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华强森:亚洲不是单一的亚洲 而是有四个“亚洲”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华强森:亚洲不是单一的亚洲 而是有四个“亚洲”

《启阳路4号》出品 文|郑雨婷

2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于利雅德(Riyadh)举行的G20财长会议期间表示,在IMF预测的基线情境假设下,下调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0.1个百分点至3.2%。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1月20日IMF正式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更新版中,IMF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为3.3%和3.4%;彼时IMF表示,去年秋季以来全球经济活动面临的一系列下行风险已弱于早前的预测,这些企稳的早期迹象可能延续。

然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日韩、中东及欧美地区蔓延,本周初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大幅动荡;牛津经济研究院最新研报更是指出,如果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将对七国集团(G7)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上半年全球GDP增速可能跌至零,全年可能损失1万亿美元,若更为严重的话,美国和欧元区将在2020年上半年出现技术性衰退。

当我们将时间线拨回一个月前时不难发现,彼时外界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普遍抱着乐观情绪。

在今年1月份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上,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席院长(Jonathan Woetzel)在回答记者关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问题时就表示,他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非常有信心”。华强森告诉记者,纵观人类历史,全球经济的增长在大部分情况下约为0.3%左右;直到18世纪-20世纪50年代,世界经济增速才提高到1%-2%;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才以3%-4%的速度增长。“这样的高增长也造成了很多破坏,”华强森坦言,“但3.3%是一个很高的数字了,这也意味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亚洲地区的快速增长。”

谈及亚太地区市场的发展前景时,华强森告诉记者,在他看来亚洲并不是单一的亚洲,而是有“四个亚洲”,即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而中国也是亚洲地区经济增长的掌舵者。“(亚洲)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融合的程度越高,就形成更强大的发展潜力;在多年的酝酿之下,他们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弹性更强且更加多元化的亚洲。在亚洲,有些国家提供资金,有些国家提供科技,有的国家提供市场,有的国家提供劳动力;通过相互整合,他们创造了一个发展更加可持续的亚洲,亚洲也在变得更加‘亚洲化’。“华强森说道。

以下为华强森·沃泽尔采访实录(注:该实录系1月22日世界经济论坛期间访谈内容):

“3.3%是一个很好的数字”

凤凰网财经: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为3.3%和3.4%;您怎么看3.3%这一数字?

华强森: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大部分进程中,世界经济的增速约为0.3%,这是在十八世纪前后的增长速度;从十八世纪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世界经济才以1%-2%的速度增长;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世界经济以3%或4%的速度开始增长,这是一个高增长的状态。3.3%的世界经济增速预期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亚洲地区出现的极大增长;显然,中国目前仍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印度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而印尼则刚刚开始推进城市化。从消费层面看,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来源于蓬勃发展的中国中产阶级群体。七千万的中国家庭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中的消费比重占到了68%,这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之一。从生产力层面来看,每年中国工人平均比前一年多生产10%的工业产品,这也是推动增长的原因。所以我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非常有信心,3.3%是一个很好的数字。

“亚洲不是单一的亚洲,而是有四个‘亚洲’”

凤凰网财经:此前您曾经表示当今世界正在被“亚洲化”,且速度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快得多;您怎么看当前亚太地区的发展?

华强森:这个观点是基于对全球消费、投资以及亚洲最近的风投、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考量。亚洲目前已经在“去中心化”了,且这一规模会越来越大,这是一个地理性问题,也是正在亚洲这一地区发生的事件。

凤凰网财经:除了中国以外,您认为未来投资者还应该关注亚洲地区的哪些市场?

华强森:我认为亚洲并不是单一的亚洲,而是有“四个亚洲”,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中国也是亚洲地区经济增长的掌舵者。不仅仅有南亚、东南亚,还有诸如蒙古以及一些融入了亚洲地区但经济发展水平更低的国家,都应该引起投资者关注。这些国家具备更好的市场机会和劳动力资源;此外还有印度,原先它向西方看齐,如今它也将目光更多地投注到东方。(亚洲)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融合的程度越高,就形成更强大的发展潜力;在多年的酝酿之下,他们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弹性更强且更加多元化的亚洲。在亚洲,有些国家提供资金,有些国家提供科技,有的国家提供市场,有的国家提供劳动力;通过相互整合,他们创造了一个发展更加可持续的亚洲,亚洲也在变得更加“亚洲化”。因此,亚洲就更依赖世界其他地区了,因为区域间贸易已达到60%左右,使亚洲变得像欧洲那样具有凝聚力,所以我们认为欧洲是一个“区域”,亚洲也是。

“气候危机不仅给房产造成直接破坏,也间接影响了金融市场”

凤凰网财经:此前您曾对媒体表示“如果不更加重视气候变化风险的话,金融市场将面临动荡”,为什么气候变化问题在这个市场中变得如此重要?气候问题和金融市场之间有哪些关联性?

