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评论] [ 股票] [ 理财] [ 基金]

暴涨、闪崩、分叉,比特币风波不断,监管蓄势待发,现在是投资机会?

 

 

 

 

2017-08-04 10:14:23

比炎炎夏日更火热的,是全球的数字资产市场。在过去的两周里,比特币的演变和全球监管频繁的动作,深刻地影响着数字资产未来的发展方向。 

史上首次分叉 

在动物世界里,蚂蚁巢的对外扩张,靠的是新蚁后离开蚁巢建造自己的独立王国。而数字货币王国里,比特币史上首次分叉出来的新币种,正犹如新蚁后一样自立门户,开始了独立发展的历程。 

2017年8月1日北京时间21点16分,全球币圈都屏息凝神注视着屏幕里比特币交易链中的第478558区块。 因为在这个特殊的区块上,比特币将正式分叉,诞生另一个新的数字货币: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 而原来大家所熟悉的比特币(Bitcoin)继续运行。

分叉造成需求和算力的分散,体现在比特币价格的波动上。根据OKCoin的实时报价,比特币价格从最高点19850元快速降至最低价格17750元,下跌幅度达10%。

比特币分叉后的新旧链上的区块

 为什么要分叉?

分叉是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加密货币的术语。由于区块链是以每个区块首尾相连串成一条链,当在某个特定区块上衍生新链和旧链,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之为分叉(Fork)。它意味着从原来数字货币中,分裂出新的数字货币。

比特币分叉,技术上主要是为了提高其的容量和带宽。比特币现金的每个区块拥有8M的存储空间,容量足足提升了8倍,这有助于解决目前比特币因为容量小而出现交易瓶颈的问题。

而分叉的原因还在于对数字资产的需求呈爆发式的增。作为数字资产的领头羊,比特币从年初的7000元单价飙升到最新的19000元,今年的涨幅达到惊人的170%。其整个数字资产市场价值已突破1000亿美元的历史关口!如此火爆的涨势,吸引着无数想分一杯羹的投资者。越来越多的投资需求,反过来助长了比特币价格的增长,因而又带动的了需求,形成一个相互加强的循环。比特币分叉无疑是满足投资数字资产需求最直接的方式。分叉出来新的比特币现金,在短短两天内价格从2400元涨到目前的3800元,涨幅接近60%,足以看出需求有多强劲。

尽管如此,新分叉出来的比特币现金的风险不容忽视。 作为一种新型数字货币,其本质上是比特币扩容问题出现分歧的产物,短期其价格存在巨大的不稳定性,其技术层面也有待时间验证。

比特币分叉后第二天市场的交易行情

除了分叉,发行新币也是常用的方式。 目前市面上有1000余种数字资产,而最近的新出现的数字代币或者山寨币,都伴随着相应的新型融资方式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ICO通过发行虚拟币融资,既快又省去中间众多环节,很快超越VC成为区块链项目的主要融资方式。根据《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ICO融资规模和用户参与程度呈加速上升趋势。   

监管跟进

面对层出不穷的数字代币和快速增长的ICO, 全球监管无不密切关注,美国和新加坡率先出手,中国央行也蓄势待发。 

7月19日,《虚拟货币商业统一监管法》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被批准通过。该法旨在建立虚拟货币商业使用的法律框架,规范虚拟货币的商业使用行为。 

7月23日由美国华盛顿州立法机关提出并由州长Jay Inslee签署通过的5031法案,全称为《统一货币法案:虚拟货币和网络数字货币交易所》正式生效, 详细规定了数字货币交易所在华盛顿州必须遵守的法规条款。

7月25日,美国证监会(SEC),认定史上最著名ICO项目,The DAO的代币属于有价证券范畴,宣布其将被纳入证监会监管体系,受到联邦证券法律的约束。

8月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表明,如果数字代币构成“证券与期货法案(第289章)(SFA)”中监管的产品,其发售或发行将受金融管理局的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在4月的一个公开场合曾经提出:“从制度建设出发,我们应该尽快在法律上给予ICO一个说法,一个完整的监管框架,对于促进整个区块链行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可对其实施监管沙盒”。 

监管的两难

数字资产迫切需要监管, 不仅仅是因为其资产规模已经不容小觑,或者是因为其参与人数众多,而是因为目前市场开始呈现乱象。

笔者经常被跃跃欲试的投资者问道“现在我是否可以投资比特币?”“哪个ICO值得买入?”而通过交流,我发现提问的投资人,大部分对区块链和虚拟代币一无所知。投资者对投资标的极度缺乏了解,却又被火热的数字货币市场和高额的投资回报所吸引。不法分子很容易利用投资人害怕错过投资机会的心态,把数字货币或者ICO包装成为金融诈骗或者传销的工具。

