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银行6.8万亿美元的秘密即将揭晓,主人们慌了

瑞士银行6.8万亿美元的秘密即将揭晓,主人们慌了

null

“保密”了300多年,当他们放弃时,无数人瑟瑟发抖。

文 / 华商韬略 李延磊

近日,一则瑞士银行决定不再无条件保护客户隐私的消息,引起海内外震动。

几百年来,瑞士银行业依靠全球闻名的保密制度,一度管理着全球6.8万亿美元的资产,比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日本的GDP还要多。

如今这一制度正出现瓦解的迹象,许多人为此心惊胆战,但许多国家却为此开始欢呼。

【1】

保密是瑞士银行业的一个古老传统,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如火如荼,遭到迫害的新教徒被迫带上财产,从自己的国家逃往瑞士日内瓦,并将钱财存入当地银行。

人虽逃到别国,可母国对他们的调查和迫害并未停止,一旦被抓,后果不堪设想。

新的形势催生了一门新的生意,瑞士银行家们为这些逃难的新教徒建起了储户资料保密制度,保护他们的财产安全,由此拉开了瑞士银行业保密制度的序幕。

得益于保密制度,瑞士银行业获得了大量客户的青睐,他们纷纷将钱财存入瑞士银行。受此激励,瑞士银行业对客户资料的保密也更加重视。

1713年的日内瓦会议上,瑞士银行业针对客户信息做出进一步规定,明确银行人员有权登记客户信息,但未经市议会批准,不得泄露给除本人之外的第三方。

这些规定使得保密制度更加严格,并被称为瑞士银行保密法的前身。

到了20世纪30年代,欧洲又进入一个动荡年代。

纳粹分子掌权,犹太人遭受大规模迫害。被誉为全世界最会赚钱的犹太人,将大量钱财转移至以保密著称的瑞士银行。纳粹分子得知后怒不可遏,他们要求德国公民必须将国外所有财产转入国内,否则将遭到严惩。

为了达到目的,盖世太保们甚至假扮成瑞士银行普通客户,声称将钱存入某某(纳粹分子怀疑的人)账户,一旦存入成功,即证明该人在瑞士银行有账号。

好几个德国人因这种方式被查出,惨遭处死。

为了消除这一负面影响,避免犹太人存款的流失,瑞士银行下决心进一步加强对客户信息的保密工作。

1934年,瑞士制定了《银行保密法》,这是西方第一部银行法。这一统管瑞士银行业的根本大法,将银行客户信息的保密工作做到了极致。

担心纳粹分子冒充普通客户进行账户验证?该法规定,任何储户都可以用自己认为安全妥当的方式在瑞士银行开户,即便用化名、代号甚至数字来代替真实姓名都没问题。

担心银行工作人员泄密?该法规定,任何银行职员都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否则将受到严惩。引诱银行职员泄露客户和银行信息的第三人,将面临6个月至5年的监禁,以及最高5万法郎的罚款。

担心其他人以强权施压,处理自己的银行账户?别说外国人和外国政府,就是瑞士的政府首脑、法院等都无权干涉、调查和处理任何个人在瑞士银行的存款,除非有证据证明该存款人有犯罪行为。

除了以上法律条款外,瑞士各大银行在保密工作上也是用心良苦。

据说,瑞士有许多秘密的地下保险库,有的在湖底,有的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脉深处。这些保险库的主人正是各大银行。

为了更好地替客户保密,瑞士还有多家专门办理私密存储业务的银行。

这些银行要求更严格,不但不准拍照,不讲姓名,甚至不设招牌。办理私密户头的职员也仅限于两三名高级职员,而这些人绝对可靠,受过专业训练,且大都是子承父业。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其他工作人员均不得插手过问。

靠着数百年来对保密工作的决不妥协,再加上严苛的法律约束,瑞士银行成为“全球最安全的银行”。

【2】

在这一金字招牌的吸引下,不光是受迫害的犹太人,全球各地越来越多希望自己的隐私得到更严格保密的明星、富豪们,选择将大量资金存放在瑞士银行。

这些纷至沓来的客户,共同支撑起了瑞士银行业的繁荣,使得这个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的小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离岸中心。

根据瑞士银行家协会发布的年度报告,截至2014年年底,瑞士银行业全球资产管理总额6.8万亿美元,其中有一半是外国资产。

但为客户保密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客户带来财产安全的同时,也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沦为藏污纳垢之地。