华强森:麦肯锡研究院最近的报告就指出:我们不是所谓的“环境科学研究院”,我们不建立气候科学模型,但是我们有研究环境的科学家,我们拥有了和五年前不可比拟的强大的科学研究团队,我们的数据能把全球变暖细化成地区性的暴风雨、热浪、旱涝,我们可以在100公里范围内预测更大的风暴或热浪侵袭的可能性,这些气候问题将会产生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影响,我们做的就是衡量这一影响的等级。

我们认为气候变化问题变得重要的原因在于,不论是热浪还是暴风雪,自然灾害的影响力和强度变得越来越大,这样的现象绝非偶然,而是有科学论断的;但由于它的影响力如此巨大,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系统性的效应体系,而且几乎没有哪个地区是不受这些气候问题影响的,首先气候变化会直接给你的房产造成破坏,之后就是在金融上带来的间接影响。

假设我在佛罗里达有一套房子,我遇到了洪水,可是我有保险;但是如果我的房子遇到了三次洪水,我的保险费用就会大幅攀升。或者说考虑到这套房子可能要消失了,我就决定把它转手,但是如果我把房子卖了,首先我有房贷,我可能把房子卖个好价钱,但也有可能市场低靡,房价下跌,我的房贷就此打了水漂,因为市场影响了银行,而部分银行也影响到了我的房子;而我搬到佛罗里达之后,我给当地政府提供资金的方法就是交房产税。所以现在我不但失去了房子,还有保险,房贷,房产税。这就是(气候变化问题带来的)间接影响,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考虑这些棘手问题的原因。

凤凰网财经:今年气候变化问题带来的经济影响会更大吗?

华强森:这得看情况。我不认为我们仅凭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一些气候问题变得严重的现象,就断定它带来的经济影响会更大,这是跟暴露度有关的。此前人们都会搬到气候问题暴露最严重的区域,他们在大洋边上盖房子,在飓风频发的地方建工厂,现在他们不这么做了。因为他们更多考虑了企业的生产效能而不是恢复能力,他们搬离大洋地区是因为他们察觉到环境带来的风险;从大范围来说,人们计划买房和建厂的时候已经会考虑到这些因素了,比如子女教育、入学问题等,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这基本上都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投资独角兽公司需要关注三类问题”

凤凰网财经: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科技行业仍然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也有人认为2020年会是所谓的“独角兽IPO之年”;但从2019年Uber、Lyft、WeWork等公司的表现来看,似乎这些初创企业也在开始失去光彩,您认为科技独角兽们今年的发展前景如何?

华强森:我不方便讨论具体的某家公司。我们之前看到有一家明星企业,在过去15-20年来利润一直在不成比例地下滑,有1%-5%的公司突然失去控制连连亏损,处于底部的1%-5%的公司也是如此。由于偏斜效应,更多利润因此会向上游公司倾斜,而亏损现象则会流向底层公司,其中有些就是独角兽公司。

凤凰网财经:这样造成的差距是不是会越来越大?

华强森:是的,会变得更大。我们生活在一个倾斜的两极化世界里,这种两极化现象在一个公司的生态系统或行业里都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行业明显拥有更优质的科技资源和更专业的服务;城市也是,我们经常也能看到一些明星城市。这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因为这就意味着,赢家会获得更多利益,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更大的力量,这种情况和20年前相比要更加显著。我们仍然在对这方面进行研究,首先要去了解为什么会在当前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政策规定出现变化?还是他们本身的运气所致?究竟是什么因素在驱动这一切的发展?

现在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关于独角兽公司的有趣现象,有一点就是尽管两极化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明显,但是竞争仍然可以存在;换句话说,这些独角兽公司不一定要保持在前10%高位里,要说独角兽公司“失去往日光彩”,有些公司确实会;但是在亚洲地区,(独角兽公司)要保持在高位会更加困难;我们还注意到了一点,就是在亚洲地区的十大独角兽公司里,顾客流失率比其他地区更高。

凤凰网财经:硅谷的情况呢?

华强森:硅谷的独角兽公司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的意思是,我认为他们已经崛起过了,但相对来说,如果你观察排名前10%或5%的独角兽公司的话,会发现他们都不是硅谷的公司。许多消费品公司都没有长期成功的商业运营。20年前,我们还可以看到盈利的钢铁公司,现在再也没有了;所以时代在向前迈进。我认为从我们的研究上看,科技公司大约占全体公司的35%,但这并不意味着前几名的公司就不是数字技术公司;他们都在使用数字技术,公司的领导层也擅长使用数字化技术;那些拥有数字化领导人才的公司,他们的成长速度要比传统公司快30%-40%,员工工资也比传统公司的员工要高。当然,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公司和平台公司在所有公司中仅占很小比例。

凤凰网财经:未来人们在投资独角兽公司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华强森:无论投资者关注哪种哪种类型的公司,我认为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考虑的:那就是他们的前景和竞争优势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科技公司通过平台和数据运用来塑造竞争优势,从而开放了新的成长机会;一项新科技的出现无疑使一个公司在本质上有了先手优势。我认为独角兽公司是唯一有能力完成这些事情的公司,他们的很多在职员工都有运用数字化技术的能力。

而长期存在的非科技公司当前也在学习高效地运用数字化技术,但这又要求他们必须重塑自己的的公司,所以这对大部分传统公司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他们有传统的系统、传统的客户关系解决方案、传统的供应链,如果你是一家作风激进的公司,没有这些问题,你就可以更快地向前发展;但如果你是一家老牌公司,你会担心你的客户、供应链、手头的现金流、成本结构、商品等,这当中会有更多挑战。但是我仍然相信这些公司可以重新认识他们自己,重新塑造自己。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