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充电IPO:净利润腰斩,CEO陷股权纠纷,行业第一股前景几何?

怪兽充电IPO:净利润腰斩,CEO陷股权纠纷,行业第一股前景几何?

美东时间3月29日,怪兽充电向SEC提交更新版招股书,计划于4月1日以“EM”为证券代码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募资规模为2.1至2.5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怪兽充电本次IPO发行价格区间为每ADS10.50-12.50美元,预计发行1750万股,募资规模达2.1至2.5亿美元,估值28至34亿美元。公司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资本、Aspex Management (HK) Ltd.和小米科技,合计意向认购1.1亿美元。

但在上市之际,怪兽充电创始人兼董事长蔡光渊却与上海原子创投天使投资人冯一名等人陷入一桩股权诉讼案中,目前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已经受理此案。

另外,招股书还显示,从2019年到2020年,怪兽充电的总营收虽然增长了38.92%,但是其净利润却下滑约55%,净利润率从8.2%下滑至2.7%。

怪兽充电在纳斯达克上市后,也将成为“共享充电第一股”。但在强敌环伺、股权纠纷、盈利模式遭到质疑等情况下,其上市后的前景如何,仍未可知。

2020年净利润0.75亿元,同比下降55%,

严重依赖第三方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2019年和2020年,怪兽充电的营收分别为20.22亿元和28.09亿元,同比增长38.9%。

怪兽充电称,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 POIs (网点)和可用电源库数量的增加推动的移动设备充电服务收入的增加。移动设备充电服务收入从2019年的19.24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7.115亿元,增长了40.9% 。

受疫情影响,怪兽充电运营利润和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2019年和2020年,怪兽充电运营利润分别为2.32亿元和1.32亿元,同比下降43%;净利润分别为1.666亿元和7540万元,同比下降约55%,利润率从8.2%下滑至2.7%。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2019年和2020年,怪兽充电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2.066亿元人民币和1.1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45%。

招股书还显示,截至统计期,怪兽充电的累计注册用户约为2.194亿。但目前没有任何专有的移动应用程序供用户访问其产品和服务,而是主要通过微信及支付宝小程序服务等。

怪兽充电在招股书中称,其业务的成功运营取决于不受其控制的第三方的合作。若其与拥有小程序运营平台的第三方业务合作伙伴失去合作,则用户可能无法再通过小程序访问其产品和服务。

怪兽充电在支付宝上的小程序

上市前夕遭索要3%的股权,

创始人蔡光渊被起诉

然而,就在怪兽充电上市的前夕,其创始人兼CEO蔡光渊却在3月22日遭到两位天使投资人控诉。而起诉的原因是,蔡光渊曾承诺给两人3%的股权,却并未按照计划执行。

根据冯一名在媒体上发布的信息,冯一名、尹思成为上海原子创投天使投资人,最早于2017年2月提出共享充电宝的创业构想,并亲自说服殷志华、徐培峰、蔡光渊并搭建组成项目运营团队。

冯一名公布的聊天截图

2017年3月18日,冯一名、尹思成、蔡光渊三人达成了初步共识,冯一名、尹思成二人投资500万占股15%。此后,冯一名、尹思成还为怪兽充电介绍了多家投资机构。

但到了2017年3月底,冯一名提供的微信截图显示,蔡光渊以工作方式和气场不合为由婉拒冯一名和尹思成二人的投资意向,而为表达知遇之恩,愿意给二人一共3%的股份。

冯一名公布的聊天截图

冯一名称,“我们没有多想,选择相信他的承诺,甚至单纯地祝他顺利。”但直到怪兽充电的招股书出来,蔡光渊也没有兑现3%股权的承诺,微信联系没有回复,打电话也不接。

2020年10月20日,冯一名、尹思成在上海普陀区人民法院起诉蔡光渊,并获得受理。据冯一名称,蔡光渊“连法院的送达书都不接”。

冯一名称,在看到怪兽充电招股书知道承销商是高盛和花旗后,于2021年3月22日在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提起了针对怪兽充电上市项目券商高盛和花旗的诉讼程序,3月25日,法院受理了此案。

冯一名还表示,“找高盛和花旗配合是为了让他们帮忙做证,想通过他们证明蔡光渊到底有没有向承销商提起3%股权的事情,如果没有,那很明显蔡光渊在上市时做了虚假陈述。”

在更新的招股书中,也提到了这起发生在创始人身上的股权纠纷案。

怪兽充电表示:已从潜在承销商及其美国附属公司的律师处获悉,他们打算反对这项请愿,但无法保证结果。同样,蔡光渊的中国诉讼律师建议称,“原告的索赔是毫无根据和琐碎的,但蔡光渊打算为原告的索赔进行辩护”。

