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是,产品质量频频曝光和长期的业绩增速放缓、销量下滑等问题,再加上其拓展上下游产业链的压力逐步增多,如何彻底甩掉“二师兄”强制裹挟,仍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发展年轻化转型中扩张中不得不直视的包袱。
作者丨邹深深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泡面、火腿、榨菜,宅家必备三要素。火腿“王中王”的河南双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 双汇发展000895.SZ)作为三要素之一,在这个疫情期间显然感受到了人家真情。即使如此,但在双汇发展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的背后,其产品的销量却在逐步减少。
据双汇发展最新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同时,双汇发展在2020年上半年的销量出现了近3.79%的下滑,延续了2019年的下滑态势。
值得琢磨的是,迈过千亿的双汇发展接下来的扩张之路却是甜中带苦。虽双汇发展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录得喜人增长,但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是,产品质量频频曝光和长期的业绩增速放缓、销量下滑等问题,再加上其拓展上下游产业链的压力逐步增多,如何彻底甩掉“二师兄”强制裹挟,仍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发展年轻化转型中扩张中不得不直视的包袱。
双喜业绩背后隐忧
8月11日,双汇发展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3.73亿元、30.41亿元,较2019年同期同比增长42.99%、26.74%。和此前许多摇着“受疫情影响导致业绩下滑”这块遮羞布的企业不同,双汇发展的这份成绩单显然顶住了压力。
鳌头财经注意到,近年来双汇发展净利润的表现则更为跳脱,效益好的时候能一下子大涨400%,效益不好的时候又下跌80%。结合2020年上半年来看,主要在于双汇发展的业务受到原材料结果波动影响较大。
以2020年上半年为例,在新冠疫情和非洲猪瘟的叠加影响下,猪肉价格一路腾飞。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上涨104.3%。相对应的,双汇发展在原材料涨价的压力下也紧跟提价政策,其肉制品业务通过几次提价,整体涨幅约20%。
双汇涨价的逻辑很朴实,因为原材料涨了。因此,在这个逻辑链条的后段,必然有成本上升的问题。根据双汇发展202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成本为301.82亿元,同比增长47.76%。而同期,公司的净利润涨幅只有26.74%。
涨价稳业绩,自古以来都是一件刀尖舔血的事。逻辑上来看,在销量下滑、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提价,能控制自身经营成本还能有一定利润操作空间。表面上来看,也说得通,营收、净利润的双增长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
但业内人士对鳌头财经表示,眼下猪肉价格还在不断上涨,从双汇的产品结构来看,过度提价可能反向抑制猪肉消费,造成一部分消费者无法接受涨价而需求替代消费品的风险。这对双汇在产品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结果来看,营收、净利润双增的双汇发展,但产品销量下滑了。
据其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的屠宰生猪327.4万头,同比减少61.83%;鲜冻肉及肉制品外销量(含禽类产品外销)149.6万吨,同比下降3.79%。
年轻化转型仍需落地
“双汇发展虽然在行业内算是龙头企业,但近年来它的业绩增长乏力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新的消费环境下,其老化的产品结构开始与消费者需求脱节。” 业内人士对鳌头财经表示,因此,即便现在猪肉价格上涨能一定程度上带动公司业绩发展,但从长远角度看,双汇发展需要在猪肉价格回落之前找到问题并解决。
一说到双汇,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个人里面应该有几个人的回答都是“双汇火腿肠”,这是双汇的深入骨髓的标签,但同时也是束缚它向年轻化转型的桎梏。
要说年轻化转型,双汇发展并不是没有花心思。无论是双汇筷厨、辣香肠、火炫风刻花香肠的新品推出,抑或是借助人气明星和街舞大赛、直播带货、抖音挑战赛、网红地摊等年轻化的营销方式,双汇发展显然很懂年轻人的心在哪儿野。
不过鳌头财经注意到,所谓的年轻化转型似乎更像是一场噱头。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0年双汇发展的研发费用投入为3736万元,而同期的销售费用高达12.5亿元。而在2019年,该公司的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分别为8828万元,27.1亿元。二者之间的悬殊可见一斑。
“双汇发展的销售费用并不是盲目投入,这是一个传统老企业在面对新兴消费群体所必要的市场教育成本。”另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但问题在于,当产品的内核无法迎合逐渐深化的健康饮食的消费观念,最终“火腿肠”、“好看的火腿肠”、“好玩的火腿肠”都只是昙花一现。
事实上,宅家三要素中,除了火腿肠,泡面、榨菜也同样面临过这个问题:方便食品、速食往往会被认为不健康。
比如,方便面从非油炸到营养面不断往健康方向靠拢的同时还筑起老高端化的壁垒。双汇则选择了一条更为轻松的营销之路,也正因为如此,一旦眼球效应过后,永远的双汇火腿肠,下一站又在哪儿呢?
延伸产业链不能仅靠资本
双汇是能赚钱的,但双汇赚钱的能力可能已经走到极限了。在双汇发展这份双增业绩成绩单上,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占比该公司营收比例最大的生鲜品冻品在上半年的毛利率为6.98%,相比上年同期同比减少了3.48个百分点。
在此之前,双汇发展的毛利率已经经过了一轮洗礼——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该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8.91%、21.42%、18.79%;净利率分别为8.94%、10.41%、9.39%。
近年来,双汇发展提出了“调结构、扩网络、促转型、上规模”战略。
在上游拓展新的养殖业务。2020年上半年,双汇发展新设的7家企业中,有3家是禽业企业和1家牧业企业。下游则不断推出新品,向高端化、休闲化领域发力,先后推出了双汇筷厨、素食界蛋白素肉、火炫风等一系列全新产品。除了产品,为进一步拥抱年轻消费群体,双汇发展签约了黄磊、庞晓戈、郑恺等人代言新产品。
另外,5月18日,双汇发展披露了公告表示,拟进行一次规模达到70亿元的募资,用于肉鸡产业化、生猪养殖、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双汇总部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肉鸡产业化产能建设项目就占用了整个募资规模的47.6%。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肉鸡行业巨头稳固,此时切入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强劲局面。
双汇的思路简单清晰,上下游延伸拓展业务范围。从下游来看,在猪肉的生意场上的增长已经逐渐触及天花板,想要打破天花板的办法不是没有,但太难。下游市场对渠道和运营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从上述年轻化转型来看,走出舒适圈打开新市场不是双汇的强项。上游的肉鸡行业巨头稳固,此时切入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强劲局面。
日前,鳌头财经就上述问题致函双汇发展董秘,不过,截至发稿日未并得到关于该问题的相关回复。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