们的丝绸业为什么落后?就是缺先进技术!”为了搞技改,沈爱琴几乎将所有的家当都投了进去。近10年来,“万事利”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高达3亿多元。

沈爱琴刚开始搞技改的时候,有些同行们不理解;能挣钱的时候,这个人怎么反倒去花钱呢?不久,市场优胜劣汰的大浪劈头打来,不少丝绸企业亏损了,倒闭了,丝绸产业走入低谷,""万事利""却一枝独秀:打着""中国万事利制造""的真丝服装远销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这才明白沈爱琴的高瞻远瞩。

在沈爱琴看来,丝绸即使再高档,也仍然是半成品。只有成为服装,才是终极。为此,3年前,万事利集团派人到服装王国—法国考察,并同一家知名服装企业达成意向,借用对方的品牌生产服装。沈爱琴此举是打入国际市场的“火力侦察”。事后,她怀着“丝绸之府要创出自己名牌”的雄心,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从哈尔滨、大连到广州、深圳,连续几个月,沈爱琴在10多个沿海城市开展了广泛的市场调研,最后把“万事利”服装定位在25岁至40岁有素养的女性上。又经过再三选择,聘请""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之一的房莹为集团的设计总监。集团设计生产的女装既突出女性的柔美,又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时尚而不张扬,简洁而又细致。

在""2000中国国际时装周""中,""万事利""女装荣获""2000年中国最具时尚品牌""。如今,""万事利""丝绸女装已在全国声誉鹊起,通过设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连锁店,越来越为广大消费者所青睐—丝绸之府终于有了自己的知名品牌。""一个企业必须有一个叫得响的牌子""。吃过没有名牌产品而使企业无法发展之苦的沈爱琴,对此坚信不移。

“万事利”丝绸制品在目前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都已经成为抢手货。沈爱琴认为“万事利”的市场是争来的。想当初,当她和她的几个姐妹们为了推销厂子里生产的惟一产品—丝绸被面,肩挑背扛,除了在杭州本地销售外,还跑宁波、上海、南京等地。饿了,就咬一口馒头;没地方住,就在长途汽车站广场猫一宿。遇到什么样的客户都有,个别不友好的客户甚至把她们逐出大门……但她们没有气馁,仍然锲而不舍,打拼市场。终于,企业规模随着市场的扩大而不断壮大。她们看在眼里,甜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