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再遇乌鸡卷中吃出塑料片?上半年约亏损9~10亿元

海底捞再遇乌鸡卷中吃出塑料片?上半年约亏损9~10亿元

在经历过“老鼠门”事件的海底捞,近日又被消费者爆出就餐时疑似使用了“塑料片”。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食客在济南海底捞连城广场店就餐时在乌鸡卷中吃出了硬质塑料片。海底捞工作人员随后将剩余乌鸡卷撤走回收,并提出本单免单并赔偿500元火锅券的处理方案,但消费者拒绝该方案。

7月20日,话题“海底捞回应塑料乌鸡卷事件”冲上微博热搜。当晚22点57分,海底捞在官方微博发布道歉启事。经过排查,该事件原因已确定为工厂灌装环节员工操作不规范,导致产品标签掉落到产品中。

以下为道歉启事全文:

1, 对于7月12日晚上,有顾客在海底捞济南连城广场店所点菜品乌鸡卷中出现塑料一事,我们表示非常抱歉。

2, 经过对乌鸡卷产品供应商工厂进行的全面排查,已确定事件是因为在工厂灌装环节员工操作不规范,导致产品标签掉落到产品中。门店在分切、摆盘产品时失察,没有发现该缺陷。消费者在海底捞餐厅遇到的仼何产品问题,我们都负有全部的责任。在此我们向顾客和广大消费者表示诚挚的歉意,支持顾客维护自身权益,并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检查,承担经济和法律上的相应责任。

3, 我们会深刻反省自身管理上的疏漏,无论是门店还是供应商环节,严格加强内部的生产流程规范和核査力度,并在门店端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发生此类事件。

1

海底捞乌鸡卷中吃出硬质塑料片

消费者出现胃部痉挛和便血

据中国网报道,7月12日,市民郑女士和同伴在济南海底捞连城广场店就餐时在乌鸡卷中吃出硬质塑料片。

郑女士表示,一开始以为是混杂在乌鸡卷里面的脆骨,直接咽下去了,后来拿筷子拨弄以后,扯出来细细的长条状疑似塑料制品,掺杂在乌鸡卷里。

(截图自涉事消费者拍摄的视频)

海底捞工作人员随后将剩余乌鸡卷撤走回收,并提出本单免单并赔偿500元火锅券的处理方案,该方案被郑女士一方拒绝。

第二天下午,就餐的两位消费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胃部痉挛和便血情况。在济南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就医后,医生诊疗记录显示,消费者疑出现肠道出血的症状,但无法确定病因是否与饮食有关,建议住院接受进一步检查。

涉事消费者出示的医生诊疗单

对此,海底捞称,门店店经理已于7月12日晚第一时间向顾客表达歉意,门店13日早上回访顾客情况,提出如有任何不适将陪同顾客就医,13日下午,根据顾客的要求,海底捞工作人员陪同两位顾客到济南第五人民医院就医检查并承担医药费,医院检查结果为正常。

对于两边说法不一致,海底捞方面表示此前媒体报道的医生诊疗记录是病历,海底捞方面所持的是医院检查报告,因维护顾客隐私而不公开具体报告,但检查报告结果确实为正常。

2

海底捞“老鼠门”

海底捞此前也曾出现食安问题。2017年8月25日,有媒体曝出海底捞北京劲松店、太阳宫店出现老鼠爬进食品柜、店员在清洗打扫卫生用的簸箕时与餐具同池混洗、用顾客使用的火锅漏勺掏下水道的现象。事件迅速发酵。

海底捞官方25日下午也迅速对此做出回应,称问题属实、十分愧疚,已经部署全部门店的整改计划。晚间,海底捞再发情况通报,组织所有门店立即排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北京市食药监局立即对涉事门店进行立案调查,并对海底捞位于北京地区的1家中央厨房和26家门店开展全面检查,并且约谈海底捞总部,限期整改。

3年前的“老鼠门”事件让消费者仍然记忆犹新,如今,又有食客吃到疑似“塑料片”而就医。作为火锅龙头企业的海底捞,如何保证食客舌尖上的安全,被打了一个问号。

据证券日报报道,对此,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就“老鼠门”事件而言,由于海底捞的品牌力、公关做得好、整改到位,防止了事件的持续发酵,但是对其上市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朱丹蓬表示:“2018年5月17日,在上市路上徘徊六年之久的海底捞递交上市申请,再度引发业界广泛的讨论。根据港交所发布的《香港交易所登载有关从事餐饮业务的申请人在上市文件中的披露的指引信》中关于食品安全质量监控及投诉等方面的要求,海底捞在招股书中披露了几起食品安全事故,其中就包括‘老鼠门’事件。”

3

海底捞预计半年报业绩亏损9-10亿

一边是疫情带来的影响,一边又曝出食安问题。海底捞遭遇“多事之夏”。

7月6日和7月7日,海底捞发布了一则盈利警告公告和一则盈利警告补充公告。根据海底捞发布的盈利预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相较于2019年同期下降约20%,取得约9.11亿元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公司预计上半年亏损。

不过,相隔一天时间,海底捞发布了一则盈利警告补充公告,公司表示,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预期将录得的净亏损介乎约人民币9亿元至约人民币10亿元不等。

对于亏损的原因,海底捞表示,主要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及各国及地区随后实施的防疫措施以及消费场所限制,对集团自2020年1月以来的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

根据公司公告显示,自2020年1月26日至3月12日,海底捞中国大陆地区大部分门店停业。

“尽管公司的门店经营表现在重新营业后正逐步改善,惟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被完全控制存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及经济活动(尤其是餐饮业)面临放缓的压力,公司的经营恢复程度及恢复所需的时间仍不确定。”海底捞表示,“该期间内,我们仍积极开设新门店,持续推进海底捞门店网络的扩张。”

对于海底捞的业绩表现,东吴证券分析师汤军则表示看好,“客流稳中有升,期待下半年稳步复苏。”

汤军表示,本轮疫情冲击下,龙头餐饮企业拓店有望在店址选址、免租期、租金等方面持续受益,预计上半年新开店约150-200家,全年新开店数维持300+家预期;同时签约数保持较好态势。

朱丹蓬表示,根据海底捞的预告来看,其整体营收下滑20%,在整个餐饮行业里面来说,其损失并不算多。其他不少餐饮企业其业绩直接下滑超50%,甚至有些企业直接倒闭。从股价来看,资本对于海底捞还是相当有信心,7月7日海底捞股价也上升了3%以上,投资者或者资本端对其后期的期待还是非常高的。实际上,从4月开始全国范围内的餐饮业基本开始复苏,6月头部企业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0%左右。整体来说,海底捞有望在三季度和四季度回升一些,但是从全年去看的话,相比去年的同期应该下滑两位数以上。

“实际上,餐饮行业复苏后,像海底捞这类头部品牌相对恢复得更快一些。”朱丹蓬进一步表示,疫情逐步好转后,整个头部企业恢复相对较快,其防疫措施和对于消费者的保护会相对周全,在业务的恢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来源:@海底捞火锅、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网、观察者网、证券日报、北京商报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