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技术交易撬动多项成果转化

一次技术交易撬动多项成果转化

null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艳军)申报近50项发明专利授权、近百项软件著作权,实现了用机器人代替人工焊接大型结构件,一举让一块中科院院士啃了30年的“硬骨头”——无轨道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实现了工业化应用,这样惊人的成绩,就是由开发区一家成立仅仅两年多的公司博清科技创造的。

这个惊人的创新速度背后,是开发区推动协同创新、联合创新的主动作为。

中科院院士潘际銮被称为是“中国焊接的第一人”, 他用了30年研制的无轨道爬行式弧焊机器人,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是国际焊接领域中的首创,也是解决大型结构件在工地实现自动化焊接的强大武器。然而,这样一项高端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却屡屡碰壁,无法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无奈,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冯消冰提出“自己组建团队推动成果转化”,并于2017年1月在开发区创建了北京博清科技有限公司。

“开发区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也是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永久会址,我们看到很多机器人企业选择在这里实现成果转化,作为一家新兴企业当然选择产业沃土。”冯消冰坦言,也幸亏这样一个选择,让他和老师的科技成果之路迅速从崎岖小路进入了快车道。

原来,潘际銮作为联合创始人,为了加速企业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率先将在美国申报的焊接机器人核心发明专利转让到公司,支撑其焊接机器人研发工作快速走入正轨,然而该项目的科技成果中,除了核心产品的知识产权外还有资源型、平台型、机制型成果,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转让途径。

关键时刻,开发区科技局帮助博清科技与科技部成果转化司进行了汇报交流,找到了“科技秘密”整体购入的方式,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爬行式智能弧焊机器人项目的一整套科技成果购入公司,不仅获得了基础性、关键性的知识产权,也得到了行业领域顶尖科研专家团队的资源。

随后,开发区科技局指导博清科技建立了创新簇,用创新链将创新要素聚拢起来形成协同圈。

“以前与院士专家合作密切,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机制,在相互配合上绕了圈子。”博清科技人力行政部负责人张红霞说,“在开发区推动创新簇建设的工作中,我们建立起了完善的机制,让我们公司的研发工作与院士专家指导结合得更紧密,更加规范化、高效化。”

在聚集全要素创新链的工作机制下,博清科技在购入的科技成果资源基础上,研发工作进展迅速,截至目前已经开发出了第三代无轨道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并申报了50项专利和百项软件著作权。该机器人可在垂直立面或弯曲面上自主跟踪焊缝,自由爬行,执行全位置焊接操作任务,爬行机构与激光视觉焊缝自动跟踪系统复合控制,使机器人对焊缝形式渐变、突变等情况能够自行适应,实现了无导轨无导向,无须事先编程条件下自主爬行和焊缝的自动跟踪,跟踪精度达正负0.5毫米,可应用到石油化工、能源、船舶制造、核电等多个行业领域的焊接环节中。

去年,该机器人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立项,并在中石化五建湛江项目上得到应用,经检测焊接精度高于行业相关标准,而工作效率比传统的人工焊接提高5倍以上。“中石化与博清科技商讨批量化应用该产品的同时,众多企业纷纷上门洽谈合作。”张红霞告诉记者,博清科技已经与中石化等多家央企及地方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博清科技正在开发的第四代爬行焊接机器人也进入收尾阶段,随着焊接机器人产品的迭代,将陆续进入到石油化工、船舶制造、核电、能源等众多重要领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