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03年:盯住三大市场每月一调整 |
从98年开始成品油价改革的基础和方向是市场化。初期是和新加坡接轨,后来又增加了纽约和鹿特丹。三个地方的成品油价格每个月一调,以三个地区价格的加权平均来决定国内的零售价格。2000年以后逐渐成熟,即三地加权平均价格就是国内的成品油价格。
[详细] |
- ·优点:国内油价按照市场化调整
- ·缺点一:市场化不完善
- ·缺点二:调整规律化容易引起投机
[遭遇问题]03年国际油价暴涨,按照三地加权平均价格来测算,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也是暴涨,严重影响了公众和相关的群体。
|
|
|
03-08年:无固定原则 由发改委调控 |
在03年国际油价开始巨幅波动并上升的背景下,成品油价格由国家发改委宏观调控,调控没有透露具体规则,但控制涨幅在一定范围以内。通过让国家和企业消化高油价成本,将国际油价的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降到了最小。[详细] |
[遭遇问题]国内外油价长期倒挂,一方面对财政有压力,另一方面巨大的财政补贴效率较低,另外油价调整严重滞后于市场。 |
|
|
09年起:新成品油价格机制 |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的核心是价格改革、公路收费改革和成品油消费税改革三位一体。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核心内容之一,国内汽、柴油出厂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详细] |
- 疑问一:成品油价格是否严格按照规则调整
- 疑问二:炼油企业合理利润如何界定
- 疑问三:政府控制的价格是否是真正的市场化
- 疑问四:是否会存在跟涨不跟跌的现象
- 疑问五:规则化调价会不会引发投机
- 疑问六:定价机制与市场批发价变动有何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