怪兽充电认为,若原告成功地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如果其因这些诉讼而承担责任,那么将难以评估其VIE和整个业务可能遭受的损失范围。该诉讼或将使得其投入更多资源,并转移蔡光渊和管理层的注意力,从而可能损害其业务。

冯一名在3月27日发布的信息中表示,蔡光渊承诺的3%的股份稀释到现在可能只有0.3%了,律师费都比这个高,律师也告诉自己股权纠纷可能不会阻碍怪兽充电上市,但自己的回答很肯定:坚持维权。

截止发稿前,怪兽充电未有针对此事的公开回应,冯一名陈述的“3%股权承诺”一事,真相究竟如何,也不得而知。

烧钱扩张,4年融资25亿,

阿里为第一大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怪兽充电创立于2017年4月,主体是上海挚想科技有限公司,创始团队来自阿里、美团、百度等公司,创始人蔡光渊曾任优步上海的总经理兼全国市场总监。

2017年4月21日,刚刚成立的怪兽充电便获得了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顺为资本、小米科技、紫米科技、清流资本、高瓴联合投资。

此后,在资本的加持下,怪兽充电开启了”烧钱“扩张之路,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直至此次上市。天眼查信息显示,成立至今,怪兽充电共获得了6轮投资,融资总额约25亿人民币。

事实上,就在提交招股书前夕,怪兽充电刚刚完成一轮2.34亿美元的D轮融资,由阿里、CMC领投,凯雷(CGI)、高瓴、软银亚洲跟投。

招股书显示,截止上市前,机构股东中,阿里为第一大股东,持股16.5%,高瓴持股11.7%,顺为持股8.8%,软银亚洲持股7.7%,小米和新天域均持股7.5%,云九和CMC分别持股5.8%和5.4%。

而蔡光渊、徐培峰、张耀榆等怪兽充电管理层持有73,973,970股B类股(是A类普通股投票权的十倍),对公司拥有控制权。

“烧钱”的效果是明显的。2020年6月,国际知名咨询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发布的《共享充电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怪兽充电以36%左右的市场份额位列市场第一。

但有行业人士告诉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这种靠融资来烧钱扩张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如果后续没有资金继续注入,盈利也不好的话,庞大的经营成本可能会使其面临资金断裂的风险。”

招股书也显示,怪兽充电的销售和市场营销支出从2019年的13.62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1.210亿元 ,增长了55.7% ;而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对定点合作伙伴和网络合作伙伴的奖励费,从2019年的9.27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5.766亿元,增幅达70.0% 。

收费越来越贵,

涨价能解决共享充电宝盈利困境吗?

共享充电宝2014年在国内就开始出现,并且赶上了“共享经济”大火的风口,发展十分迅猛。

到了2017年,共享充电宝行业融资不断,多家企业获得亿元以上融资,使得共享充电宝行业从产品驱动逐步转为资本驱动,各家企业在市场中竞相争夺线下场景,形成规模优势。

2017年也是共享充电宝发展的关键一年,拿到融资的可以继续撑下去并占领市场,但没有融到资的基本上都倒闭了。

当时乐电、PP充电等品牌的倒闭还曾引发社会对共享充电宝这一商业模式的质疑。王思聪就曾发帖称: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不过后来好像自己又删了这条帖子。

目前,经过多轮洗牌,国内共享充电宝市场基本演变成“三电一兽”(街电、来电、小电、怪兽)主导态势。Trustdata此前发布的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行业发展简报提到,“三电一兽”四家分得共享充电宝市场96.3%的份额。

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共享充电宝企业却普遍面临着经营成本高、竞争激烈、盈利难的问题。压力之下,包括怪兽充电、在内的共享充电宝品牌纷纷选择通过涨价来覆盖经营成本,获取利润。

据媒体报道,部分商圈和医院等场所每小时充电需要3-4元,酒吧夜店等则高达10元/小时,而早期价格只有每小时1元。有的用户因未及时归还,一天花掉99元的情况,等同于买了个充电宝。

但涨价也并非长久之计,如果价格越来越贵,用户势必会集体逃离。事实上,越涨越“离谱”的价格也早已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吐槽。

央视网也对此发表评论称,集体价格上涨的背后,虽然有资本变现和资金回笼的压力,但是“把割韭菜的镰刀”伸向消费者,割得太急,吃相实在有些不雅。

安信证券分析称,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可以归结为“分成激励地推运营-加速点位抢占-形成规模效应-提价实现盈利”,目前市场上的玩家已经接近最后一个阶段,需要靠提价来保证盈利,并获得资本认可。

而对于怪兽充电来说,登陆资本市场虽然让其获得了“共享充电第一股”的光环,但盈利困境和竞争压力依然是其将来不得不面对的挑战。纳斯达克的钟声敲响后,这只被资本喂大的“怪兽”,未来又能否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呢?

来源:启阳路4号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