即使解决了ICO的真假问题,也还有ICO好坏的问题。很多投资者却并没有深入了解其风险。近来发行的很多ICO虚拟币,在笔者看来其技术和实用性都非常一般,最终很有可能一文不值。然而这些虚拟币目前却币值高涨,背后是发行人通过资本炒作,不断吸引不明就里的投资人来拉升币值。

日益猖獗的数字资产的诈骗,传销和恶意炒作,需要监管来维持行业秩序。但是对数字资产的监管却非常不易。

任何监管措施的出台,监管者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 尤其是面对数字资产这样科技含量高的全新事物。而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数字资产,其三大特性给监管带来更大的挑战:

一是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征,让数字资产存在于网络任何一个节点中,没有一个统一集中托管的场所, 让监管非常难以集中统一管理。

二是数字货币的匿名性,让监管者无从了解交易者,无法有针对性的监管,除非是在实名制的交易平台,可追踪到一些场内的交易者信息。

三是无国界。数字资产一开始就是无国界的, 而监管都有自己的特定的地理管辖权,如何界定管辖权,如何防止跨界套利,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监管的法宝

监管并非束手无策,因为监管手中有4大法宝: 

首先,事前监管优先原则。坚持事前监管,强化发行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将监管重心前移至发行环节,侧重事前监管。监管者不妨将ICO项目统一纳入监管沙盒,强制要求发行项目在沙盒试验区实行备案登记,强化发行者的信息披露义务。

其次,穿透式监管原则。正如刚刚过去的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里指出的“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穿透式监管的原则,不仅仅可以用在对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品,或者形形色色的影子银行,也同样可以用在数字资产上。 其本质,就是练就“火眼金睛”,看穿其表面现象,依照其功能和行为的本质,进行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 

正如前述美国证监会(SEC)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对ICO和数字货币监管态度说明,无论数字资产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与否,只要它的功能和行为与现有证券相同,其发行和销售就必须遵从现有的证券法监管。

再次,抓实放虚原则。 虽然去中心化的数字化资产几乎不可能集中管理,但是不论其如何去中心化,如何虚拟化,其价值实现无法脱离现有的金融体系,否则就是一串没有任何意义的二进制代码。 任何虚拟币的买卖需要通过交易平台才能实现货币和虚拟币的相互转换。 所以,交易平台就是数字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实现虚实转化的接触点,是数字资产的流通及进出金融体系的必由之路。 监管可以考虑对这些虚实转换的要塞进行监管。比如要求发起ICO的交易平台需要承担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和审查真伪的责任。 

华盛顿州通过的统一货币法案,就是遵循抓实放虚的原则,通过规范交易平台来保护投资者权益。该法案规定了数字货币交易所需要申请牌照,同时要求独立第三方审核,并要求购买一定金额的“风险保证债券”。

最后,协同监管原则。针对数字资产无国界,瞬间可以转移到全世界任何地方的特点, 任何国家的监管,都避免不了跨境套利的难题。今年3月份,美国证监会SEC否决了比特币ETF的申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比特币的交易分布在全球各地,交易平台之间的管辖权不同、规则不同,美国证监会无法保证能杜绝操纵比特币价格的行为。 因此任何对数字资产的有效监管,需要全世界主要国家协同合作,可以通过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全球金融组织,协调并制定统一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原则。

现在还能投吗?

数字资产还属于小众的实验性产品,未来充满众多的不确定性,不是普通大众投资的选择。从稳健的投资角度看,笔者并不建议一般投资人投资。即使是能够承受较大风险的投资人,也必须在详细了解数字资产及其风险后,谨慎地将其作为另类资产小额度投资。

什么时候才能让大众投资,关键看各国监管是否正式出台完整的监管措施,而风向标就是SEC是否批准比特币ETF。在3月份比特币ETF申请被否决后,金融机构向SEC申述, SEC也同意重新考虑其决定,并在近期公布。 一旦比特币ETF被批准,标志着虚拟币成为官方认可的投资标的,必将引发比特币乃至数字资产的巨量需求和价格飞升。

遗憾的是,依照目前现状和监管的态度,让大众投资数字资产依然只是簇拥者的美好憧憬。

如果投资数字资产赌的是未来, 那“小赌怡情”是给投资者最中肯的建议。 

蔡凯龙

点石资产管理创始人,互联网金融千人会联合创始人, 百度支付海外顾问,恒生电子战略投资高级顾问,台湾金融研训院讲课老师。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WEMONEY官方微信
扫描可关注
出品:凤凰WEMONEY
编辑:张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