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全力打造首都金融业优秀品牌

北京银行全力打造首都金融业优秀品牌

——北京银行成立25周年高质量发展纪实

在金融改革开放大潮中创新突破

光阴流转,时光荏苒。2021年1月8日,北京银行迎来了25周岁生日。25年前,北京银行诞生于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从北京银行南城一座五层破旧小楼中艰难起步,籍籍无名,基础薄弱,总资产不过200亿元出头,甚至一度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25年后,北京银行28层的办公大楼矗立在北京金融街最核心的区域,已是一家资产总额接近3万亿元、品牌价值近600亿元、全球千家大银行排名第62位的国际一流中型商业银行,打造了首都金融业的一张亮丽名片,成为了中国中小银行在金融改革开放时代大潮中乘风破浪、逐梦前行的一个精彩样本。

北京银行大厦

1996年1月8日,北京银行的前身——北京城市合作银行在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大街65号的五层小楼前正式挂牌成立,就此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北京城市合作银行是在北京市90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维护地方金融安全、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使命。

组建初期,原信用社时期的违法违规案件相继暴露。特别是,原中关村城市信用社严重违法账外经营案件,发生额高达229亿元,造成实际损失67亿元,把当时资产只有200多亿元、资本金仅有10亿元的北京银行推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甚至对首都金融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在生死挑战面前,北京银行没有彷徨退缩,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明确提出“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在加快发展中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经过长达十年的不懈努力,在没有政府注资和资产剥离的情况下,充分依靠自身创造的税后利润,逐步化解核销了近百亿元的历史遗留不良资产,走出了生存的困境,维护了首都金融的安全。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中国经济和首都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北京银行提出了“更名、引资、改制、上市”的重要指示,指引北京银行抢抓机遇,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战略突破,乘势而上步入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北京银行由北京市商业银行成功更名为“北京银行”,火红的LOGO一夜之间点亮京城,随后入驻金融街核心区域的现代化办公大厦,整体形象与品牌知名度得到大幅提升。2005年,北京银行正式引入荷兰ING集团和国际金融公司作为境外投资者,迈出了中外资本融合的第一步。成功引资16年来,中外双方开展了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实现了从引资到引智、从交流到交融,被荷兰首相誉为“中荷乃至中欧金融合作的典范”。两国元首、高层领导多次见证双方签署深度合作协议,成为中国中小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标志性事件。2006年,北京银行开启区域化战略,相继在天津、上海、西安、深圳、杭州、长沙、南京、济南、南昌、石家庄、乌鲁木齐等十余个区域中心城市,以及香港、荷兰阿姆斯特丹设立超过680家分支机构。2007年,北京银行把握资本市场发展的机遇,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创造了股权清理最难、上市进程最快、融资效率最高、冻结资金最多等多项记录。上市后,北京银行公司治理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形成了股权结构科学、治理架构完善、基础制度完备、制衡机制有效、信息公开透明的公司治理机制,为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治理基础。

北京银行大厦

25年峥嵘岁月,见证了北京银行的华丽蝶变。目前,北京银行总资产由成立之初的217亿元增长至近3万亿元;存款总额由183亿元增长至超过1.6万亿元;贷款总额由49亿元增长至超过1.5万亿元;净资产由10亿元增长至超过2100亿元;年度净利润由几亿元增长至超过200亿元;各项主要经营指标保持行业先进水平。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品牌价值排行榜中,北京银行品牌价值升至597亿元,按一级资本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千家大银行排名第62位,连续7年跻身全球百强银行。

在特色化差异化探索中擦亮品牌

2021年1月8日,是北京银行的25周岁生日,万丈高楼平地起,除了坚韧的意志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力,更重要的是优质地打造特色,精准地针对差异。

差异定位是一种生存之道,更是一种战略智慧。成立初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北京银行明确提出“服务首都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鲜明市场定位,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夹缝中打开发展空间,从被动跟随、拾遗补缺,再到另辟蹊径、创新引领,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擦亮“首都银行”特色品牌,全力服务首都建设

作为扎根首都的银行,北京银行深知名字中“北京”二字的分量和意义,25年来,至始至终将立足首都作为最大优势,将服务首都作为根本任务,将脱离首都作为最大风险,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以“首善标准”大力支持首都城市建设、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发展,打造了服务首都的一流金融品牌。

北京银行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北环地下环形隧道、“绿心”工程等项目建设

目前,北京银行在北京地区设有北京分行、中关村分行、城市副中心分行等三家分行、超过270家网点,实现了对首都重点区域“全覆盖”。25年来,为前门大街、平安大街、两广路、四环路、京昌高速路、东直门交通枢纽、地铁九号线、大兴国际机场、北京环球度假区、城市副中心职工周转房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提供信贷支持。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动批”、“新发地”、“锦绣大地”等疏解项目提供表内外融资支持。践行市管金融企业职责,服务60%的市属单位,每年为市属机关单位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笔数超70万笔,金额超1000亿元;累计参与6000亿元以上的北京市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承销份额名列前茅。做好首都重大活动金融服务保障工作,相继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3年北京园博会、2014年APEC峰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作为全球唯一金融合作伙伴,支持2019年世园会成功举办;全力支持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成为冬奥申委赞助企业、“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钻石合作伙伴,为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五棵松体育馆,延庆赛区场馆、奥运村建设及后期改造等冬奥会相关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为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贡献北京银行的力量。

北京银行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北环地下环形隧道、“绿心”工程等项目建设

擦亮“普惠金融”特色,与小微企业相伴成长

北京银行限量推出“世园会主题银联卡”

作为一家中小银行,北京银行深知小微企业创业之艰难、发展之不易,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定位,25年守初心、秉真心、用匠心,用金融活水浇灌小微企业茁壮成长。

早在2007年,北京银行就推出了以“小巨人大作为”为核心理念的“小巨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品牌,打造涵盖初创、成长、成熟整个企业生命周期、50余种产品的“小巨人”产品体系。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从90多亿元增长到现在的近5000亿元,带动数百万人就业,助力万千梦想成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严重冲击,北京银行迅速行动,制定金融纾困方案,用好用足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打造“京诚贷”、“赢疫宝”等金融抗疫产品,助力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实现复工复产。累计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发放贷款近300亿元,在北京地区同业排名第一,累计支持8000多家中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先后发行两批共计460亿元小微金融债,是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抗疫主题小微金融债。凭借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方面的突出表现,北京银行在《金融时报》举办的“2020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中,荣获“年度最佳六稳六保服务中小银行”称号。

擦亮“科技金融”特色,支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北京银行打造的“科技金融”特色品牌,致力于为科创型中小企业提供覆盖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在北京银行互联网中心支行,客户经理正在为小微企业主介绍科技金融线上融资服务办理流程

25年来,北京银行充分依托北京科技创新资源高度集中的区位优势,致力推动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机结合,在行业内创造了多个第一:2000年,首家成立以中关村科技园区命名的管理部;2001年,首家在中关村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专营支行;2011年,首家设立中关村分行;2015年,首家设立银行系“创客中心”;2016年,首批获得“投贷联动”试点资格;2017年,发起设立“中关村投贷联动共同体”;2018年,创新设立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创新推出了“智权贷”、“软件贷”、“研发贷”、“前沿科技贷”等一大批特色拳头产品。累计为2.9万家科技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6200亿元,服务北京市86%的中小板、85%的创业板、76%的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企业,科技金融贷款在中关村示范区始终排名第一。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