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证券 > 股市综述 > 正文 |
|
一段时间以来,决策层对于经济的重要措辞是:防止经济由偏快走向过热。虽然境内外研究机构不少已经给我国经济以“过热”的评价,但管理层的口径比较紧——从中听不到“过热”的结论,毕竟一旦定调为“过热”,出台的措施将是非常严厉的,杀伤力也十足,管理层总希望通过局部调控拒“过热”于门外。不过有些重要指标可看出决策层的容忍程度,那就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体系。
该预警指数体系包括了10个指标,并形象地被划分为绿灯区、黄灯区、红灯区,最后加权得到一个预警指数。观察已经公布的最近3个月,今年6月份10个指标得分为“7绿2黄1红”,7月份也是“7绿2黄1红”,到8月份变成“5绿4黄1红”,黄灯明显变多。6月份的1盏“红灯”是工业生产指数,7、8月都是财政收入,其中有股市印花税的贡献;8月加入黄灯区的是工业企业利润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值得注意是工业生产指数一直处在黄灯区与红灯区。最关键的预警指数,从6月份达到114.7,创下2004年4月以来的最高值,7月份略为下降为113.3,两个月均接近黄灯区(偏热)的下限,管理层在出台多种措施后希望能从高位回落,但8月分一下子升至120.7,首次进入黄灯区。
综合这些指标,决策层不可能等到预警指数进入红灯区才刹车,第一次进入黄灯区就必须祭出“撒手锏”。对于房地产的新政策等不到过国庆节已经公布,道理也在此。
而节后的调控,将包括对工业系统方面的调控,由于财政收入的连续增长,可以通过税收淘汰过剩的产能,强制企业节能减排,政策不可避免地对于工业类上市公司发生影响。对于市场炒作题材的控制也趋严格,最近不少上市公司否定了市场传闻,实际上审批权在上层,如果批准变成投机题材,那么可以等股市低迷期才批,如果条件不过关的则根本不批。少了些题材就少了些火爆。
发行巨盘新股虽然有“挤出”效应,但也招来巨大的申购资金,光数字就吓死人。在一个人气过旺的市场,申购资金解冻也成为一个题材,虽然实际上有多少申购资金从一级市场改为二级市场并不清楚,但舆论可以发挥想象。
因此节后管理层可能会反思该模式,对股市的调控会采取多种方式,与国家的宏调相配套。
编辑:
喻春来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