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上升,出行成为仅次于居住和食品的最大的生活刚需。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其中汽车2.17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85亿。』
文|肖昀
来源|P2P评论
近期网贷界有一个话题是车贷行业究竟怎么了,甚至是汽车金融还有没有未来的问题。
引发这个关注点,至少是有三个背景凑在一起:一是不久前一家车贷平台沃时贷宣布清盘,这家平台运营时间不短,4年多,线上交易额过20亿,其突然清盘惊到不少老司机;二是因为2018年各地专项打黑,不少车贷平台的贷后催收受到影响,坏账飙升;三是有媒体梳理车贷行业近两年从鼎盛期到现在的平台数量,数据甚至称1700多家倒闭850家,折损过半。
尽管这些搅动行业的变量这几年一直潜伏着,只是在强监管的态势下开始变得明显,然而这并不能阻挡汽车金融这种拥有抵押担保物、且市场双边供给需求强的资产类型的进一步发展。
只不过当整个行业从“单一看车”向“看车又看人”全面过渡过程中,车贷实际情况究竟怎样,未来格局将出现哪些变化,已成为摆在各家平台面前的首要题。
Fintech驱动风控链条前倾 重贷后升级为“全流程”风控
消费升级时代下,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在持续提升,出行成为仅次于居住和食品的最大的生活刚需。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其中汽车2.17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8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42亿人。
正因如此,车贷因为有抵押,并且流动性高,在贷款类业务中一向是优质资产。前两年因为限额令,一时间大量平台转型车贷,行业迎来一个爆发期。而和纯线上的消费类信贷不同,车贷的风控需要线下看车况,以准确地评估车价。
而在大量竞争者涌入的情况下,为了冲量,风控流程出现“只看车不看人”的情况,通常是有车就能贷。
往往借款人车过来,车辆评估、办抵押手续、安装GPS,然后根据评估值给个六七成的额度,就算完事了。平台认为只要拥有了车辆的抵押权或质押了车辆,风险就在可控范围。因此风险把控重心往往过度偏向车辆,这在一些新杀入市场的中小平台、地域性平台尤其明显。
而往往进入较早的头部平台,因为涉入市场时间久,经历了各种风险点和业务周期,对车贷业务中的风险认识更为完整。
人人聚财是专注P2P车贷的六年老平台,其首席风控官蔡明展先生来自台湾,曾在奔驰金融非洲及亚太总部、招商银行总部等企业负责风控业务。在他看来,“风险管理”比“风险控制”更准确地描述了企业的目标,好的风险管理理念不是一味的追求低风险,而要讲求成本和效率之间的平衡。
他举例来说,并不是风控严格到一天只进两件,这两件都是很优质的客户,你派重兵10个人盯着这两个客户,确实它不会出风险,但是投入了太多的资源,花费的成本太高。
情况反过来也是一样,车贷业务属于强担保,但不能只看车不看人。第一你不见得会掌控抵押车辆的行踪,第二车辆容易损坏,价值会打折扣,第三出现拒绝还款的情况不一定能收回车辆作资产保全。纯粹只看车不看人的风险就在这里,正因为如此,人人聚财要求贷前审核既看车也看人。
所谓看人,即通过数据+线下审核的方式在贷前发力。一方面是用科技风控的数据与模型,评估借款人信用情况,另一方面,在车贷发展前中期数据积累还不充分的时候,平台借助面审,了解借款人真实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及稳定性,也是保证风控质量的必要手段。
对于大数据驱动风控升级这一点,蔡明展表示,体量大的公司做大数据占优势,实际还要结合平台业务具体的风险点,人人聚财开发的评分模型即包含了对用户基础信息、申请信息、车辆信息、资产负债信息等数据的分析和加工,并转化成为用户画像,对用户进行综合评估。
当这种“看车又看人”的模式逐渐成熟并产生信用评估联动时,不仅可以提高抵押物的资产质量,保护投资人的资金安全;更有利于平台更加精准、多维还原借款用户画像,反哺平台风控能力,和激活借款用户的复用价值。
金融科技的发展集中在效能的提升。据他介绍,人人聚财的科技赋能部去年就正式成立,工作小组包括产品、开发、测试。
