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评论] [ 股票] [ 理财] [ 基金]
2017-08-03 第198期

第198期:智慧和胆能带不来“新周期”

2017-08-3 11:13:33
6967人参与 162条评论

来源:寒飞论债;作者:招商证券固收研究

导语:这一次会例外吗?叠加了全球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国内金融周期收缩等等不利因素,中国经济增长真的能够摆脱过去的“宿命”?

商品、周期股票猛烈上涨,市场产生了“新周期”预期。近一个月以来,黑色、有色工业品出现持续上涨,而且带动一批相应的周期股出现上涨,上证指数更是再次创出1年半以来的新高,市场“炒周期”热情高涨,工业品价格上涨和周期股上涨,真的能够预期所谓的“新周期”吗?

(1)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上一轮寻找“新周期”的努力几近失败。2013年开始,创业板代表经济增长的“新方向”(所谓“新周期”),启动了一轮轰轰烈烈的行情,相比“旧周期”的代表指数(上证50),创业板指数的超额收益超过2倍,不得不说,市场对创业板寄予了厚望,这一类以互联网、电子、传媒等新兴产业为主的上市公司,被预期了“未来增长的方向”。不过,随着2016年PPI见底回升,创业板的“神话”逐渐破灭,相对跌幅巨大,这意味着上一轮寻找“新周期”的努力几近失败。

(2)新一轮增长预期再起,但是毫无“新”意,只是“旧周期”复辟而已。新兴产业的高增长被“证伪”,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工业品价格上涨改善了一部分工业企业的业绩,市场将目光聚焦到周期类股票上,创业板被“抛弃”。2012年之前的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对外贸易,2016年之后,经济增长再次回到依靠工业生产来拉动,显然这不是“新周期”,只是“旧周期”复辟而已。

(3)放长观察视角来看,经济长期下降寻底过程中,“周期”曾数次复辟,但是都“失败”了。2008年经过“四万亿”刺激,经济增长从底部反弹,不过2010年之后,经济增长进入了长达7年的下行通道,下降幅度和持续时间都“史无前例”。而在经济下降寻底过程中,经济复苏曾经多次努力,试图“周期复辟”,最终的结果可以看到,短则持续1个季度,长则持续半年,最后仍然摆脱不掉继续下滑的“宿命”。这一次会例外吗?叠加了全球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国内金融周期收缩等等不利因素,中国经济增长真的能够摆脱过去的“宿命”?

依靠非市场化的手段压缩供给,叠加短期名义需求刺激,部分工业企业产品价格暴涨和收入大幅上升,其实只是工业产业链的“利润再分配”过程而已,商品期货和股票市场则把这种“结构性改善”放大成为“总量改善”(当然也有统计数据口径调整的功劳)。期货和股票可以由“智慧和胆”来推高,但是实体经济增长有自身的规律,用当前资产价格的波动来反推“新周期”犯错的机会很大。

每一天都会是“新”的一天,不过有时候是在创造历史,有时候是在重复历史。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微博

@凤凰财经

扫描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