以二战期间被迫害的犹太人为例,虽然瑞士银行保护了他们的财产,甚至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但这种保密制度也经常被纳粹分子利用。

当时,纳粹党以私人名义持有的股票和债券被秘密转移至瑞士银行,纳粹和党卫军领导人的巨款也被存入隐蔽的瑞士银行账户中。

这一切之所以发生,是因为银行的保密制度不问来路,一方面确实替客户保了密,但另一方面也给纳粹分子提供了保护伞。

不光是纳粹分子,因为保密制度,世界各地的明星、富豪、企业家,甚至各国政要、黑帮头目等都成了瑞士银行的客户,他们将很多或正当或来路不明的资产,纷纷存在这里。

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都曾是瑞士银行的大客户。

瑞士也因此与越来越多的避税、洗钱丑闻、政客腐败、恐怖分子等联系在一起,被扣上“洗钱圣地”等不光彩的“帽子”,并遭到各国政府的抨击。

null

2008年,瑞士最大的银行瑞银集团(UBS)因协助客户逃税,被美国当局起诉。瑞银因此支付了高达7.8亿美元的罚金,并将4450名客户的名字提供给美国,才达成和解。

美国还指控韦格林银行逃税,最终导致这家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古老银行倒闭。此外,还将MediBank AG、LBBW(Schweiz)AG等瑞士银行告上法庭。

不但美国,欧洲很多国家也对瑞士银行业的保密制度怨声载道,他们要求瑞士修改银行保密条款,否则将把瑞士放到经合组织的“黑名单”,采取经济制裁和报复性措施。

面对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瑞士银行业虽然不甘心,却也只能一步步妥协。

2004年,瑞士银行业开始禁止匿名转账。

2013年,瑞士开始执行美国海外账户纳税法案,美国公民在瑞士的账户信息不再保密。

2014年,瑞士与中国等47个国家签署《税务事项信息自动交换宣言》,承诺执行一项信息自动交换全球新标准。

今年9月底,瑞士税管局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税务机关交换了约200万条金融账户信息。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意味着传承了三百多年的瑞士银行保密制度成为历史。

【3】

瑞士银行业不再无条件保护客户隐私,这是很多国家翘首期盼的事情。

此前,瑞士是很多人眼中的“避税天堂”“洗钱圣地”,想方设法都要把钱放在这里,甚至没有利息倒扣手续费也不在乎。瑞士银行业因此赚得盆满钵溢。

但瑞士银行享受暴利的背后,是许多国家面临资金外逃,利益受损。而此次瑞士税管局交换账户信息的举动,让所有人的财产都暴露在阳光下。

那些将大量钱财存在瑞士银行的海量避税者、世界各地的贪官、恶贯满盈的恐怖分子、独裁者……将因此变得夜不能寐,因为他们的不义之财将无处逃遁,最终受到本国的制裁。

这总体上来说,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除了那些瑟瑟发抖的人。而随着这项保密制度的瓦解,我国在未来也将受益。

null

近些年,国内对追查贪污的力度空前,多人因此受到严惩。但一些潜逃海外的贪官,却将其赃款藏在了瑞士银行,使之成为法外之地。

因此,当2014年中国与瑞士签署《税务事项信息自动交换宣言》时,很多专家就表示,如果在法律上真正践行,对中国追查贪污是一件好事。

在此次瑞士税管局公布的第一批数据交换名单中虽然没有中国,但公告中提到,到2019年,数据交换名单将进一步扩展至约80个国家,其中就包括中国。

当中国出现在数据交换名单上时,那意味着一旦有中国人在瑞士有金融账户,瑞士会将该人的金融账户信息交换给中国。

这样一来,那些逃亡海外并将钱存进瑞士银行的贪官,抑或是通过瑞士银行进行洗钱或偷税的人,其不义之财将被暴露,进而遭受应有的惩罚。

正因为如此,当瑞士银行决定不再无条件保护客户隐私时,国内网友炸开了锅。

有网友直言,一些隐形富豪正在瑟瑟发抖;还有网友表示,那些贪官、洗钱和偷税者早该被收拾了。

这反映出民众对贪官、洗钱、偷税等不法行为的痛恨。

可以预见的是,在目前的反腐高压态势下,在央行、银保监会等多部门发布新规,剑指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的新形势下,一旦中国和瑞士实现银行账户数据交换,过去那些靠不法手段获得的隐形、灰色财富将越来越多地暴露在阳光下,无所遁形。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