该部门一方面要满足各个业务部门的效率化需求,支持现有业务流程功能的模块化、标准化,另一方面会加大对于新技术的研发、搜寻与应用,比如市场上出现一个很好的生物识别,会去研究考虑这些新科技是不是能够助力现有的流程上。总的来说从风险管理角度,头部平台的科技车贷尝试已经早就启动了。
渠道与服务持续下沉 顺应国策实为回归实体
最近互联网行业正在发生有趣的变化,拼多多、趣头条以及一些小视频App进入急速增长的通道,而他们的共性,都在主攻下沉市场。
车贷平台拓展业务,一直离不开线下,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也是全国性头部平台近两年的重心。人人聚财CEO许建文介绍,这是个8000万人口体量的庞大市场。
借款人一般是个体户、小微企业主等自雇人群, 主要来自于建筑业、批发业和零售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平均借款额度7万多,借款主要用于开店、进货、购置设备等生意周转。
这些自雇人群是民营经济的活力所在,但在现行的征信体系和传统金融逻辑下,他们的融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车辆作为他们的重要资产,是非常有效的融资工具,车贷业务因为便利、灵活、额度较高,也受到了他们的青睐。
“触达和服务好这类自雇人群,既符合国家金融政策脱虚向实的政策要求,又是车贷的真正市场机遇所在。”许建文认为,也正因为这样的业务和人群特点,车贷强线下、重下沉势在必行。
坚持线下,首先是因为车贷业务本身的特点,不管是车的抵押、质押,都需要现场看到车。另一方面,车贷面对的客群是许多未被征信覆盖的人群,面对面实质性地风险探查、审核,现阶段还有保留的必要。
但是车贷模式转型升级也在同步进行。在许建文看来,线下会存在较长时间,但在金融科技的帮助下,平台可以大幅提高效能、降低成本。他判断,未来门店的作用会逐步淡化,车贷的模式将转向“前端客户经理”加“中央器械库”的结构。
人人聚财从去年开始正试图改造车贷业务流程。具体来说,就是前端客户经理手持移动端APP出去获客、服务、收集信息,而中后台的支持系统,相当于器械库,装配人脸识别、声纹识别、评分卡系统、远程车辆评估系统、GPS预警系统、模块化运营工具等涵盖整个业务流程的工具。
这样通过全国性的车辆、信用数据积累,流程标准化,平台能够为一线人员赋能,发挥实时支持的作用。客户经理带着移动端APP,相当于给了士兵武器,他就可以一个人出去获客,单兵作战的能力大大提升。
他还提到,在这个模式升级的规划中,一个地区只需要在车管所附近设一个工作点,客户经理录完单子后就可以让客户把车就近开到工作点作车辆检查、评估,然后办抵押。这样线下流程就会逐步削减,效率提升、成本压缩。
许建文说,这个思路对不对,需要多个角度去看。从风险管理讲,因为车贷的客户都是小微客群,线下人员是风控第一道环节;从获客来讲,线下获客是一个主力,平台要提升规模,线下获客还会持续投入,但同时中后台会集中化、效率化。不过,车贷行业有条件往这个方向尝试的,只有全国性的头部平台。
此时规模效应对于车贷平台的意义开始显现,平台只有发展到一定规模,才能降低成本、扩大利润、持续造血。P2P的车贷商业模式至少已经跑了五六年,在规模面前,平台已经开始分化。
比如根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2018年4月P2P网贷行业涉及车贷业务的在运营平台数量有332家,而P2P车贷业务集中度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前五家平台自2017年以来,一直维持在48%以上,2018年集中度均在50%以上。
总而言之,从经营层面,如果以往还有小平台的生存空间,那么近期政策趋严和竞争加剧叠加起来形成了不小的压力。
压力的效果是分化的,头部平台规模大、布局广、金融科技投入大,加上风控体系健全,风险承受能力更强;而一些资产、风控实力不稳的中小平台损失会比较明显,同时也会挤出一些不正规的投机平台。
目前车贷行业的局面是马太效应已经形成,前三四家平台的交易量占到行业五六成,预计今年下半年头部平台和中小平台的差距还会加大,行业的集中度还会上升。未来车贷市场很有可能形成两极化格局,多个巨头+少量差异化平台。
关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切,捕捉最新行业动态,解读每日新金融。这里有圈内最大的互联网金融记者群,圈内最大的公关、市场交流群,定期举办行业线下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