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携手华为打造全球首个增强型全光交换干线网络

中国联通携手华为打造全球首个增强型全光交换干线网络

智慧产业发展高歌猛进,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引擎,对国际竞争格局和国家竞争力具有深刻影响,智慧化已然成为经济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报告基于智慧产业概念界定和发展现状,以重庆市产业新城智慧产业的规划发展为分析对象,探索智慧产业发展建设之路。

1 智慧产业概述

城市勃兴,科技赋能产业,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数字经济培育成为产业发展新方向。

1.1 智慧产业定位

智慧产业是指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的产业。是围绕智能制造、智慧制造、知识经济概念形成的智力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相较于传统产业,智慧产业更强调智能化,包括研发设计的智能化、生产制造的智能化、经营管理的智能化、市场营销的智能化。其典型特征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最新修订(2017年第四次修订),智慧产业应囊括:服务业内的电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咨询和调查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制造业内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根据领域的差别化性质,又可将智慧产业划分为大数据产业、基础型智慧产业、智慧产品制造业、智慧服务业和提升型智慧产业五个大类。

1.2国内智慧产业发展现状

1.2.1智慧产业发展主途径

智慧产业发展内容多元、路径多样,从我国实践经验来看,主要有区域阶梯式、产业带动式、技术应用式三大途径。

区域阶梯式以分区域分阶段为特征,优先扶持经济基础较好地区的智慧产业发展,然后带动周边地区最终形成智慧产业集群,结合我国运用此种途径的发展现状,又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可观的信息技术、软件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智慧产业发展拥有先天优势,发展势头迅猛;第二梯队是近年经济增长快速的个别省份,采取将第一梯队的发展经验应用到本地产业布局和发展当中,推动智慧产业成为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第三梯队则是经济欠佳的中西部地区。

产业带动式是基于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尚未成熟、产业发展不平衡阶段特点提出的,通过初期重点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形成具有规模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的本土优势产业,以点带面驱动区域智慧产业发展,譬如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中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集聚。

技术应用式则强调使用智慧化技术对产业进行升级改造,例如鼓励企业积极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升级,从而实现智慧产业发展的目的,此种方式也是各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最通用方式。

1.2.2产业园区呈主流之势

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生态网络的产业园区逐渐成为各地智慧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园区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

我国产业园区主要分为两类:第一,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第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根据《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审核结果显示,国家级开发区有552家,省级开发区有1991家。

图1.2018年不同类型国家级开发区数量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由上图可知国家级产业园区分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和其他类型产业园区这五大类别,其中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占比分别为39.7%和28.3%。

表1.2018年省级开发区数量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由上表可知全国1991家省级开发区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其中数量超过100家的省份有河北、山东、河南、四川、湖南、江苏和广东等7个地区。

表2.我国部分产业园区规划定位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而成

由上表可知我国产业园区紧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发展趋势,为园区发展注入科技智慧,并因地制宜特色化打造绿色生态产业园、平安韧性产业园、开放创新产业园、数字智慧产业园等主题产业园区,塑造区域智慧产业发展新格局。

2 重庆产业新城智慧产业发展规划

2018年10月《重庆市产业新城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产业新城以悦来新城为核心规划区域,涵盖会展城、生态城、智能城三个功能单元。

在重庆市和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紧迫性、必要性背景下,产业新城谋定战略愿景,在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基础上,强势重塑构筑产业发展新体系,探索产业新城智慧城市携智慧产业发展之路,迅速带动产业集群集聚,推动新城成为产业之新星,智慧城市之新秀。

产业新城范围为上图圈黄区域

2.1建设规划

基于城区综合发展条件,提出建设立足产业的智慧产城高地、面向两江的智慧示范新城、引领重庆的城市创新典范三大目标,实现打造新业态、新模式、新内涵的产业新城愿景。

资料来源:《重庆市产业新城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

由上图智慧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图脉络可知,产业新城立足产业核心定位,发挥片区经济潜力和生态优势,依托智慧城市建设要素,培育产业发展新业态和经济增长新亮点,实现智慧促进产业发展的新范式。

2.2建设策略

1)四大策略

2)实践路径

产业新城智慧产业发展规划期为5年(2017-2022),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一年期(2017-2018):打好智慧建设基础,发掘快速建设亮点;

三年期(2018-2020):由点及面形成体系,模式创新不断拓展;

五年期(2020-2022):建立智慧产业生态,形成智慧宜居环境;

远景(2022-):创建最佳智慧发展范例,实现产业智慧城市远景。

2.3建设任务

1)基础设施智慧化

高标准的智慧化基础设施是产业新城智慧应用体系的基础,信息安全体系、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公共基础数据库、网络基础设施、物联网基础设施,能帮助实现新城不同主体异构异构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智慧产业提供高保障能力的信息安全环境,高强度的信息资源整合服务能力,高质量的产业网络体系,以及优质化的产业感知能力。

2)产业发展智慧化

产业新城包含会展、企业总部、文化创意、金融机构、贸易服务、科研机构、信息技术产业、酒店会议、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等经济主体,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其产业发展注入维持活力的新鲜血液,尤其是富有区域优势的会展、科研和贸易产业,助力新城经济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格局。

2.4建设预期效益

1)区域经济效益

产业新城通过投资建设智慧产业项目,可以开拓与该产业链相关的新业务领域和经济增长点,创造持续性规模收益,提升城区经济实力,形成城市新名片。同时还可显著提升城区土地价值和物业价值,放大新城开发带来的经济价值;智能城、会展城产业体系的扩充完善可驱动会展业、信息技术产业等向高端发展,增加产业附加值,形成一体化的智慧产业体系,让产业发展智慧化为产业新城产业发展注入持续推动力,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智慧产业不仅可以带动产业新城自身既有优势的深层次挖掘,还将带动中央公园片区、礼嘉组团、蔡家组团、水土片区等周边功能组团共同转型升级,实现两江新区西部片区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2)区域社会效益

智慧产业的建设实现了产业新城自身的转型发展,在实现打造“生态、低碳、海绵、自贸+智慧”的城市复合内涵和城市新品牌规划目标的同时,拉开智慧城市建设新帷幕,产生试点示范效应、带动发展效应,树立中新合作新范式和城市创新转型发展新标杆,推动此种产业模式成为两江新区、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城市转型发展的引领。

产业新城智慧产业发展建立在智慧城市推进基础之上,后者实现生态环境治理方式的优化和治理效果的整体提升,促进感知、协同、监测、监管、分析决策能力的覆盖,为产业新城提供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和高品质的产业经济土壤。此外智慧产业还可助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城市运营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的精细化程度,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品,满足社会公众对产业新城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的便捷化需求。

3 推进智慧产业建设经验

3.1顶设先行,方向明确

产业新城(园区)可以被视作小型城市功能单元,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以顶层设计作为切入点,新城产业经济发展也一样,需要纲领性的发展规划予以指引。研究全球、全国智慧产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环境,并根据某个城市智慧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智慧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实施路径以及发展重点。

3.2因地制宜,契合城市发展诉求

新城智慧产业发展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需要综合评估城区自身发展条件,城市发展诉求,科学合理布局智慧产业发展条块,比如区位因素、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系统建设、信息化产业建设、片区功能定位以及优势产业基础等等。重庆产业新城正是结合了悦来的地理、交通、功能区位战略地位,生态城、智能城、会展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城智慧城市系统建设,物联网、国际商务云、虚拟/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产业现状,以及周边水土云计算中心、仙桃数据谷、中央公园片区、礼嘉中心等功能布局,制定了新城智慧产业发展规划。

3.3顺势而为,巧借智慧城市东风

智慧城市建设依托以5G+AICDE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网络基础、云计算中心、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等建设为基础,规划建设城市普惠算力平台、城市泛在感知平台、城市人工智能平台、能力开放平台四大平台,以智慧+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生态宜居、产业创新应用模块为建设核心,推进城市建设智慧成果惠及大众。

智慧城市建设带动区域重点智慧应用项目建设,智慧应用项目建设可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聚集区发展提供契机,实现传统产业革故鼎新目的和中小企业发展需要;亦可为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产业以及数字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发展环境,实现城市产业体系改造、升级、重构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经济发展诉求。

3.4相辅相成,产城融合

新城、新区产业规划发展要注重产业融合程度,推动产业条块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运作方式,譬如会展业向现代会展业的转变。完善城市智慧产业发展基础,提升城区承接新兴产业企业主体入驻的智慧服务能力,满足企业、公众对信息化、智慧化服务支持的需求,增强区域对品牌、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从产业发展硬件到软件提供全方位支撑,打造产城融合新模式,推动区域产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强化产业对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智慧产业体系逐渐被各个新城所重视,产业园区作为新城智慧产业发展载体,更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助推器,为经济发展与智慧产业之间搭建了一个联动式的桥梁。智慧产业承载着城市经济的系统组合与补充角色,是新城、新区现阶段产业发展的主方向。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